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怎么学?五大问题要牢记!
孩子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拿到题目,无从下手。但是如果我们将题目读一遍,强调重点的字眼,或者加以停顿、重音,孩子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马上列出解题算式。
这类孩子,对数学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量少,理解问题时常出现错误或偏差,影响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甚至影响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要多训练孩子抓住主要概念以及重点词句的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地阅读和梳理数学信息,形成数学阅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2、对于做错的题目,爸妈要引导学生形成错题分析的习惯,让孩子明白“正确阅读”的重要性,监督他们仔细审题,真正弄懂题意后再下笔。
3、低年级孩子受年龄特点和心理水平的限制,很难自主、细致地进行数学阅读。这时爸妈们应该多给孩子们信任、鼓励,多用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面对错误。
常有爸妈抱怨自家孩子不长记性,一道题目反反复复的出错,每次改正后,都觉得自己懂了,但下一次遇到,还是要错。
这样的情况,并不仅是孩子忘性大,还需进一步分析原因。
这个情况比较普遍,主要是因为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孩子检查自己错在哪里,思考题目考察的是什么知识点,要用哪些知识去解决。特别是出错后,要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错题集是很好的方式。
教学应用题把分析数量关系看作重中之重,但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被题目中的情节吸引,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的能力较弱。
很多爸妈在辅导解题时,只是讲明白了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但对其中的数量关系没有具象化的解释,孩子难以理解,更加难以运用,这是大部分孩子不能完全依靠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因。
爸妈们在辅导孩子过程中要多利用图像和擅长举例子。假设有一堆苹果,分给自己代表加,送给别人就是减,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数量关系,将公式、抽象概念具象化。
还应该注重孩子对问题的完整表述,可以在读题后,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再复述一遍,有助于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的习惯。
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孩子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老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
这就导致了孩子的学习特点是:计算技能和解决常规问题能力比较强,但解决非常规问题的能力比较弱。
在孩子遇到这类问题是,爸妈需要在讲解中增加更多生动形象的例子,充重利用空间思维扩展,不仅仅是局限于二维的空间,有机会还可以让孩子亲手实践一下。
在形象生动的实践中传授引导概念及思维,让自己去找寻到答案,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与灵活多变的思维空间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中的计算力、观察力、分析力、推理力、判断力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贴合,但传统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自我封闭性,老师教的都是“纯粹”技能、技巧的训练和题型,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长期的纸上谈兵、单调乏味的练习,既让孩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一些数学技能掌握较好的孩子,面对一些现实的数学问题也常常感到困难。
爸妈应该多引导,让孩子把在校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或是引导孩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生活中的爬楼梯计算,切蛋糕的角度与数量等,用这些常接触到的例子让孩子学会利用具象来体现数学关系,展示数学概念,告别枯燥乏味的抽象概念。培养孩子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能加深孩子对公式的印象,在数学思维的运用上更加灵活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