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长大

育儿,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长大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父母陪伴他们长大的时光是宝贵的。身为父母,你给孩子带来的到底是温柔的雨露,还是刺骨的寒风?该怎样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和陪伴?今天我们让教育大咖给我们分享,该如何做更好的父母,养出更健康的孩子。


罗派克:育儿,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长大

Zeljko Loparic(罗派克)
育儿,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长大
唐纳德·温尼科特(1896-1971),英国儿科医生和精神分析师,一生行医40年,共接手6万多件儿童案例,他在英国BBC无线广播节目中帮助成千上万的父母更好的了解孩子的情绪世界。
育儿,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长大
唐纳德·温尼科特



教育标签



      没有人会比妈妈更了解孩子的需要,没有人会比妈妈更懂得孩子的情绪。爸爸需要做到“存在”,更需要全力支持妈妈,让她凭本能做好一个“自然”的母亲。

-当妈妈,要学会轻松和自信 –

育儿,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长大

“马上要晋级人母了,你得多看几本育儿指南,这些书我觉得不错,你也买来看看。”

“你以后生了孩子,我帮你照顾,养孩子还得用老方法,你们年轻人没经验”

“你得多关注一些最前沿的育儿知识,专家怎么说你就怎么做,别总听你妈你婆婆的。”

第一次当妈妈,谁都难免会焦虑。别说以后的教育,连喂养方式都拿不准。到底是两个小时喂一次还是三个小时喂一次?牛奶和母乳可以混合喂养么?孩子哭的时候到底哄还是不哄?孩子为什么总是哭?让孩子睡单独的小床还是和自己一起睡……

这方方面面的疑问和纠结都让新手妈妈担心和焦虑,一颗心七上八下,而这时我们才发现,每本育儿书说得都不一样,而长辈的做法和育儿书上说得又不一样。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到底要通过怎样的努力,妈妈才能养好一个孩子?

温尼科特医生曾说,最好的母亲养育来自于妈妈天然的自我信赖和独立自信。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我不太建议新手妈妈去大量阅读育儿书,也不赞成她们不断向周围的人“取经”。因为当一个女人怀孕的那一刻,甚至从她想要这个孩子时,她就已经开始在做准备了。她可能会做胎梦,可能会在闲暇时想象,她在怀孕时会以无比敏感的心接收一切与孩子相关的信息。而在她怀胎的这10个月,孩子居住在她的身体里,她也已经开始以自发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照顾,比如对话、抚摸和相互感知。所以,没有人会比妈妈更了解孩子的需要,也没有人会比妈妈更懂得孩子的情绪。其他人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全力支持妈妈,让她凭本能做好一个“自然”的母亲。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女人都能当好妈妈这个角色。温尼科特曾在书中说过,即使是一个健康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也会偶尔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憎恨”心理。因为这个孩子的出生多多少少会给妈妈带来一些负担,比如改变妈妈的身材、职业生涯、家庭生活、性生活以及伴侣的关系等。这些负担如果加在了一个有心理创伤的妈妈身上,她对养育孩子会更没有自信。

几年前,我曾经接诊过一位女士,她在自己孩子一岁时出现了严重的失眠、掉发等焦虑症状,她时时刻刻都感到恐惧,她怕自己不能当一个好妈妈,无法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她怀疑自己的育儿方式都是错的,她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用质疑和不满的眼神盯着她看。越是焦虑和恐惧,她越没办法做好,甚至连之前能做好的事都做不到,冲奶粉、量体温、换尿布处处出错,偏巧这时她的丈夫抱怨了两句,她便彻底崩溃了,对着哇哇乱叫的孩子失声痛哭……

