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从《再见爱人》里悟出了育儿真理

一季《再见爱人》我一集也没看,光是看些片段小视频就代入感很强了。婚姻里那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冲突和拉扯,结过几年婚的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吗?
有必要看残酷的离婚综艺复习一遍吗,我当时觉得大可不必。
第二季呢,看到全网声讨其中一个女嘉宾(张婉婷)的声音出奇一致的激烈,观察室的明星也夸张地拿起了吸氧器,说这个女的作天作地把丈夫搞得奄奄一息,我太好奇了。

也是因为前期看到太多铺天盖地的谩骂,我前三集看下来反而觉得:
就这?张婉婷也不至于被网暴成那样吧?

网友骂她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几件事上,首先是说她绪非常不稳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狂怒暴走。


其次骂她霸道刁蛮,不让老公解释,宋宁峰经常话说到一半,就被张婉婷堵回来不得不闭嘴。

再次还骂她做人没有边界感,时不时说些伤人的、不给男人面子的话。


我看下来的感受是,张和宋这一对的冲突刻意剪辑的成分太重了。加更版里的张婉婷比正片正常很多,和其他女嘉宾的聊天完全是开放、和谐、坦诚的。

其他两个克制冷静的女嘉宾和她深入接触后纷纷表示,“我真的太羡慕你这性格了。” 被夸性格nice的苏诗丁和Lisa反而希望自己像张婉婷一样,放下顾虑、勇于表达。

再说她老公宋宁峰。
看过的有没有发现宋宁峰不管和谁在一起,脸上几乎从来没有过阳光开朗的笑容,身上总有种闷闷的委屈感,像个无辜的不知道自己干了啥的孩子。
有没有可能不是张婉婷把他压迫成了这个样子,是他结婚前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也是他的那种淡漠和无辜感,把张婉婷衬托得更像个疯子了。



每次看到亲密关系里全网一致针对女方,把女人描述成十恶不赦的疯婆娘,我都10001次觉得,我们社会对男性的要求是不是太低了?
只要这男的对老婆忠诚、对孩子上心、脾气还可以、偶尔还主动干点家务,就仿佛是值得敲锣打鼓挂横幅表彰的模范丈夫了。
第一集,张婉婷对伴侣宋宁峰用了几个形容词:“简单,赤诚,冷漠”。

因为结婚前我交往过的某任男友就是这个类型,一下子就回忆起当时说不清道不明的愤怒感。
难以想象,现在被所有人形容情绪稳定的我,也有那么一个人生阶段,因为对方的过分冷静而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在话题没讨论清楚他就没事人一样呼呼大睡的时候,愤怒地半夜把他叫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我像一个溺水的人在不停呼喊扑腾,岸上的人越是冷静和沉默,衬得水里的人越是疯狂和可笑。
后来换了个主动、直接、不逃避的人交往,你猜怎么着,我的情绪稳定得不行不行的,半夜发疯的事再没发生。
看张婉婷的表达方式,还经常让我联想到女儿日常的沟通方式,所以今天想另辟蹊径,聊聊从《再见爱人》里我悟出了什么育儿道理。

1. 解决问题前,我们真的接纳了感受吗?
张婉婷有很多显而易见的毛病:否认他人的感受、强势极端、控制欲很强……
大概的确需要一些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她的状态有时候非常像心智未成熟的小孩,不是底子坏,是在几十年的亲密关系实践里,尚未建立一套有效的、稳定的、让自己感到安全的沟通模式。
有她自己的原因,也有对方的原因。


某一集晚饭张和宋发生了激烈冲突,张婉婷还没忍住怼了帮老公说话的其他嘉宾。冲突过后,张婉婷自己坐在秋千上生闷气,宋宁峰安慰她的方式是走过去说:
「人家没有像你想象的这么严重。
大家都没有怪你。
回去吧,走吧。
别重复了,走吧。」


