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湖三小、灯湖六小、文翰小学长什么样?记者带你探营!
还有不到一周,新学年就要开始!
好消息的是
今年9月,桂城3所新建公办学校开办迎新
今天,小编实地探营这3所新学校:
灯湖三小、灯湖六小、文翰小学
戳视频感受↓
这些学校不仅建设标准在提升,
校园“颜值”越来越高,
更重要的是新学校的“软件”配设也在升级。
下面,小编就逐一为大家介绍这3所学校吧~
灯湖三小
打造复合型利用空间 创新建校模式
走进灯湖三小新校园,眼前一栋栋簇新的教学楼在阳光下整齐矗立。棕墙蓝瓦加上现代化风格的装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赏心悦目。校园另一侧,充满朝气的塑胶环形跑道也已经准备就绪,静等新生到来。
灯湖三小位于广东金融高新区的中央大街,建筑面积约31185平方米,分为AB两区。位于北侧的A教学区,教学楼及办公楼一体化,高6层,分布各类功能场室约35个,包括演播中心、录播室、科学实验室、云电脑室、书法室、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等。位于南侧的B运动区,设置200米塑胶跑道、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器械体操游戏区等。
目前,学校有1-4年级,共1700多人。其中,1-3年级各设11个班,4年级共有4个班。今年,一年级招收了400多个新生。目前有老师92人,加上教职工共有100人。
学校设计的最大亮点在于,通过复合型利用空间的创新建校模式,将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从学校大门进来,沿着步梯往下走到负二层,能够看到教学楼的中庭是自负二层至六层的露天中空设计。楼梯的窗口大小设计为普通窗口的两倍,灵活地利用墙角位开窗采光。
作为一所新建的现代化学校,教学课程设置上有何特点呢?凌燕介绍说,灯湖三小已探索研究系统的生涯教育体系,每周安排固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让学生参与社团课、家长生涯导师课程或生涯研学体验活动。
灯湖六小
配备高质量教学设备 提升教育质量
灯湖六小将于今年9月2日正式投入开学,学校布局在千灯湖中轴线上,位于南海区桂城街道佛平二路(原南海汽车站旁),校园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教学楼楼高6层,配备现代化多媒体教室,科学实验室,宽敞舒适的学生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自动录播教室等,还是桂城首批所有教室配备空调的公办小学。
目前,学校共有16个教学班,包括一、二年级。未来规划48个教学班,每个班约45人,提供学位约2200个。校长郑妍春介绍,今年一年级开设9个班,招生400多人。
珠江时报记者探营看到,学校的教学区和运动区适当划分,在教学区和运动区中间,联通着一条特色的连廊,平日里,学生从教学楼穿过连廊,可以到达运动区。
区别于多数学校黑板+粉笔授课的教学设备,灯湖六小专门配备了90寸电子白板是短焦高清触屏电子白板,不但光线更加柔和,还能直接在屏幕上触屏操作,这对教学来说更先进和便捷。郑妍春说,“以往课堂上,都是老师来操作多媒体设备,如今我们换成了触屏操作,学生也可以直接操作。比如上美术课上,学生可以即时展示作品,促进互动交流和教学反馈;语文课上,学生也可以上台现场点评修改作文等。”
郑妍春说,学校坚持“与世界互动”的教育思想,以“学贯中西、礼行天下”为育人目标,希望培养具有岭南气质、祖国情怀、世界目光的现代少年。
在课程设置上,灯湖六小进行创新,结合国外英语绘本,编制了学校专属的英语教材。
文翰小学
与资源丰富的学校进行内联外动
简约时尚的教学大楼、宽敞安全的活动空间、窗明几净的教室……文翰小学极具的现代气派。走进学校,可以明显感受到建筑设计花了不少心思,比如首创校内地下接送管理,家长从侧门开车至地下停车场,接送学生再经过环岛路线驶出校园,通过将车辆引流至地下,有效地解决校园周边道路拥堵的问题。
文翰小学地处三山大道旁,东距广州市区仅十多公里,学校建筑面积约38000平方米,可容纳学生2000多人。目前,学校有1-2年级。其中,今年一年级开设8个班,招收360多个新生。
学校主要建筑包括三栋5层教学楼、一栋4层教学楼、一栋4层体育馆、一栋6层附属综合楼及连廊、钟楼等。设施方面,学校有田径运动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体育设施;有满足教学需要的自然实验室、计算机室、美术室、语音室等功能用室。除了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等场室外,文翰小学还配备了室内恒温游泳池。
“博文约礼理翩振翰”是该校的校训。文翰小学校长张启强介绍,学校“文翰”二字中,“翰”字的本意是羽毛,中国古代成语有“理翩振翰”,“理翩”代表小鸟整理羽毛,跃跃欲飞的情景,寓意是广大学子要在小学期间修学储能,丰展自己的视野。“‘振翰’代表的是我们将以小学为起点,振翅高飞。”张启强说,文翰小学将其用作校训,并提炼成办学理念“振翰教育”。
作为“振翰教育”的校园文化宣传阵地,珠江时报记者留意到,学校的教学楼一层均为架空层,不设置教室,而是用作亭园式教学区域。设置读书亭,以及美德人物、优秀教师展板和学校荣誉墙,为全校师生树立榜样,师生游走在园子里,如沐春风。
张启强还介绍,正式投入使用后,文翰小学还将设置专门的演讲课。不只是语言艺术的培养,而是调动全校教师力量,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通过学生自我探究和同伴协作,让其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