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有特色,看这所小学怎样做

劳动教育有特色,看这所小学怎么做

东风小学坐落在文峰区宝莲寺镇东风村南,创建于1974年,学校占地面积16996平方米,建筑面积2930.66平方米。现有在校生655名,教学班15个,教师35名。东风小学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发挥好学校地处农村的优势,为培养农村孩子全面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树模单位”“河南省一校一品特色校”“河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校”“河南省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河南省党建带队建示范学校”“安阳市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奖”“安阳市教育工作亮点展示先进单位”“安阳市最美乡村学校”等省、市级荣誉称号。

创新劳动教育思路

培养新时代好少年

东风小学劳动教育以“学生扎根基地,劳动奏响特色”为总体思路,超越学科本位,超越课堂本位,超越知识本位, 呈现现代课程的形状。鼓励自主、合作、体验式学习,倡导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创新,引导全体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设置“劳动最光荣校本课程开发”“拓宽劳动思维,多学科融合”“评价与展示”三大体系板块,通过校本教材研发、学科融合共同育人、种植节收获节等路径实施,统筹课内外时间与资源,形成了相对稳定、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

时代在进步,4月,东风小学利用规划中闲置的3亩土地开辟出了劳动实践基地,既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开发了学校校本课程,全校学生全部参与劳动实践,其宗旨是倡导学生认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创造的舆论环境,增强学生对于休息的情感认同、理性认知和实践自觉,鼓励他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学生通过劳动实践,经受了磨炼,强健了体魄,培养了劳动意识、规范意识、效率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体魄,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让他们拥有幸福美好的童年。














劳动教育的程序和方法

(一)

研发劳动校本课程,创新育人模式

学校以劳动实践基地打造特色品牌项目,开启“劳动最光荣”系列校本教材研发新征程,实现劳动教育的日常化、课程化、特色化。《劳动实践》校本课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学生扎根基地,劳动奏响特色”为总体思路,依托劳动实践基地打造特色品牌项目。更好地发挥了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宣传东风小学学生精神风貌,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提高课堂质量,东风小学特制作“劳动实践”系列校本教材,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强健体魄,培养劳动意识、规范意识、效率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让他们拥有幸福美好的童年,并鼓励学生们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1

体现阶梯式成长,架构校本教材。

按照《纲要》对小学低、中、高年级劳动教育内容要求,《劳动实践》将作为1-6年级的劳动校本教材。教材均包含:前言、目录和春夏秋冬共五章,共计15个课时。每课时的简直内容如下:①课前准备;②蔬菜宝贝知道少;③动手栽种最光荣;④收获与评价。同步依托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和掌握基本技能。

值得骄傲的是,东风小学《劳动实践》校本教材中大多数插图都来自学生们几年来的实践掠影,好多实践操作方法都来自于学生们的亲身体验。目前,校本教材《劳动实践》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2

课程落地生根,育人潜移默化。

在班级课程设置中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将每个班级每周一节的劳动落实到课表中。注重学科课程形式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劳动课,开启学生室内、室外学习、家庭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年级劳动理论主线方向大致为:一年级君君菜的种植与收获,二年级丝瓜的种植与收获,三年级黄瓜的种植与收获,四年级辣椒的种植与收获,五年级西红柿的种植与收获,六年级茄子的种植与收获。

(二)

拓宽劳动思维,多学科融会

1.社团活动,锻炼能力。学校每周三下午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目前学校已经开发了科学实验、美食社团、蔬菜种植等多个社团,为学生校内实践提供更多机会。其中,美食社团立足学校劳动理论基地,针对收获采摘的时令蔬菜开展社团活动;小精灵舞蹈社团的孩子们将自己在劳动课上的真实感受编排成了舞蹈《劳动最光荣》,荣获河南省舞蹈大赛一等奖,并在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展播。

2.少先队活动,彰显劳动育人。一是拍红领巾微电影,增强自信。学校结合学生实际,依托劳动实践基地,由学生自主参与拍摄了微电影《东风小学劳动实践基地》,被河南省教育厅转发,锻炼了学生新媒体宣传技能,激发了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二是与少先队优质课进行融合。二(2)中队的《小小责任田  快乐我成长》荣获文峰区少先队活动优质课一等奖,学生们用生动活泼的问答、采访视频、三句半以及情景剧舞蹈的演绎形式,将自己在学校劳动基地里的劳动体验精彩地呈现出来,使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深入人心。

3.与语文、美术等学科相融合。在劳动实践的亲身参与中,学生们收获很多、成长很多,同时,在老师的指挥下,学生们把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征文作品、手抄报品、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展示出来。

(三)

构建阶梯式评价,养成爱休息的习惯。

1.多元化评价。一是每次劳动课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二是开展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三是家长评价,地处农村,发挥家长优势使之参与到孩子劳动过程中,实时对孩子的成长给予评价;四是教师评价,综合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等因素,进行客观的综合性评价,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思想的建立和观念形成。
2.开放式的评价方式。一是奖章颁发。班级内学生自主设计劳动奖章,在劳动后颁发奖章;二是以微信公众号和美篇记录劳动照片、文字,拓宽展示学生的实践成果的路径,比如2022年播种季以年级为单位栽种后每个年级出了一篇精彩的报道,被安阳市教育局微博转发;三是举办全校范围的征文比赛,以日记,劳动习作等形式分享劳动感受和经验,提升劳动感受层次,激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劳动中来。其中,《劳动最美》《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快乐》《我们爱劳动》《劳动使我成长》等36篇作文脱颖而出,荣获优秀奖。在获奖作品中,孩子们使用了大量名言警句,来表达自己对劳动的感悟,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感恩天地,滋养万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种植过程中,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崇高的理念深深植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3.简报留痕,见证成长。每次有意义的劳动实践、每个珍贵的成长瞬间、每张收获的笑脸都弥足珍贵,所以,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注意搜集学生参与劳动的图片、文字,以每月一次简报发刊,保留学生的点滴成长,避免了学生对于劳动认识仅停留在简单的苦乐体验上,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肯学肯干肯钻研的劳动素养。

4.把播种节、收获节办起来。一是在春季做好播种,谋划一年的耕种计划,聘任农事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种植活动总辅导员。选种结束后,在学校统筹部署之下,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种植活动。二是开展各类蔬菜收获节,根据蔬菜成熟的时间,学校先后组织队员开展了黄瓜、向日葵、红薯、白菜和萝卜丰收节。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0135320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