为什么同样的时间有人学习效果更好?3个方法,如学霸般高效学习

为什么同样的时间有人学习效果更好?3个方法,如学霸般高效学习

说起“理查德·费曼”你可能不知道是谁,但你一定听说过“费曼技巧”,一个只要是提到学习方法就不能错过的词。

“费曼技巧”来自于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

他不仅是物理学家,还会修理无线电、破解保险柜密码、会画画和跳舞、能演奏桑巴鼓、破译玛雅象形文字,甚至发现了呼麦这种唱法。

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如此多才多艺,会高效学习并在多个领域都能获得成就?

在一个采访理查德·费曼的网络视频里,他介绍了在他小时候,他的父亲是如何教他学习的。

有一天他的父亲给他读大英百科全书

的内容,里面提到:“霸王龙,身高20英尺,宽6英尺。”

他的父亲是这样向费曼解释的:“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霸王龙站在我们家的前院子,它的头可以和二楼窗户那么高了,但它伸不进窗户,因为它太宽了。”

就是这样,他的父亲总是把所教的概念和已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变成可触可摸,有实际意义的东西,让人容易理解。所以费曼才能在以后的岁月中无论学习什么速度都非常快。

同样会高效学习的还有麻省理工大学学霸斯考特·杨,他通过自学,用自己发明的学习方法,10天搞定线性代数,并在1年时间内完成了四年麻省理工大学33门的计算机课程,并登上了Tedx的演讲台。

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剑桥,马萨诸塞州

反观我们很多人学习的时候,时间投入很多,但效果特别差。

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对很多概念、原理只是死记硬背,不会举一反三,不会迁移,不能解决问题,导致学习新知识非常慢,就是因为没有把这些新的知识理解透。

学生学习学科众多知识点的时候,把它们都孤立起来,因为没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

一门学科的知识点好比一辆汽车的各个零部件,今天学习到了一个车轮,明天学到了一部发动机,后天方向盘,但是,如果没有把他们有机的组合起来,汽车永远开动不起来。

工作场所的管道

只有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的组织,我们的学习才有效率。

那如何才能快速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

一、比喻和联想,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

斯考特扬的书中有提到过,牛逼的人,他们的快速学习方法,就是根据新知识联系旧知识,具体怎么做呢?

那就是使用比喻的方法。

比喻法在整体性学习中扮演的角色是类似的,比喻就是在不熟悉的知识和熟悉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如何高效学习》

为什么比喻法可以有助于学习呢?因为它使用的是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事物,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较让人容易理解。

旧知识对你来说,是比较熟悉的知识,简单的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是比较常见的物品,人物或场景。

因为比喻法的对象是物体,比如编程语言里的变量,

这个词本身很抽象,但是斯考特扬把它们比作不同的罐子,罐子的开口不同比喻变量的类型不同。

所以这些常见之物就是我们的比喻和联想的对象。

这里再举例:

生活物品是你熟悉的,你的个人用品,计算机,背包,水杯等等,

你熟悉的物品还可以包括一些动植物,小猫,小狗,花花草草等等。

一种小狗,可以和巴洛夫的神经反射行为实验相关,狗为什么会在铃声响起的时候分泌唾液呢?

一种名为猪笼草的植物,你可以和生物学上的概念相关,为什么它会捕捉苍蝇小昆虫呢?

因为它们有类似神经反射的系统,狗多次刺激之后就有固定的行为模式,猪笼草是自带这些功能。

这些生活的平凡之物,里面有不平凡的知识。

二、时常回顾,查漏补缺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道理,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做不到怎么办?

因为缺少具体的“温故”的可操作方法,我认为,想要达到温故的效果,可从以下方面来细化操作:

第一个就是记少忆多。

回忆就是温习的过程,回忆什么呢?

主要是回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旧的知识把新知识牢牢抓住。回忆的次数要比记的次数多。

丰子恺先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使用了22遍英语复习方法。利用一个繁体字“”字,第一天复习10次,第二天复习5遍,第三天复习5遍,第四天复习2遍,

这个跟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相通的,曲线告诉我们要至少回忆7次才能将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

第二个就是一学九练,学习1项新知识,必须训练9次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学开车,如果你在教室里是学不会怎么开车的,必须到训练场上,逐个项目过一遍,科目二的四个项目中是如何打方向盘,需要学员需要不停的测试,纠正测试,再纠正,符合NLP里的TOTE(TEST-OPERATE-TEST-EXIT)模型。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测试循环,最终输出合格的产品。

第三个就是回顾时应分散进行,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回忆。

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尤其在工作之余,能学习时间段都比较短,那些大块的时间,比如有3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是比较少的,一般都是半小时,有的甚至只有10分钟,

所以要分散进行复习,一次温习一小部分,积少成多。

三、将知识教给完全不懂的人

有句话说:教别人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因为教别人是主动学习,自己一个人学习是被动学习。

这个是符合学习金字塔的,根据这个理论,听讲,阅读,声音图片,示范演示这些属于被动学习,学习吸收的效率范围在5%至30%之间。

小组讨论,实际演练,做中学,训练他人属于主动学习,范围在50%至90%,最高的就是教别人,自己就有90%的吸收率。

因为教别人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怎么教,教什么,采用什么方式途径等等,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对方又完全不懂的情况下,更考验着教授者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等方面的能力.

可以说,教别人是一项非常综合的整体学习任务。

我在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广东省的三支一扶项目,到河源某县支教两年。

我本人同时是记忆爱好者。

因为学校安排我教的课程比较简单,一个星期上课四天,周末我有时间就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在学校里免费举办了一期记忆兴趣班,就在教师宿舍三楼旧房间,培养了几个记忆爱好者。他们可以背诵圆周率100位,扑克牌等等,还有阿房宫赋等古文。

通常上课前一晚,我都会备课,同时预演一下,学生可能遇到什么难题,哪里听不懂,把一页a4纸写满了,再修改几次,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策略。

自己复盘学过的所有知识,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记忆法的一些要点和原则。

可以说,经过这期培训班,我掌握了记忆的基本东西。

所以说,教别人是最好的掌握知识的方法。

总之,我们一定要知道,学习水平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的,需要大量的日常基础积累,日常生活的积累,然后应用这些旧知识到各种各样的学科当中去。不一定要等全部建好后才应用,也可以边积累边应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