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孩子的朋友,我们就也要“成为孩子”

要成为孩子的朋友,我们就也要“成为孩子”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击关注我哦






作者:王冰玉ICY

本文由:儿科医生孔令凯(peds-datebase)
授权发布

  在后台有家长询问:如果你兴致冲冲的想和孩子玩,跟孩子说我们玩个特别有趣的游戏吧!但是孩子表示不感兴趣,不想玩。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这可能是一个很常见的、令各位家长头疼的问题,毕竟连育儿界的明星霍思燕也有这方面的困扰,在访谈节目中透露曾为儿子嗯哼拒绝和她一起玩玩具而发愁。

  小朋友的游戏世界看似简单,但有时候大人们也会捉摸不透,明明是更亲近的邀请,更有意思的尝试,怎么却破了一盆冷水呢?

  咱们就唠一唠,孩子们游戏世界背后的心理学。

1

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在我们的观念里,玩游戏嘛,就是大家一起玩才有趣啊!

  但是如果咱们家长去到一个幼儿园里观察孩子们玩玩具,特别是小班中班,会惊讶地发现很多孩子都是各玩各玩的。

  是不是孩子不合群?是不是孩子不喜欢交朋友?是不是……

  儿童心理学告诉大家:是正常现象。

  明尼苏达大学米尔德里·帕藤教授把学龄前儿童游戏的世界看做一个简单的小型社会,孩子的游戏世界也会随着年龄从简单慢慢走向高级。

  根据帕藤教授的观察,在幼儿园 1/3 的游戏时间中,有超过 60% 的孩子都在“平行游戏”的模式中——也就是说,孩子们会在同一空间内,两个或多个小朋友在近距离内选择相同或相似的玩具进行游戏,但互相不交流。

要成为孩子的朋友,我们就也要“成为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朋友们会慢慢升级到多人一起玩——“联合游戏”;再到围绕同一主题,为了达到同一目标而进行的团体游戏——“合作游戏”

  那是不是就不和孩子一起玩了?让他们自己玩自己的?

  当然不是啦!

  只有了解了儿童心理,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的游戏世界真的很简单,要想办法走进孩子简单的心理世界,而不是让孩子接受我们大人的复杂世界。

  想要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家长们应该如何和孩子沟通呢?

2

游戏中的沟通心理学

  1. 以孩子为主导的游戏

  霍思燕和儿子嗯哼一起玩玩具碰壁后,她求助了专业的心理学帮助。心理医生在观察她和嗯哼玩玩具后,发现霍思燕会不自觉地告诉嗯哼应该怎么做。

  比如,

  “你应该把积木放在上面。”

  “你这样拼不对。”

  所以有时候孩子对我们的参与不感兴趣,是因为咱们扮演的角色不太对。

  家长经常喜欢给孩子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怎么玩,扮演的角色更像一个指挥官和决策者。

  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有人这么和自己说话,我们还有玩的心情吗?是不是很像在上班时领导的指示?

  那么孩子不想和咱玩也确实情理之中啊。

  后来霍思燕采纳了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在孩子身边观察他,当嗯哼做了什么,就帮助嗯哼做翻译做理解,“你这是要盖一个屋顶对吧!”

  然后,霍思燕发现这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让自己变成了儿子嗯哼最好的朋友,让嗯哼觉得妈妈很懂她。

要成为孩子的朋友,我们就也要“成为孩子”

  其实这就是“以孩子为导向的游戏”方式。

  在教育心理学中,当我们和孩子一对一玩耍游戏时,非常推荐“以孩子为导向的游戏”,简而言之,就是孩子作为主导者、指挥者来根据自身兴趣来进行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扮演的角色是一位“观察者”,或者是一位“协助者”

  可以尝试这样做:

  描述孩子的游戏。很简单,就是我们把孩子的行为用语言描述出来。“你在搭一个屋顶”、“小汽车拐弯啦”,这样不仅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很关注他,了解他,而且还能帮助孩子提升语言能力。当然也不是说要描述到每一个细节,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关注和帮助就很好了。

  模仿孩子的游戏行为。当孩子正在搭建一个屋顶,我们就可以说,“好主意!我也要搭建一个房子,然后搭一个屋顶。”

  复述和润色孩子所说的话语。比如孩子说,“我在开车。”家长可以回复,“嗯,是的,你在驾驶一辆白色的小轿车。”这样孩子还可以在互动中学习更多的词汇。

  鼓励孩子的特定行为。这个鼓励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好棒!”而是真真正正地参与到孩子的世界中,观察孩子做了什么,怎么做到的,表达鼓励和肯定。比如,“你在很认真地搭房子,而且是一个很高的房子!积木堆得真高!”

  玩具可以有多种玩法。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其实在强行改变孩子游戏的玩法。不要执着于教孩子如何玩玩具,只要在安全的情况下,任何玩法都是孩子的一种探索和实践。

  2.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曾经有一位妈妈问我说:“孩子总是坐不住,早教课大家一起活动,她玩一会儿就在一边跑,担心能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我是这么回复的:“小朋友的注意力时间非常有限,她不感兴趣了,心也就不在这里了。所以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并不是要要求小朋友专注,而是要准备充分的活动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所以,当我们想引导孩子玩游戏并且让孩子乐于参与其中时,那么一定要有趣,要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让我们来对比以下两个场景:

  家长 1:“来,我们一起来搭积木,可好玩了。”

  家长 2:“你看我已经搭了城堡的地基,你能帮我用卡车运一些积木过来,我们一起搭一个大城堡好吗?”

  当孩子听到第二种邀请时,他们会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一些。

  所以,我们如果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以这么做:

  ① 选取孩子感兴趣的道具

  孩子为啥不玩?就没意思呗!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游戏设计是有趣的!

  想调动孩子的兴趣,就选取一些能调动孩子感官的道具,你看娃喜欢玩水玩泥巴就是因为充分满足了触感的需求。

  所以,可以发出声响的、可以搭建的、有特别触感的、色彩丰富的玩具都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还有手指谣和律动的音乐……

  并且,孩子们还非常钟爱角色扮演游戏和躲猫猫游戏。

  ② 提前做说明和示范

  我们有时候仅仅用语言来表达,孩子可能感受不到这个活动的有趣。

  所以我们要把“有趣”可视化。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我们提前做一个展示和说明,让孩子晓得是一个什么样的游戏,怎么玩。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幼儿园轮换了一个新玩具——电话给小朋友时,老师给小朋友们展示了电话的玩法,还设定了很多情景,比如给酒店打电话预订房间。

  那一天,电话成了最受欢迎的玩具。

  这要比仅仅告诉孩子们投放了新的电话玩具要更加吸引孩子们。

  ③ 游戏设定适中难度

  虽然我们是成年人,但很多幼稚的游戏才是小朋友们喜爱的,就像儿童游戏里的社会性分类,是慢慢从简单走向高级的,一些简单又有趣的游戏反而能戳中孩子的兴趣点。

  所以呀,想让孩子和我们玩得好,要不然就顺着孩子的兴趣来,要不然就让孩子觉得有兴趣,那么和孩子也就自然而然玩成一片了。

  最后也想献上一个自己带娃们的小小经验,如果想让孩子愿意和我们玩,那么我们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同时我们也要“成为孩子”

来源:儿科医生孔令凯(peds-datebase)这里是儿科医师孔令凯的图文集散地。为具有死磕精神的儿科医生和具有钻研精神的家长提供最严谨并且接地气的科普文章。看完文章,你就是小专家。原标题:《孩子不爱和我玩怎么办?探寻儿童游戏世界背后的心理学》转载已获授权。图片来源:网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