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到底要注重什么?是成绩还是…

小学阶段到底要注重什么?是成绩还是...

很多家长有一些误区,总觉得要学得难,学得超前。这对于一部分比较牛的孩子来说,是可以。但对于大部分普娃来说,并不好。基础没打好,根基不牢固,学得越多越容易出问题。所以家长心态一定要放平,根据自己孩子的能力,好好抓好基本功,才能让学习越来越轻松。今天亮妈邀请了一位爸爸来分享下他的一些经验。




        受亮妈邀请,来和大家分享下在小学阶段节点的划分,对应的培养规划和目标。


通常,一二年级、三年级、四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三个大的区间节点。整体上,一二年级以培养基础自律、基础学习能力为主。三年级以培养学习习惯为主。四五年级培养学习效率、时间管理为主。


一年级

一年级,刚入学,从幼儿园一个被方方面面照顾着的小娃娃变成一个小学生,这个时候,能够做到基本的遵守课堂纪律,完成基本作业是重点,最核心的是速度,其次是质量


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就是专注力自制力,因为这个是学习习惯培养的最基本要素。小低阶段作业量不会多,有足够的时间去练习速度。会有很多孩子有这种情况出现,不断的擦写,反反复复的去写一个字或者数字,导致时间被拖拉很长,这个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是一个大麻烦。建议家长先不要过分去纠结孩子的字是否到位,工整与否,首先要注重在预定时间内整体完成。


到了中高年级,是没有太多时间可以这样浪费的,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努力培养时间观念,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规定的事。至于质量,这个可以慢慢去磨,毕竟孩子也在慢慢长大,认知能力也在提升,同时他的手部力量也是会影响写字质量的,这个在以后是可以提升的。一年级不用太介意评分等地,没什么人会在意,除非父母准备晒朋友圈。



二年级


二年级,首要的,还是抓速度,完成作业的速度。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只有提高专注力,才能提高课堂吸收效率,才能在作业上减少不必要的返工。专注力的提升,很多平常小事都可以用来训练,比如看书,朗读,走路等。


        有意识的在孩子出现不耐烦的时候,鼓励他坚持,一点点小小的累计都会发生质的变化。二年级的等地评分,依然对以后没什么用,不用太介意。


三年级

三年级,会是一个分水岭。一般情况,学校在这个时候会加大学习量,并加深难度,作业量也会有质和量的不同。通常在这个时候开始,学校会加入一些拓展内容,并把教材内容加深,题目开始会有坑,需要拐弯,需要多方位思考。如果这个时候,一二年级基础打好了,那就可以游刃有余否则,每天的回家作业就会把家长折磨疯。


三年级最主要的培养开始学会时间管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时间管理是指对于自己时间的安排,对于每一门学科、每一项作业的预计用时进行预判。学习习惯包括预习,课堂听讲并做笔记记录,课后的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时间管理让娃慢慢去理解自律和责任,学习习惯让娃逐步明白方法和效率。


这个时候家长要帮孩子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和学习习惯模式。不要采用强压式的,要听取孩子的想法,积极引导孩子思考,慢慢成体系,这个需要时间慢慢打磨,不能着急。也不要包办,单纯的让孩子依样画葫芦,这样会磨灭孩子的主动性。三年级的评分等地,具备的参考意义依然不大。




四五年级

四年级和五年级,时间管理和学习习惯需要持续打磨(时间管理和学习习惯中需要加入笔记整理,单元小结,错题分析等内容。),这两个是为提升学习质量服务的。四五年级对于初中具备参考意义,打分等地会更严格,大多会按照分数+比例的方式来确定能得优的人数,数学和英语,因为答案固定,分值也相对固定,语文,比较难把握,所以想获得优的难度不小,好的学习习惯若能养成,则必定大有助力。



各种小问题

在小学阶段,很多娃成绩不好,家长会觉得这些题娃明明会做,就是不仔细审题,计算不认真,容易抄错,不爱检查等等。其实,这也是学习习惯不好的一种体现,这个靠打骂,或许短期内有效,但长期来看,并没用。归根结底是需要培养孩子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还有很多娃会出现咬笔,掰橡皮,戳洞,撕纸片,乱丢文具等等的情况,这个只是他的一种宣泄的方式,一般说明娃正处在压力之中,未必就是故意为之。通常这意味着孩子觉得遇到了困难,渴望获得帮助,甚至于内心希望逃避眼前的境况。家长不要急于发火,最好能给孩子一个微笑,让孩子放松下来,再仔细询问,共同寻找解决的方法,切忌不由分说就是一通吼骂!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