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世界】新教材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测试卷
解决疑难问题或微课可找峰哥地理:
路径:扫二维码——关注千聊自习室公众号——点峰哥地理(高中)——找微课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50分)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1~3题。
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 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回答3~4题。
3.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
4.在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A.0点 B.5点 C.15点 D.20点
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 ℃,黑夜时低至-183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下左图为“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黑夜后首次醒来。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据此回答5~6题。
5.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上右图中的( )
A.① B.⑦ C.③ D.⑤
6.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强,②强 B.②强,③弱
C.④强,⑤强 D.①强,③弱
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7~8题。
7. 据图推断
A. 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 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 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 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8. 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 B.小满 C.夏至 D.立秋
读我国某次大暴雨降水量统计图,回答9~10题。
9.此次大暴雨主要的降水类型属于( )
A.台风雨 B.锋面雨
C.对流雨 D.地形雨
10.该时段( )
A.亚欧大陆降温快
B.亚洲高压势力强
C.太平洋升温快
D.副热带高压势力强
读图文材料,回答11~12题。
1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上图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12.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上图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
雷暴和闪电是强对流天气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多年平均的月均雷暴日数和一天内闪电相对频数(以平均值100为标准)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城市的雷暴和闪电多出现在( )
A.春季的夜晚 B.夏季的午后
C.秋季的凌晨 D.冬季的傍晚
14.影响雷暴和闪电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昼夜温差 B.水平气压差
C.垂直气温差 D.空气湿度
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
A.暖湿 B.冷湿 C.热干 D.冷干
16.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轮廓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转偏向力
风暴潮,是由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导致海面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涨潮时的水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下图是渤海湾2015年3月8日(农历正月十八)潮位和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7~19题。
17.据图推测该日渤海湾所在的天气系统及位置( )
A.台风 北部 B.温带气旋 北部
C.台风 南部 D.温带气旋 南部
18.对当天渤海湾风暴潮潮位影响不大的因素是( )
A.正值天文大潮 B.位于浅海大陆架
C.喇叭口状海湾 D.入海河流顶托作用
19.在渤海沿岸,目前最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
A.完善预警系统 B.兴建防护林
C.修筑沿海堤坝 D.恢复沿海湿地
读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回答20~21题。
20.土壤颗粒在风或水等外力作用下从地面被移除的现象称为“土壤侵蚀”。土壤侵蚀的程度与土壤本身的特性、外力作用的方式和大小、植被状况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长期而言,在具有类似的地质及地形条件且未经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图中哪个气候区的集水区所产生的年平均土壤侵蚀最可能居于首位( )
A.① B.② C.③ D.④
21.③④两种气候类型( )
A.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
B.成因相似
C.都分布在大陆西岸
D.雨热不同期
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于114°49′E~116°39′E、33°43′N~34°52′N。下图为商丘地区1971~2010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22~23题。
22.该地区1971~2010年气候( )
A.趋向于暖湿化 B.趋向于冷湿化
C.趋向于暖干化 D.趋向于冷干化
23.该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是( )
A.玉米 B.水稻 C.甜菜 D.甘蔗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24~25题。
24.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5.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双峰林场又名“中国第一雪乡”,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市张广才岭中段,平均海拔1 200 m以上,年积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最厚处约2 m,为我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雪乡的房屋全为纯木结构,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棱”衍生的俗字)有角,非常规范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修建“木刻楞房”时,在地上和墙壁缝隙中填塞苔藓,房屋前面修一间像走廊一样的房屋,起到防风的作用。下图为我国东北局部地区1月份和7月份等温线图和“木刻楞房”景观图。
(1)简述图示区域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说明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8分)
(3)分析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说明图一中①②③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6分)
(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4分)
(3)试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8分)
全球变暖导致原本就短缺的淡水资源更加紧张,向海洋索取淡水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某高中生设计了一套海水淡化装置(图二)。
(4)如果选择一些地区推广这套装置,需要设计一个方案来评选哪些地区适用这套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列出必备的评选条件。(8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锋前增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冷空气到来之前,处在冷锋前部的地方,为暖湿气流控制,随着冷锋逼近,冷空气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某日8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用锋面符号绘制锋面示意图,并指出“锋前增温”现象发生的区域。(6分)
(2)据图判断此次天气现象产生的季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指出“锋前增温”现象与冷气团强弱的关系,并阐释产生该现象的原理。(8分)
单元测试答案
25.北半球陆地面积所占的比重比南半球所占的比重大,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以陆地面积比重较大的北半球升温幅度较大。
26.第(1)题,图示区域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要从总体分布规律、等温线疏密及局部变化情况分析。第(2)题,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主要从气温及地形角度分析。读图可知,该地纬度高、距冬季风源地近且位于山地之中,海拔高,气温较低;从地形看,位于山地东侧,为海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雪量大。第(3)题,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该地整体自然环境特征角度考虑。“木刻楞房”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从材料来源看,位于山脉中,为我国著名的林场,木材丰富,可以就地取材。
27.第(1)题,由图一可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合成有机质,构成动、植物的有机构成成分,动、植物死亡后受外力作用沉积下来,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经人类开采使用,又将碳元素以CO2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当大气中CO2含量过大时,就出现全球变暖而导致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破坏等。第(2)题,考查温室效应原理,CO2浓度的增加会加强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从而将更多热量保留在大气当中。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地区农业的影响不尽相同,有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有利于农业生产;有些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恶化,不利于农业生产,需分别说明。第(4)题,通过自然加热的方式进行海水淡化,需要选择临海、太阳能丰富且淡水资源缺乏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