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点解读与学习策略35——三角形
三角形作为平面几何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图形,其内涵十分丰富,知识点也很多。不但要要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还要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所以,对于三角形的完整认识不是通过一节课就能解决的,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既要重视知识的掌握,又要重视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在学习有关不同内容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操作探索与举例验证的方法
既然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所围成的图形,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首尾相接都会围成三角形?那么具备怎样长度关系的三条线段才能围成三角形?带着这些问题,再借助一些长度不同的小棒,去围三角形。经历自主操作的随意围到指导操作的有序围的过程,就会发现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长度所具备的条件,进而再举例验证并记录数据,从而得到“较短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2、三角形的内角和——由表及里的方法
所谓“表”就是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直观感知,通过度量每一个角来计算内角和,会存在误差,产生认识上的偏差。接着通过撕角的方法,来直观强化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最后就要尝试说理,也就是所谓的“里”。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不妨先从直角三角形开始说理,因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所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2=180度。而锐角三角形与钝角三角形通过作高都可以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从而实现对三角形内角和的完整说理。
3、三角形的按边分类——类比的方法
可以利用长度为8cm、8cm和5cm长的小棒拼成三角形,并指出它的腰、底、顶角和底角,接着思考: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还可以换成怎样长度的小棒?动手操作试一试,并记录数据。(可以是长度为1cm到15cm的小棒)当底边小棒长度为8cm时,与其它的等腰三角形进行类比,发现这个三角形仍然具有两腰相等的特点,于是推出该三角形仍然是等腰三角形。但此时的等腰三角形具有特殊性,它的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相等。于是,人们就起了个特殊的名称,叫等边三角形。再来思考: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它与等腰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你认为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成几类?这样便可以顺利得出三角形按边分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