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学习方法真的有效吗?

你的学习方法真的有效吗?

1


关于学习,最悲哀的事是什么?


有同学会说是花了时间耗了精力,最后却收效甚微。


不,这还不是最悲哀的,最悲哀的,是花了时间耗了精力,自己以为自己学会了,但其实并没有学会。你没什么长进,却充满了一种学习感和收获感,甚至还会为自己的付出感动自己。


  • “这本书里的内容我之前就读到过,理解起来没什么障碍,开心!”

  • “这堂课我听得很认真,老师讲的重点我都记下来了,嘿嘿我怎么这么优秀!”

  • “这篇文章写得好棒,我把里面的好词好句都摘抄下来了,哈哈哈我怎么这么会学习!”


是你吗?如果是,对不起,我要拆穿你了。


  • 书里的内容你确定都理解了吗?要不用你自己的话讲给我听听?实在不行写篇读书笔记给我看看也行啊。

  • 课堂上的重点你都记下来了?记哪了?是本子上还是大脑里?不看笔记本能直接复述出来吗?

  • 好词好句都摘抄下来了?那你会用吗?造几个句我看看?还有,读文章就只抄个好词好句吗?文章里的知识和智慧就不管了?

如果我有刺痛到你,抱歉,但这并不是我的本意,我的本意,是希望你的学习能真正有效。

2

其实像上面这种“认知错觉”,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说通俗点,这叫“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我们这是误把“学过了”当成“学会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答案可能会让你意想不到:因为你的大脑爱偷懒。你宁可把书再读一遍,也不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这样你可以避免真正的思考。你记课堂笔记,不是因为你想明白笔记的要领,而恰好是因为你不想花功夫弄明白。你摘抄好词好句,不是为了学习它们,而是抄写能给你带来满足感。

当然,大脑偷懒有自己的原因:认知资源并不是无限量供应的。如果把大脑想象成一台机器,那认知资源就是燃料,如果你时时刻刻都将机器开足马力,那燃料很快就会耗尽。所以,很多时候,你的大脑不得不休息,不得不偷懒。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你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大脑会偷懒,现在意识到了,那么以后学习时,你可以尝试开启自己的元认知,即控制你的大脑,持续监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并内省,如果发现有自我欺骗的情况,立即调整。

不过,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你肯定深有体会,很多时候,即便你控制住了自己的大脑,全神贯注地学习,你的学习效果依然没有自己所期望的那么理想。

那问题出在哪呢?其实,控制并反思自己的大脑活动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我们要寻求更有效的学习模式。

3

很多认知心理学家早就发现,我们传统的学习方法并不总是有效,比约克夫妇(Elizabeth L. Bjork and Robert Bjork)就是其中之一。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效呢?经过多年研究,他们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给自己加“必要难度”(creating desirable difficulties to enhance learning)。怎么理解必要难度?用比约克夫妇自己的话说,就是 to make things hard on yourself, but in a good way。

不过,想要真正理解必要难度,你得先理解大脑的记忆机制。其实人脑就像电脑,电脑有内存和硬盘,分别负责临时存储和永久存储,与之对应的,如下图所示,人脑则有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

大脑从外界感知到的任何新信息,必须先经过编码(encode),才能存储(store)到大脑。不过,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信息只会停留在短期记忆(如果你对这个信息进行加工,这个时候,“短期记忆”也可以称为“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即你可以理解为是“内存+CPU”),不会轻易地存储在长期记忆。想让这个信息存储在长期记忆,你需要定期“复习”(比如借助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并保持良好睡眠(研究表明,睡眠有助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

当这样一个信息存储到长期记忆,即我们的“硬盘”里之后,我们想再次对它加工怎么办?这个时候,你需要把它从长期记忆调取到工作记忆(我们的“内存+CPU”),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提取(retrieval)

你的学习方法真的有效吗?

