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成长记录手册》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利用《成长记录手册》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大兴分校低年级教研团队研发了学生《成长记录手册》。《成长记录手册》是一种全面记录和评价学生发展与成长情况的工具,由周评价、日记录、周阅读和周实践四部分组成。小小的手册集常规评价、家校沟通、日常记录、阅读积累、活动成果展示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凝聚了教师的教育智慧,促进了学生习惯的养成,便于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形成家校合力,共同致力于幼小衔接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重点介绍一二年级“周实践”中的“指尖上的数学”使用情况。




为促进幼小衔接稳步推进,有效落实“双减”工作精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也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兴趣,学校在《成长记录手册》中建立了“周实践”栏目。“周实践”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低年级的“周实践”活动在刘杨主任的带领下,确定名称为“生活中的语文”和“指尖上的数学”两个主题项目。本期介绍“指尖上的数学”使用情况。
“指尖上的数学的实践”
利用《成长记录手册》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活动目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学习生活基本自理和寓教于乐的原则,采取富有代入感与趣味性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学中思,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与新奇感,帮助学生实现幼小衔接的平稳过渡,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挖掘数学学习的潜能,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活动安排

根据学生这一时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我们设计的实践活动主要采取游戏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游戏是他们学习中最有效的 “强心剂”,教师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锻炼数学能力。
一年级共安排8次实践活动。分别是手指游戏、我是分类小能手、“数”我最棒(一)和(二)、有趣的拼搭(一)和(二)、钟表王国、有趣的扑克。其特点是趣味性中融入知识性,这是考虑到幼小衔接学生的成长特征而安排的。我们希望通过动手活动让刚刚入学的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在开放性的活动中巩固所学内容。
二年级共安排8次实践活动。分别是身上的尺子、手中有尺、棋子游戏(一)和(二)、扑克牌游戏(一)和(二)、“折”中探秘(一)和(二)。其特点是知识性中融入趣味性。我们希望通过动手操作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接经验,使其真正感受到数学不是重在做题,而是从探索中掌握知识,感受研究的过程和乐趣,以此培养学生的简单抽象思维和推理意识。


活动案例

      案例1:一年级“手指游戏”

此时的一年级学生刚刚学完认识数字,那抽象的数字如何与生活对接,一定离不开我们的一双小手。利用手指活动让学生们把抽象的数字与生活联系到一起,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利用《成长记录手册》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利用《成长记录手册》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手指游戏


      案例2:一年级“有趣的扑克”

扑克牌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娱乐游戏,但学生从未想过它和数学能有什么关联。这节课让学生利用扑克牌练习十以内的加减法,引导学生发现游戏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游戏开始了。一听到游戏,学生的情绪立刻高涨起来。同桌两人一组进行游戏,在对战中巩固加减法的计算,将枯燥的知识训练变成了有趣的课堂游戏。实践活动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着。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发现数学的奥秘。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在学生心中悄悄发芽。




教师通过这种极富参与感与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理解与内化知识,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使学生在思想交流中训练思维能力,在情感的沟通中培养合作意识,真正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主人。

      案例3:二年级“身上的尺子”

此时的二年级学生刚刚学习了测量,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身上的尺子估计出物体的长度。
活动开始了。首先,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分好后,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测量方法测量一庹长、一脚长、一拃长等长度,巩固测量方法。然后,让他们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数据估计教室中物品的长度。最后,小组合作实践操作,分享小组成果。
本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量感,也培养了学生针对自己好奇的“知识”大胆提出问题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利用所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身上的尺子







      案例4:二年级“五子棋赛”

上课伊始,笔者直奔主题,揭示本节课主题并出示五子棋游戏玩法和规则,一下就激起学生的兴趣。紧接着,笔者引领学生开始游戏。
首先,笔者让学生熟悉游戏规则。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使其逐渐了解游戏的玩法,化繁为简总结方法策略:1.两子相连要注意;2.三子相连必须堵;3.四子相连来不及;4.五子相连就赢啦。






五子棋

接下来,两人一组开始练习,进一步熟悉以后开始比赛,最后选出胜利者。这样的竞赛活动能够提高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此外,我们开展的数学实践活动还有很多,如整理自己的书包、小棒游戏、剪纸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深入感受数学与生活、与经验的关联,进而体会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周实践”中的“指尖上的数学”是基于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而开发的学科实践活动,基于儿童年龄特征、学段特征,教材特征,以游戏活动为主,趣味性中融入知识性,知识性中融入趣味性,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发现了学习数学的美好,享受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今后我们会继续探索更多数学实践活动项目,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更好地打开数学课堂的边界,拓宽数学教学视野,平稳而有序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

      靳可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大兴分校语数教师兼班主任,中共党员,区级语文学科骨干教师。自任教以来,始终秉持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理念,关爱学生,勤勉教学,把“爱生奉献,幸福从教”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曾荣获大兴区“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称号,教学课例、教学设计和论文多次获国家级、市区级奖项,辅导的学生在朗诵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