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复课后小学数学怎么学之浅见
年的上半年,对所有人来说都太特殊了!学生们不得已接受网课,老师们不得已成为主播。但是,大家似乎忘记了,网课,只是一种途径,学习,我们不能忘记它的根,我们学的是什么?我们要学到什么目标?
这一周是扬州培训行业复课的第一周,也就是我复工的第一周。焦虑、兴奋、担忧、欣喜……各种情绪交织。学生目前的真实状态是两极分化愈发严重。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下面我说说个人的一些浅薄想法和特殊时期中与家长、学生共克时艰的一些小思考。
课上,我问学生,你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哪些?学生回答:网课!看视频!……
没错,这些都是途径,但是,这些又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被动接受!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如何养成?在下面的找准目标中我们具体说一些小办法。
我又问:我们这学期数学要学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我哪些哪些单元。
问他们,觉得复课后进度有跟不上的感觉吗?齐答:有!
现状如此,一个学期被无奈缩减,没有任何人能逃脱这次疫情带来的影响。既然如此,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渡过艰难的时期呢?
① 找准我们要学什么。
找准我们要学什么?在哪里找呢?回家刷教辅吗?这只是找出问题的一种方式而已。在疫情期间,很幸运,我已经替所有学生购置了本学期教辅,开始了同步预习工作。但是为什么学生之间的差距还是巨大呢?我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
很多家长觉得非常苦恼,明明花了很多的精力,孩子数学学的还是一团糟。站在家长的角度,我太能感同身受了!疫情期间,我在家教自家娃拼音,开始我认为的最简单的拼读da(第三声)时,孩子就是读不出来!我甚至一度怀疑娃“笨”!请教了身边的语文老师,才知道,是自己事情没做到位!老师问我,孩子把a的四声都读熟了吗?我自然是没做到监督到位!我和孩子一起重新回到起始的位置,一步一个脚印去“读熟”,具体正确的方法,下面详说,总之,绝不是威逼利诱。
我们的学习的根在书本,也就是数学书。翻看大部分基础出问题的学生的数学书,几乎是空白,或者是大环境赶进度之下上课记录的只言片语。作为老师,无奈于疫情停课;作为学生,不是所有学生都准备好了,足够自觉应对突如其来的网课形式;作为家长,复工后处于矛盾焦躁的水深火热之中。弱者找理由,强者找方法。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目标,最低层次的需求,可以停留在把数学书弄明白,如果暂时性本学期,我们只搞清楚书本,对往后学习有没有影响呢?我想说没有!只要学习习惯好了,随时发力。如果我们实在时间、精力有限,特殊时期里面,那就抓牢这一层吧!略高层次的需求,可以通过阅读博览别人的好的方法总结,这方面,我一直喜欢小学生数学报,下面细说。在这个基础上,有挑战更高难度的意愿的小孩才适合学奥数!所有的需求有可能有天生这一说,更多的需要家长的引导!任性拔高要求,都是适得其反的事情!所以,在这个层面上,作为老师,我常常问问我自己,这样的难度,我的学生准备好了吗?
② 没有目标的学习不是学习,是散步。
设立怎样的目标,因人而异。设立目标是有小技巧的,比娃略低就好。高和低是相对的,目标低了,就显得孩子水平高了,娃才能乐于听命。我往往会听到家长给学生设立的目标是考到多少多少分,这是典型的错误目标,因为孩子没有办法策略应对确保达到目标,那就只剩焦虑了。那家长该关注什么呢?实用一点的可以关注学校补充习题的完成正确率!我们可以定一个数学补充习题只错一题的小目标!(往往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做到错一题不难,全对需要专注度,大部分学生设立这样的目标是合适的。如果孩子专注能力略低,课堂补充习题准确率略低,还可以调整下放一点,能稍努力就达到的目标才是好目标!)想改变磨蹭的习惯,同理,设目标,比如只要求完成第一关练习,孩子本需要15分钟时间,可以设定20分钟内的目标。是不是会比追在屁股后面催“快一点”更有效呢?