经过咨询,我才得知,这位女士在一岁的时候被母亲抛弃过,尽管她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尽量无视这件事,和普通人一样恋爱、结婚、生子,将它埋在心底。但这件事始终是个不定时炸弹,随时能引爆她心里的脆弱和焦虑,让她一直苦心经营的对育儿的自信土崩瓦解。随着孩子一岁这个时间节点的到来,她的潜意识让她感到不安,继而产生了不良反应。所以,这样有心理创伤的妈妈不只需要医生为她育儿方面提供技术性的指导,更需要心理咨询师帮助她治愈过去的心伤,重新找回自信。因为,只有妈妈变得轻松和自信了,才能让育儿这件事变得愉快。

另外,我个人认为,在育儿领域有很多理念其实并不值得提倡。比如,有人认为,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需要的只是简单的身体照护技巧,所以一个经验丰富的月嫂就可以取代母亲的呵护;还有人强调育儿必须讲究整齐清洁、一丝不苟等标准。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大多数母亲往往不会对这些理念提出疑问。但实际上,这些理念是对母亲最极端的否定,它们否定了母亲天生就会“善尽母职”这件事,它们苛求母亲凡事要尽善尽美。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应该是发自于母亲内心深处的母性,应该是母亲最淳朴、最自然的照护,哪怕这些技巧会稍显笨拙。

– 当爸爸,你首先要做到“存在” –

父亲有很多角色,但他需要做到的最基础的一点,就是“存在”。在最初始的育儿阶段,父亲首先要学着增加存在感,让孩子感知自己与母亲的关系是安全的,因为还有父亲这个“守护者”的存在。

同时,父亲为孩子展示一个完整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婴儿时期,孩子会把自己和母亲一体化,他觉得自己和母亲是一体的,那么此时父亲的存在就让孩子看到一个与自己不同的、完整且立体的人类该有的样子。父亲是一个框架,他让孩子在脱离母婴共生期后,能够跟随着榜样和框架成长。

再者,父亲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他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完整、更成熟。孩子在跟父亲相处时,会更多地体验到社会交往层面的情绪。比如爱恨情仇、竞争合作等,因为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般是引领者的角色,而非照顾者。在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父亲经常是压抑孩子天性的角色,但在我看来,温尼科特理论中的父亲角色,能够赋予孩子更完整的色彩。

在中国,男人承担着赚钱养家的责任,也理所当然地把照顾孩子当做妻子的分内之事,所以即便下班回家后他们更喜欢沉浸于自己的空间里,当一个“沉默的父亲”。对此,我整合了温尼科特的思想,想给新手爸爸们以下3条建议:

第一,父亲需要做到尽可能地在家。父亲的在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吃早饭、晚上阅读、周末体育活动时,父亲的在场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同时父亲与母亲时不时的互动也会让母亲身心愉悦。

第二,父亲需要给母亲道德和精神上的支撑。父亲要为母亲的权威撑腰,并成为在孩子生命中律法与秩序的代言人。其实父亲无需始终陪伴在孩子左右,但他的存在能让孩子感觉到威严,并与母亲的慈爱形成对比,这便是平衡的教育。

第三,父亲要展现给孩子区别于其他男人的独特之处。在孩子生命的早期阶段,对一切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时,这便是他认识父亲的最好时机,男性正面和积极的品质可以让孩子的性格变得阳光,此时的父亲最好不要缺席。

曾经有一个女孩,她的父亲在她出生不久后便与母亲离婚,搬出家里。这个女孩在与母亲生活的20多年里,内心从未有一个完整而立体的男性形象。由于过度渴望父爱,她在成年之后会把接触的每一个男性都想象得极其完美和慈爱。而事实上,时间一长,当她看到那些男性身上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某些缺点后,就会立刻陷入不可置信和无比绝望的情绪里,她开始不停地哭诉、批评、和怨天尤人,感情之路走得非常不顺。可以看出,父亲的缺位会给孩子今后的人生造成一系列问题。无论是婴儿时期还是青少年时期,孩子都需要生活中有一个男性参照,这个男性的存在会帮助孩子发展出与人交往的能力,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框架。如果这个女孩的父亲当时没有离开,也许她在成长的岁月里就能对现实中的爸爸产生信赖、失望、排斥和接纳等种种情绪,在她长大之后,就会更成熟的对待与异性交往这件事,也会过得更幸福。