与存储和提取相对应的,我们有“存储力”(storage strength)“提取力”(retrieval strength)。存储力即记忆的持久性,而提取力指从记忆中调取的流畅程度。一个信息存储的次数越多,相应地,我们针对这个信息的存储力就越强;一个信息提取的次数越多,相应地,我们针对这个信息的提取力就越强。

很多知识我们“学过”,这只能说明你把这个知识“存储”在了你的大脑(长期记忆);但对于“学会”,即能够用一个知识,我们的要求是把这个知识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将其从长期记忆调取至工作记忆)。

长久以来,很多同学为了能把知识“提取”出来,采用的对策是反复“存储”这个知识。他们的理由听上去似乎并无道理:如果我都没记住,我怎么可能会用呢?也就是,如果一个知识没有“存储”在我的大脑,我又怎么可能把它“提取”出来呢?

其实,这就是最反常识的地方。你成功地存储了一个知识,不代表你就能成功地把它提取出来。人脑毕竟不是电脑,一些你曾经记得再牢的东西,只要你不用它,大脑便会把它隐藏,或放入“回收站”。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你学生时代每天来往,但现在却断了联系的同学的名字。你记不起来他们的名字,但如果你有天再次看到他们的名字,你很快就会反应过来:“我认识这些名字,他们是我的同学!”像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可以归纳为“高存储力+低提取力”。类似的,如下图所示,我们还有“高存储力+高提取力”、“低存储力+高提取力”、“低存储力+低提取力”这样几种情况。


4

那这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示呢?

很简单:有效的学习一定是着眼于长期记忆。你之所以“学了就忘”,是因为你学过的知识“死”在了长期记忆,无法被你提取出来。

那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就要靠“必要难度”理论了:如果你想轻松地把一个知识提取出来,你需要在当初存储它的时候给自己加难度。

这又是一个非常反常识的结论。人们常认为,存储得越轻松,那提取也就应该越轻松。但研究发现,事实恰好相反。那些一开始存储越轻松的,到后面提取反而越困难;那些一开始存储越困难的,到后面提取反而越轻松。也就是存储难度和提取难度并不是正相关,而是负相关。

用比较生活的话解释,那些很容易就存储进大脑的东西,它们只是“走了个过场”而已,并没有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当你想方设法提取的时候,就显得特别困难。所以,关于记忆,我们也有“No pain, no gain”。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知道,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关注“提取”,少关注“存储”。只存储不提取的学习,都是无效功,都是“感动自己”。所以,这是为什么你把一本书读两遍,不如写篇读书笔记;课上记录笔记,不如课下回忆重点;抄一大堆好词好句,不如把它们用起来。

如果你在提取的时候碰到了困难,这个时候,你应该知道,单纯地重复简单且轻松的存储无用,你要做的,是给自己的存储加难度。你可以把这理解为一种“输出倒逼输入”。理解了这个道理,你自然就理解了,为什么英语学习“多背不如多用”。

5

当然,比约克夫妇不仅向我们介绍了“必要难度”理论,更明确告诉我们了,该如何把这个理论应用到学习中。方法包括:变换学习情境、分散式学习、交错式学习、生成效应&测试效应。

下面我将给大家一一介绍这几种学习方法:

1.变换学习情境:通过“不一致”产生难度。

通常,我们都喜欢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情景中学习,认为这样更稳定,更有利于自己学习。但事实是,这种“稳定”,或一成不变,并不利于学习。如果长期在某一限定的、可预期的情景里学习,提取就会变得有依赖性。换言之,如果离开了这个情景,提取往往会变得有困难。这是为什么你在教室里还能有学习状态,而回到家就觉得大脑一片空白。

如果我是你,我会主动变换并适应各种各样的学习情景。如果现在我手头上有一篇课文要背,我不会只待在图书馆,我还会去操场,去食堂,逼自己在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境,也能把文章背下来。

当然,此处的“学习情景”不仅指学习时所处的物理环境,也包括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这种抽象的“情景”。所以,如果你已经习惯甚至厌倦了某种学习方法或策略,你要主动求变。比如,当你厌倦一个人背书时,你可以邀请同学当听众,背给他们听,或者让他们来抽查,看你哪些地方会,哪些地方不会;如果找不到同学,你可以借助手机摄像头,把自己背书的过程录下来,当完“演员”后,自己再当自己的观众,站在他人的视角审视自己。