弹幕这时候就开始夸宋,“就这样你还安慰她呢,这老公也太好了吧。”
可这是安慰吗?
每一句的潜台词都是:没什么值得难受的,你根本不应该难受,这么点小事你至于吗……
就和张婉婷经常忽略他的感受一样,他也并不接纳对方的情绪。
如果面对一个哭闹不止的小孩,哭闹的原因可能只是冰淇淋掉地上了、玩具被人抢了之类的芝麻小事,有点经验的家长都知道,这时候你说 :“我知道你特别伤心,你真的很想吃完那个冰淇淋” ,比高高在上地劝阻:“别哭了,一支冰淇淋而已,没什么好哭的”,止哭效果要好成百上千倍。
著名的「非暴力沟通」在《再见爱人》里经常被引用,在引导小孩沟通的时候同样非常好使。
「非暴力沟通」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为:讲事实,讲感受,讲原因,提要求。
「讲感受」的顺序总是放在「讲原因&提要求」前面的。因为不管成人还是小孩,沟通时都有强烈的被看见&被接纳的需求,当对方一上来就不由分说地评判你,认定你的感受是无理取闹的,哪怕他后面的结论条条是理、逻辑清晰,有效的沟通通道都没有被建立起来。
小星刚上幼儿园抱怨过很久伙食问题,我在前面一两个月的时候都没有在意,以为自己回应了她的感受,其实只是自以为是地重复大道理。
发展到她不想上学了我才尝试代入她的角色,认真体会了一遍味觉敏感、有点挑食的她一日三餐会有的难受。
于是我帮她和老师沟通,把她强烈抗拒的两三个菜明确告诉了老师,要求前期少盛一些,以后接受了再慢慢添加。之后她饮食焦虑的事情好转了很多。
如果没有“代入其中、体会感受”这个步骤,我一定还会像从前一样,她一抱怨我就重复“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才会健康”的大话。
我们大部分人不都是懂了太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
当然你可以说,张婉婷的感受太多了要求也太过分了,宋宁峰没必要惯着她。但,不是人家宋宁峰自己爱得不行、不想离婚吗?
2.    照护是一种学习非暴力的实践
比起张婉婷,这一季《再见爱人》看得我更不爽的是老年夫妇那组的艾威。
香港演员艾威的爱妻故事曾经为港媒津津乐道,他的妻子Lisa一直有健康问题,子宫里长了保龄球大的肿瘤。在艾威不离不弃地陪伴、散尽家财救妻之后,他们在2020年选择了分居。
分居的原因是,「艾威说Lisa不爱惜身体,忍不住每周打一次麻将,并且没有像他要求的那样11点前回家。」
心疼爱人的身体、担心对方出健康状况这些都能理解,但是,艾威的整个姿态和表达方式看得我太难受了。
首先是他强势地不停重复几句话:“我和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要打麻将了,我说过再打我就会和你离婚,你没听见吗,你是聋了吗?”
其次他把对方打麻将的行为,定义为她“一直不听我的话”,不遵守他定下的规矩,所以要用「离婚作为对她的惩罚」。
他的表达方式是不是很熟悉?像不像小时候不听话劈头盖脸训斥我们的爹妈?
他俩在我看来是极不现代的婚姻关系,男性扮演一个传统家庭大家长的角色:我可以对你好,可以无微不至地照顾你,可以提供财务上的支撑,但你必须听我的话。
之前看上野千鹤子聊照护关系里的权力问题,我非常有感触。
她说照护双方具有压倒性的不对称关系,这种不对称关系的根本走向就是权力的滥用。
这种权力滥用不仅存在于上司与下属、教师与学生之间,也经常存在于父母和孩子、夫妻关系之间。
在无法好好睡觉、需要不停夜起照护小婴儿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那么几秒钟闪现邪恶的念头:“救救我吧,可以直接喂她吃安眠药吗?” 反正我有过。
上野千鹤子解释说,
“所谓的看护,就是在漫长的历程中不断压抑权力滥用的过程。”
在我看来,至少从节目呈现的画面上,艾威是完全没有压抑权力的,他没有一句话尝试把妻子当作关系的主角,放下尊贵的照护者的姿态。
这种高高在上的照护者姿态,在父母子女关系里太常见了。因为高高在上,可以随意定义孩子的行为,做出不容辩驳的惩罚,立下不容挑战的规矩。
“让你写作业你不好好写,为什么就是不听我话,惩罚你今天不许吃晚饭。”
“你为什么又在玩不好好吃饭,我必须把你的玩具给扔了。”
“带你出来玩还哭哭啼啼,再哭一下我们马上回家。”
在我照顾女儿的过程中,也经常发现自己游走在理智行使权力和滥用权力的边缘,有时怀疑自己太尊重孩子会失去原则,有时又觉得太强调规矩会过于专制,差点就要精分。
后来我的思路是:原则可以有,但一定要允许有例外,要留给对方表达和申诉的空间。
例如不好好吃饭,可能她真是故意胡闹不吃,在乱扔食物、浪费粮食,可以制定不好好吃饭今天就不能吃其他零食的规矩。
但也要允许特殊情况,比如今天她真的吃了太多其他东西,比如出现了身体或情绪的问题,这餐饭就是无法顺利吃下去。就像我们成人偶尔也有胃口不佳不想进食的状况,一味的指责和惩罚毛用都没有。
艾威让我感到最不适的,是他完全不给妻子解释和表达的机会,他就是绝对权威,是关系里唯一的坐标系,是非对错都由他一人决定。
播客随机波动有一期的标题我特别喜欢:“爱一个人,是最小单位的民主实践。”
在爱小孩这场民主实践里,照护ta的权力可以行使到什么程度,真是复杂又难以界定。
但至少,只要我们记得被照护者是有表达权利的,是值得被尊重的,是可以和我们持有完全相反的意见的,应该就不算太糟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