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首发 l 例谈部编高中课本基于价值观立意的确定方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例谈部编高中教材鉴于价值观立意的确定方法
北京市古城中学 朱华
北京大峪中学 杨秀敏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基于价值观立意的教学设计,是实现国家育人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拟以部编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些实践,谈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确定价值观立意,从而挖掘出历史知识与历史价值的关系,思考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未来、历史与国家命运的联系,彰显历史学习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教材;价值观;立意;确定方法
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动作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乔伊·帕尔默认为:“皮亚杰把教育定义为连接双方的关系,‘一方是成长中的个人,另一方是社会的、聪慧的和道德的价值,教师要负责把由他启蒙的那个个体带进这些价值中’。”
由此可见,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鉴于价值观立意的教学设计,是实现国家育人目标、培养先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下面笔者以部编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些实践,谈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确定价值观立意,从而挖掘出历史知识与履历价值的关系,思考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未来、历史与国家命运的联系,彰显历史学习的意义。
一、找出核心逻辑,深入挖掘价值主题
在纷繁的知识与材料当中,怎样取舍,挖掘出价值的主题,不仅能对于知识起到串连的作用,而且更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最新的课程标准对于选择性必修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的要求是,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教材涉及到的知识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内政方针,1954年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的万隆会议,70年代的外交成就,改革开放后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其成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外交的布局及其成就。
如果上述繁杂的教学内容没有价值观的立意,学生就不能有深层的思维引领,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必然只是浅层次的,这就需求老师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把握教材的这些知识,形成一些有意义的价值判断来统领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笔者认为,通过仔细研究课标和教材之间的关系,每一课目与目之间的联系,学问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找到繁杂知识的核心逻辑,是寻求价值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笔者发现,这些内容的一个线索是外交方针与策略的调整,就是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变化;从美国对中国的敌对状态到中美关系正常化,再到改革开放后明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进而与美国建交和与苏联关系正常化。这些外交方针政策的变化是一个明线,也是主线索,其他的知识点可以归类到这些变化,比如万隆会议是和平共处五项准则的实践,再比如每一次显著的外交成就都是这些外交政策的确立和调整带来的结果;在如许的主线索下,进一步思考现代中国的这些外交方针与策略的调整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呢?显然是为了维护国家长处,同时其国际意义是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但是这还不够深入,仅仅是外交策略的调整就可以达到上述目的吗?当然不是,这些标的的实现从根本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这是一条暗线。
循着这样的核心逻辑,笔者由此确定了这一课的价值观立意,就是所有的外交策略的调整都指向了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而国家利益实现的基础是综合国力。
教材的所有知识都是围绕这样的价值来展开的,老师补充的材料也应是为实现这样的价值观来服务的。
二、探寻历史现象到本质核心,历史知识与历史价值的关系,提炼价值观立意
以选择性必修1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为例,旧教材的这部分内容是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里作为一个民主制度呈现的,部编教材将其单列一课,凸显了对新中国民族政策的重视,本课的三目内容分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框架非常清晰,但出现了很多旧教材没有的新的知识和提法,比如“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五个认同”。
怎样理解它们的出现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与完善的关系呢?
历史的知识应该在价值观的统领下呈现,并且要服务于价值观,而从现象到本质核心的探究过程是有助于确定价值观的。
具体到本课,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这就需要弄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发展、完善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如果采取联邦制,就可能造成各民族互相分离,不仅会使其经济社会发展受到重大损害,甚至还有可能导致民族分裂和边疆危机。……党选择了不同于苏联联邦制的单一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作为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基本制度。”
这条材料有两个含义,其一是,维护国家的统一既是设立民族区域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又是其前提;其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设立的能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制度,是能够保护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受损害的制度,因此少数民族必然会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增进“五个认同”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有了这样的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价值就很清楚了,我将本课的教学立意确定为“保障民族权利、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五个认同’”。
这样的立意对教材中呈现的内容起到了统率的作用,在这样的价值观引领下,学生们积极探究,将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找到了国家为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全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置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措施,国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充分保证少数民族参政议政等民主权利的措施,用举国之力有计划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的一系列措施,以及推动这些措施而提出的“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的重要理念原则。
学生的主动探究,使教材中呈现的这些枯燥的知识,一下焕发出了活力,成为了理解历史本质核心价值的素材,很好地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保障民族权利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这些知识从属与服务于所确定的价值观,而且学生们受到教材的启发,结合生活实际,讲到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例子,比如考试加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以及计生政策的变通执行,等等。
那么,怎样理解这些明显的扶助政策和民族优惠政策呢?