2.分散式学习:通过“间隔”产生难度。

分散式学习的反面是集中式学习。典型的集中式学习包括考试前通宵抱佛脚、成人周末速成班、“21天打卡训练营”等。如果你曾参与过这种集中式学习,你应该深有体会,考试前复习的内容考完试立马就忘了,周末速成班里学的内容可能管不过一个星期,如果一个21天之后没有另一个21天,这21天学的内容管不过一个月。

这就是集中式学习的弊端,学得快,忘得更快。如果你想让知识更久地停留在你的大脑,正确的做法是采用分散式学习,即拉长学习周期,把此前一个较短周期里要学的内容,平均分散到一个更长的周期。中间的间隔,也就是“难度”的来源。所以,你现在应该知道了,如果你一周能拿出7个小时学英语,最低效的做法,是休息六天然后在最后一天猛学7小时;而最高效的做法,是一周七天平均每天1小时。

3.交错式学习:通过“顺序交错”产生难度。

交错式学习的反面是批量式学习。批量式学习的典型特征是一次只学一个内容,这个内容学完了,才能进入到下一个内容。长久以来,批量式学习带给我们的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比如,你很有可能会固执地认为,学习必须讲步骤,我们必须先把一个步骤学好练会了,才能进入到下一个步骤。就以英语学习为例,很多同学喜欢把“读听写说”割裂开,一定要先把阅读练好了,才练听力,听力练好了,才练写作,以此类推。

或许像这样练,短期内,你选择突破的那个单项会有一定提升,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提升并不明显。更为关键的是,从整个学科的角度去考虑,“读读读-听听听-写写写-说说说”这种策略的效果,远不如“读听写说-读听写说-读听写说”这种策略的效果好。后者便是交错式学习。研究表明,交错式学习更有助于让知识留存在大脑。这或许是因为,当不同的项目混着来时,你更能注意到其间的异同,从而迫使你的大脑不断变换应对方案,增强学习效果。

当然,交错式学习不仅仅可以运用在英语学习,更可以用在很多技能训练。比如,如果你想学唱歌,不一定要先练音准,音准练好后再练节奏,节奏练好后再练气息,你完全可以在一首歌里同时练这三项基本功。

4.生成效应&测试效应:通过“转述&测试”产生难度。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习惯了被人“喂”知识。但正如前面所解释的,食物来得太容易,反而不利于我们成长。所以,正确的做法,也就是有必要难度的做法,是自己给自己做“食物”,也就是自己来生成(generate)知识。这是为什么,摘抄都是低效的学习,更高效的学习,是用自己的话转述你想摘抄的内容。同一个问题,用别人的话来解释,不是真懂;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才是真懂。

和生成效应类似的是测试效应。很多时候,学完一门科目,你就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但只要一做题,你的水平立马就原形毕露了。不过,测试并不仅仅是一个“评价工具”,它更是一个高效的“学习形式”。它能逼你去提取知识,让你注意到你此前忽略了的细节。所以,如果你要学一门新学科,但是又找不到学习方向,这个时候,最高效的方法,是主动去报一门考试。当然,测试并不仅仅是考试,它可以就是非常简单的自检自查。比如,看完一本书,你可以问自己,这本书里讲了啥,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逼自己去回忆所学内容。如果你养成自我测试的好习惯,你的学习效率会大增。

6

当然,必要难度(Desirable difficulty)虽好,但操作起来,也有些注意事项。其一就是这个难度必须“desirable”,如果这个难度太大,你无论如何都达不到,那这就不是一个真正“必要”的难度。

其二就是老师在操作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和情绪。如果你是老师,你打算给你的学生加难度,你一定要告诉他,这只是一种学习方法,希望帮助他更快地进步,而不是刻意刁难他。比如,很多学生并不理解测试是一种学习形式,他们只担心考了低分会被批评。这个时候,作为老师,你要告诉学生,你更在意看到他们的成长,看到他们是否有从测试中吸取教训,而非分数的绝对高低。

还有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会低估自己的潜力,很多事情明明能做到,但不相信自己能做到。这个时候,作为老师,我们要和他们站在一起,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刚开始践行必要难度的时候,你甚至要搭把手。就像在健身房里练力量,刚加一块饼上去的时候,教练需要带着学员练几轮一样,作为老师,我们要带着学生体验一把难度。待学生适应后,我们再渐渐放手,再渐渐加更高的难度。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