可以跟孩子商讨一下怎样确保目标达成,目前疫情耽误课时后,普遍课内进度不得不快起来,我们除了认真复习以外,可以适当预习下一天内容,不一定非常详尽,做到心中有数,为了达到设立的目标,主动预习才是我们需要追求的学习状态!
上面我们提到,做教辅是检测目标达成的一种方式,那么,做到什么程度呢?能扎实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我帮学生统一购置了教辅材料,主要因为难度层次较合理,市面上经久不衰的一些教辅我觉得都挺好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我们的教辅总共三关,第一关贴近书本,第二关灵活运用,第三关连接思维题。我发现,很多家长会犯跟我一样的错误!我以为第一关很简单,孩子还错。这句话就将孩子推到了教育的对立面。我常常劝慰家长,曾经我教过一些学校里面看来是天才型的孩子,去不同的我眼中的好学生家中实地家访后才知道,没有一个天生就好的孩子!只有默默耕耘的家长! 年轻的时候我去到学生家里家访,觉得很诧异,某学生已经好到班里数一数二的水准了,还在家认认真真写教辅!我说的“认认真真”,一说的是字迹,二说的是及时批改和订正总结!这时候有的家长难免会想,别人家孩子。还真不是!家长笑答:“三天不写,老师就要找家长,状态不对了。”教辅的第一关,如果还有错误,比如三年级面积单元,单位换算,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换算,我们要订正归因的并不只是粗心、不小心多一个0,还是少一个0,而是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甚至是对比长度单位的进率。凡事敌不过用心。培养预习的习惯、培养错题反思、帮助孩子联系总结知识点,这样用心浇灌出来的孩子基础才真正扎实。有的家长觉得我布置的任务“每天一页”有点少,往往会出现总结订正不理解的现象,当然,有的能力特别强的孩子另当别论,找到自己的节奏,做好了,都行。普通孩子,咱们循序渐进努力就很好。自家娃和老母亲一样,能力一般,培养个幸福的自觉的娃,我这个老母亲也就很开心了,持续努力着。
③ 数学也需要阅读。
如果上面说的是踏踏实实的当下,阅读则是孩子的远方。孩子的总结能力、思维方法哪里来?最简单、最值得的方式是阅读。提到小学生数学报,家长都会告诉我,嗯,孩子学校都做(试卷)呢。嗯,抓住了当下的成绩。可是,可惜的是,有多少孩子去真真正正地阅读了呢?外页的小文章,不论哪个孩子,只要读过,都会喜欢看,因为“好玩”!兴趣班培养起来的兴趣往往是人为被动输入的,而阅读中的兴趣是孩子自主获得的,这份主动性,值得家长大大地鼓励。哪一个更久远,随意感受。再谈到内页的周测、方法总结、名师大讲坛,值得家长花时间和孩子共读、共进步!一份1.5元的报纸,有了家长的陪伴,增值百倍!(搞得好像自己是小数报的推销员,哈哈)如果一个学生四年级还不喜欢读小数报,或者其他文字性的书籍,他的审题能力一定是跟不上的,作为家长,抛弃无谓的“焦虑”,陪孩子阅读吧!
我带过的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大多6、7岁就能看书,在小学阶段就大量阅读有深度有人文素养的好书,爱思考,爱看书,这群孩子问出来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让人很吃惊。而那些成绩不怎么样的孩子大都对阅读没太大兴趣。这两者孩子最简单的差别就是在审题能力上,不注重阅读能力的孩子,眼下看来经常会无法理解题意,审题不清,粗心大意。其实主要问题是出在阅读理解能力上,这类孩子,老师家长再怎么辅导,他们的数学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
还有一些家长会跟我说,想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直接干脆不问孩子,让他自己学。我常常在想,怎样的孩子可以放手呢?从对身边学霸家长的统计了解,以上的陪伴学习、共读已经坚持了3年左右,差不多了。关于亲子共读的有效性,我一直也在思考和学习,这边不赘述。
以上只是本人一些疫情后粗鄙感悟,希望能提供给仔细看完的家长一些帮助、安慰或共鸣,便心满意足。2020.05.31,此时,我的小孩已经睡着,我与他说,妈妈需要码一点字,今晚不能陪你看书了,写的东西可能会对一部分家长有帮助。他说,妈妈,我支持你,这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