所以,在孩子年幼时期,父亲的存在是不可或缺也不可替代的。要想让孩子的身心发展得更健康,父亲必须“及时出席”。也许他帮不上特别大的忙,但在育儿初期,他只需让孩子感觉到父爱“如山”般鲜明且威严地存在着,对母亲和孩子来说,便是最有效的教养方式了。

-放手,父母一辈子的必修课-

当孩子从一个粉粉、皱皱的婴儿逐渐长大时,他便开始了不断探索世界的旅程。温尼科特的理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婴儿的手从单纯地拥抱着母亲,到一只手放进嘴里,另一只手抓着别的物体时,这便证明婴儿开始与世界发生联系了。

那件物体可能是一条小毯子、一个小玩偶甚至是自己的头发,但它代表了婴儿从一种与妈妈融为一体的融合状态,向一种外在、与妈妈分离的状态过渡。所以,温尼科特称那件物体为“过渡性客体”,它的出现,代表了孩子首次尝试独立。当妈妈不在的时刻,孩子会拿“过渡性客体”当作妈妈来安抚自己的情绪。这件物体最终会被游戏和玩具取代,但它的存在证明了孩子的成长。

也就是说,尝试独立是一个人从婴儿时期便会产生的本能。但很多父母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孩子永远属于自己,永远依赖自己。在这里,我必须强调,人类生命的最早阶段是绝对依赖时期,因为婴儿离开了父母的养育是不可能自己存活的,但这个时期相对短暂。人类生命也包含着成长,即从绝对依赖走向相对依赖,这个过程是从断奶开始的。这时,婴儿会意识到,妈妈其实是一个外在的客体。之后,他所需要的成长环境绝不仅仅是妈妈的臂弯中,而是从家庭、学校、团体发展到社会。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成长环境限制在家庭里,即认为孩子只属于自己,而否认孩子在其他环境里要承担的角色,这是违反成长规律的。

有一个四岁半的男孩,刚上幼儿园不久,他的妈妈非常想培养他能够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于是每天晚上七点钟便逼着他上床睡觉。为了防止他偷偷开灯玩耍,甚至断了他房间的电,强迫他睡觉。他的妈妈还想让孩子数学学得好,便要求额外加钱,让幼儿园的老师在午休或者课间抽空儿为孩子补半个小时的数学课。结果一个星期过去了,小男孩的脾气越来越暴躁,甚至出现了尿床的的症状。后来经过问诊得知,这个小男孩的情绪十分焦虑,但他不知道如何能抵御这种情绪,便不自觉地用尿床来对母亲严苛的管教方式提出抗议。

温尼科特曾在在论著里说,每个孩子都是带着自己的想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也需要掌控自己的一片小世界。但孩子降生的这个地方毕竟是大人的世界,所以说,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地在挑战大人精心构筑、努力维持的那套规则和秩序。每个父母都很珍惜自己现有的生活方式,但既然你们已经决定要这个孩子,且有意愿抚养他长大,那么做出适当让步的必须是父母。从此,你们需要去适应这个孩子,而不是改变他,让他来适应你们。

有的父母会经常担心孩子会在课业上做的不够好、道德感不够强,甚至身体不够健康,因此对孩子的方方面面都严加看管,甚至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孩子身上,这样做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父母对自己不够自信,他们不相信不优秀的自己能够养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二是父母过于追求完美,给予孩子过大的压力,究其根本,孩子的问题都出在父母身上。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真正需要成长的是父母,最后我必须与大家共享温尼科特的一个创造性论点—实际上,是孩子将一对恋人变成了父亲和母亲,也就是说,是孩子创造了家庭。所以,当父母的,应该向孩子这个“家庭创始人”去学习,学习如何慢慢放手,让孩子飞得更高更快;学习如何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更完整的自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