一些汉族群众认为这样的差别优惠对待少数民族,感觉吃亏了,这种质疑,根源在于没有从全局的立场看问题。如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就会出现邓小平所说的“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其结果不仅危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利益,也从根本上损害汉族的利益,他们是互相离不开的关系。如果没有扶持,民族歧视就不可能消除,“受伤害的少数民族公民及相关族群就可能怀疑国家的法制和政策,甚至产生抵触的意识与行为,结果会弱化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道路认同”,那么就不可能维护国家统一,我们的国家有可能会重蹈东欧和前苏联的覆辙。
学界普遍认为,他们发生分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民族关系没有解决好,这也是我们党为什么要在十八大后提出要增进各族群众对“五个认同”的认同和十九大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新党章的重要原因所在。
这些内容都是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的价值观下展开的,知识只是帮助理解这些价值观的工具而非目的。
三、关注学术前沿,聚焦家国情怀进行价值立意
部编新教材去年开始在北京地区使用,很多内容吸收了学术的前沿成果,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变化,也能帮助我们确定教学立意,如在《中外历史纲要(上)》里增加了《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课,并且把过去常提的民族融合改为民族交融,笔者认为这样的改变足以表明教材意在强调少数民族在历史上起到的重要作用,正如学者波音所认为的那样,“长期以来,我们的教科书以及史书通常以华夏王朝的更迭为主线,来展现中华文明的面貌。然而,要想真正了解并理解中华文明的来龙去脉,仅仅观察华夏的文明进程,仅仅以华夏的视角观察中华文明,是片面的。原因在于,史书大多是华夏文人书写的,他们往往站在华夏的视角看待华夏、看待草原。”
受此启发,我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核心阅读,一些学者的观点对于帮助我确定教学立意有很大的启发,诸如许纪霖认为:“以往的中国历史,过于强调秦汉体制的正统性和重要性,但秦汉的郡县制,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中国,更无法解决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对抗问题,倒是由边疆民族创造的、到清代成熟的多元宗教和双重治理体制,有效地解决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并存共生问题,并最终将农耕民族视野之外的广袤边疆,从草原、戈壁到高原森林,统统列入中国的版图。”
这都是在提示我们要转变过去的认识,重新认识与强调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国历史上所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关注到这些学术前沿的相关变化后,再仔细研读课标和教材不难发现,辽夏金元这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所以能够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与他们的统治具有以下两个特点有关:
其一是少数民族政权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与汉族交融,提升了治理国家的能力与水平;其二是少数民族政权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政治制度及管理方式,对当时以至后世的治国模式、政治版图、文化观念及国家统一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根据这样的分析与理解,我将这节课的立意定为“民族交融谋发展,推陈出新创伟业”。
四、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出发,追求“求智”的价值立意
有学者认为,“求真、求证、求智”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求真”就是“正确地把握历史脉络,这样才能科学地分析历史的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求证”就是“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找出历史规律,总结出科学结论”。“求智”就是“通过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认识社会的能力”。“求真与求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求智”,这也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功能与价值,就是以史为鉴,着眼未来。
以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为例,今天的中国正在深化改革,怎样从历史上的改革中吸取到有价值的经验,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笔者认为这是学习本课的价值所在。
以本课提到的孝文帝的改革为例。教材充分肯定了孝文帝汉化的改革措施,认为其改革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孝文帝的改革毕竟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经过改革,富有民族特色的鲜卑族已经消失了,彻底融入到汉族了。
再比如,有人认为“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卒,多摈抑之,有同奴隶,……魏之衰弱,实肇于此”。
在提出这些问题后,再让学生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思考这些少数民族管理国家的办法与孝文帝相比有什么进步?再进一步思考我们今天怎样来解决民族问题。
所以,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在处理今天的民族关系时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考。
显然,既要能够促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又尊重民族差异,发挥民族固有的优势,是我们今天处理民族问题优于孝文帝的地方。
再以本课提到的戊戌变法为例,变法的利弊得失和经验教训,是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是需要总结的。
戊戌变法的失败的原因很多,有一些是客观存在的,比如领导人康有为和梁启超不是掌握实权的人物,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但是有些原因是需要反思的,比如变法的理论依据不充分,“不管康有为怎么把孔子化妆打扮,但在理论上、在历史实际上都站不住,……因此,尽管康有为的这两部书当时名气很大,很轰动,但是得不到读者信任,大家不相信那一套”。而改革开放前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却是深入人心,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与支持。
教材在历史纵横中列举了维新变法的反对者,其实还远不止于此,改革措施涉及慈禧太后、军机大臣、各部官员、八股子士、无业旗民、寺庙僧侣、普通百姓等群体的利益,虽然初衷可能是好的,但是最终将变法陷入被孤立的局面,变法涵盖教育、军事、官制、法律、经济、风俗等各方面,并且同步进行,“几乎每天都有有关新政政令的颁布。”
茅海建先生在《戊戌变法史事考》中认为,戊戌变法当时出台的改革诏令数量很大,很密集,103天里面居然下了110道,从这个事可以看出,光绪和康有为都急于改变现状,但是按照清朝当时的社会状况,这些改革还是过于急切了。
老师在呈现完这些材料后,提出问题,请结合所学和教材的下一目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思考我们有没有犯过类似的急躁的错误,列举在改革开放后,我们是怎样获得群众支持的?在步骤上是怎样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的,取得的成就怎样。
通过这样的价值观提炼,改变了以知识为目的的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314362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