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老师原创| 初中数学低分,小学如何避免,初中怎么办?

玲玲老师原创| 初中数学低分,小学如何避免,初中怎么办?

点 击 上 方 蓝 字 ,关 注 清 风 飘 我 衣


原创:玲玲老师  





玲玲老师:潘老师毕业于武汉大学电信学院,1990届高考湖北省245名,高考数学和物理将近满分。他有一套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们这学期开了初中晚辅班,潘老师担任晚辅班理科老师,并担任周末强化班的数学、物理老师,他用自己当年的成功经验辅导孩子,使学生在半学期之内,数学从开学的40多分提高到期中考试将近90分,并有望期末考试保持住。

我们发现初一同学出现了数学不及格和60、70分的情况,初三数学考试,“一场试考下来,五、六十分的人一大把。”这是南外高新部初三学生前两天告诉人我的原话,我女儿读初二时,流行一句话:不要问我会不会做最后一道题,要问我有没有时间。说这句话时,大家都在笑,其实心都在流泪。最后一题是压轴大题,同学们做了多少难题、花了多少心思啊,就为了攻克这一道题,为了突破高分壁垒。

潘老师奋斗在教学一线,由于是晚辅,天天跟踪作业和学生动态,因此有了第一手的观察资料,我请潘老师写了一些教学总结,给小学和初中家长看看。

初中数学问题总结

数学潘老师


      数学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中考数学和物理是比较拉分,对女生也更困难一些。

中学数学问题出在两方面:一是计算能力不过关;二是数学逻辑能力跟不上。

计算问题主要是混合计算的规则处理不熟练,习惯性出错;其次是不善于简化,导致计算复杂化且易于出错。同学们在考试中丢分一多半是这个问题。除些之外,因为计算不能做到又快又准,后面的大题没时间完成,其结果就是前面的简单题不能拿全分,后面大题没有时间做,总分肯定高不了。

数学逻辑不过关表现在基础知识点不熟练。这两个方面都需要加强练习和强化,过关后进行综合题型的训练才有基础,高分才有机会。

初二数理知识量和计算量都会倍增,初一基础能力不过关,初二分化会进一步加剧。

 除了以上两个问题之外,数学薄弱的同学们在思考方面也存在三个特点:

 1、缓慢

 2、费力

 3、不可靠

所有行为更多的是依靠以往体验、经验,而不是依靠思考,是记忆驱动。

针对这个问题,进入初三总复习的同学要注意:数理化要死磕平时的错题,要反复总结揣摩错题,直至达到纯熟的程度,达到条件反射的程度。不要茫目刷新题,感觉做了很多题,很多题很熟,但都做不完整,每次见面都还要想半天。中考考试的时候基本上是见到题了基本上就要有思路,如果还要想半天,基本上试卷就做不完了。

错题本做好后是要拿来反复揣摩总结的,不是做完了就成了陈列品。

针对以上问题,有以下解决办法:

计算方面 : 

1、基本计算要快而准,基本计算指加减乘除;

2、混合运算要总结易错点,逐个强化解决;

3、计算要建立简化思维,善于发现算式规律,随时简化计算,越简化越省时,越准确;

逻辑思维方面:

1、多总结。所做过的练习要善于总结题目的特征、解法,并归类。这部分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其实学校里的题目都已经做好了分类和总结,比如:相遇问题、工程问题、归总问题、方阵问题等,也就是同学们觉得有点难的应用题, 但是到了孩子们手里,就变成了个性化问题,他并没有形成归纳、总结的思维,这部分就需要家长和辅导班老师来做,以保证孩子切实地建立起了数学逻辑思维。

同时,逻辑思维的锻炼也是这样一点点锻炼起来的,初高中的数学和物理为什么难?就是因为数学逻辑不强大,数学逻辑不行,直接导致物理蒙圈。这个数学逻辑思维的训练正是从小学应用题开始的。当小学应用题一点点过关以后,他上了初一,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否则就是空中楼阁,越学越困难,最后只好放弃。

 数学和物理分数呈现是“天堂和地狱”,可以考满分,也可以考十几分,不像语文,怎么都能考个60多分,高分上90也罕见,数学和物理使学生之间的差距一下就拉开了,这也直接造成了初二的迅速分化。

以上分享都是基于我从前的学习经验,在教学中的观察、揣摩得来的,在平时指导中学生中,加强训练,收到了较快的效果。这样的效果靠学生自己琢磨,不知花多知时间。成绩中等或者偏下的学生,不是不认真,而是方法掌握的不好,要注意不要陷入“题海战”,这样除了收效甚微之外,时间也花不起。





玲玲老师:我曾在小学大群里谈过,一定要重视小学的计算,小学数学不存在“会不会”的问题, 区分度在于“准与快”,推荐过一本书叫《口算心算速算》。这本书也是当年我女儿的小学数学老师极力推荐的,他儿子是我的作文班学生,我们都毫无保留地跟对方分享了数学和语文的干货。我女儿天天练一页,我的要求是必须全对。她数学初中一直考80、90分,虽然不高,也从没为此烦恼过。现在回想起来,跟她计算准确有关。

我曾经历了孩子初二成绩大跌的痛苦,这个原因就是增加了物理这一新科目,别人都是将近满分,她只有70、80多分。去年,我女儿已经上大一了,物理是她高考的最大拉分项,我问我的老同学刘勇博士,目前在中科院物理所担任研究员,我请教过他“物理考不好问题出在哪里?”他回答,“物理问题的根源出自数学,物理是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老同学本科就在武大空间物理系求学,后来留美多年,硕士博士学业都在美国完成,我们既是老同学,也是当年考托福、GRE的同道中人。他一直从事物理学高端研究,他说的话就是权威。但是,我一直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今天看了潘老师的分析,我才豁然开朗,原来我女儿是“数学逻辑能力”不够。我当年只学到一招“数字计算能力”,却不知道还有个“数学逻辑”要训练,就这一招失,就导致了中高考物理的失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