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雷小·平安校园】保护未成年,防止性侵害——未成年人防性侵普法教育

【幸福雷小·平安校园】保护未成年,防止性侵害——未成年人防性侵普法教育


保护未成年

防止性侵害

——未成年人防性侵普法教育——

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重视性教育,采用正确、适宜的方法,

让我们携手共同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

让孩子了解防性侵知识,远离性侵害,

保护自己,勇敢说“不”!



认识隐私部位


      我们的身体不仅包括眼睛能看到的地方,还包括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这些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就是隐私部位,不能随便让人看和摸;同时我们也不可以随便触碰别人的隐私部位。其他地方虽然我们不叫它隐私部位,但是只要别人碰了让你感觉不安全、奇怪、别扭、不舒服,都可以勇敢拒绝。




建立危机意识

    良好的危机意识,比让孩子认识自己隐私部位更加重要。如果他们没有建立好的危机意识,是无法真正保护他们的自身安全的。



    他人不必要却有意识地碰触你的隐私部位,就属于性侵害。他人指使你碰触别人的隐私部位,也属于性侵害。

    而让你裸露身体或者看带有身体裸露的人像图片、影像视频,同样也属于性侵害。

    坏人是没有特征的!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坏人不一定是陌生人!




认识误区

     以下是几个常见误区,而类似的案例的曝光说明,这些误区依然会有很多人忽视。

误区一:男孩不可能遭到性侵害

事实上,男孩女孩都可能遭遇性侵。

误区二:孩子小不会遇到性侵害

事实上,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可能遭受性侵。

误区三:性侵孩子的大多是陌生人

事实上,性侵孩子的人,70%以上是熟人。有学校的老师、家长的朋友,甚至亲人。

误区四:性侵者会使用暴力手段

事实上,他们有时候会利用贿赂、诱骗、关爱等手段。因此,家长可以对孩子说,无论别人打你还是给你买东西,如果他接触了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去碰他的隐私部位,看一些裸体照片、视频等,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

误区五:孩子能远离被性侵的环境

事实上,你没有办法让孩子时时刻刻都处于远离各种伤害的“真空”中。为什么不早点让孩子明白,在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可能伤害他们的人。父母可以模拟各种生活场景,来和孩子讨论遇到疑似性侵危险的情况下如何应对。

误区六:重视财物而忽视人身安全

对孩子的教育中不要过分强调他们身边的财和物的重要。要直接告诉孩子,在爸爸妈妈眼中,他们的生命比任何财产都重要。保护好自己,生命安全最重要。

如何预防


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给孩子强调“不要为坏人守秘密,爸爸妈妈会保护你”,如果有遭受侵害,一定要第一时间和爸爸妈妈说出真相。

做好这4点,让您的孩子远离危险

1.不轻易把孩子交给除家人以外的人照看,对照看孩子的人充分了解。

2.无论多忙,都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异常反应:变得胆小、爱哭,忽然不喜欢上学,忽然害怕和父母亲热等。

3.在给孩子洗澡或洗衣服时,要经常不露声色地检查孩子的下身及内衣裤。

4.避免和陌生人搭腔,或独自和陌生人在封闭环境中接触。


对侵犯你的人大声说“不”,马上告诉你信任的人。

法律保护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生效,第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