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天赋就把持孩子成功

掌握天赋就掌握孩子成功

当我们的孩子出生时,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孩子的共性,知道孩子的天赋,他们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是一个科学家、一个物理学家、一个演员、一个教育家、一个生意人、还是?

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刚出生到还没上学之前),咱们非常想知道关于孩子未来遥远的一切。

当我们开始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孩子时,你会开始看到他们是如何自发地思考、感受和行动。

你能够观察到他们的各种各样的行为和反应,在不同的场合观察到的娃儿的反应越来越多,你就越有机会去发现孩子在某些领域能够崭露头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获得成功的孩子,不一定付出很多,但他们一定是了解了自己的优势学习方式,掌握了很多别人没有掌握到的方法!

天赋,就是孩子的超本领!

不要拿着宝石的标准去寻找美玉,让你的孩子自己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全部都很强,但是会因为他天赋表现出的优势,增加他的信心,越练越强,越来越厉害!

就算孩子不能赢在起跑线上,却能掌握在跑道陆续领先的方法,最终率先冲破终点!

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是谁,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请你成为孩子合格的教练,帮助孩子发挥他们的优势,管理他们的弱点。

作为父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能精确发现孩子天赋,在家庭教育少走弯路

父母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抓住孩子成才的唯一捷径?

当下教育内卷愈演愈烈,很多父母在育儿路上陷入了迷茫和焦虑,甚至没有方向、随波逐流……为什么会焦虑呢?归根结底是因为对未来充满了未知。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孩子,亦或是担心孩子的未来,那么我们今天的学习会提升你对孩子教育的认知,成为你育儿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



众所周知,犹太民族是一个盛产天才的民族,是公认的全世界最擅于经商、最聪明的民族,是什么让犹太人屡创奇迹,长盛不衰?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的孩子“更聪明”吗?

中国犹太教育第一人周颖老师曾经也向犹太拉比(“拉比”是犹太人对智者的一种尊称)领教过这个问题,然而得出的答案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他说,“我不认为我们的孩子先天更聪明,但是我们认为我们的孩子更会学习。我们的环境会让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会学习!”

从犹太拉比的回答中,我们捕捉到了两个紧急的关键词:“学习”和“环境”。

何谓“更会学习”,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让孩子越来越聪明?——这都离不开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核心天赋”!



犹太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只有发掘孩子的核心天赋,创造一切前提,重点培养孩子的核心天赋,孩子才最容易走向成功!


每个孩子都有天赋,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中心天赋”——这是唯一一条培养孩子成才的捷径!


然而,什么是天赋?

如何找到孩子的核心天赋?

作为父母,要怎样助力培养孩子?


搞清楚这几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你相信你的孩子是个“蠢才”吗?


你认为自己的娃儿是天才吗?

或者,

你愿意相信你的孩子是个蠢才吗?

……

有些父母很无奈:

“我愿意相信,但是他真的很平庸……”

“我认为他是,但是他老是让我很失望……”


可能在大多数父母的认知中,觉得天才一定是稀有的。


但是犹太人认为:人人都是天才!而犹太教育根本的秘密就是:犹太父母都知道,我只要找到孩子的中心天赋,他就有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仅凭这一点,犹太父母已经比我们领先了一大截!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这是你需要更新的认知之一:作为父母,你必须“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个天才!


没有相信,一切教育都是“0”!


如果你从一开始就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个天才,那么,就扼杀了孩子未来的一切可能性!——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即使孩子天赋异禀,但是父母的不认同,会直接抹杀孩子的天赋。


孩子原本是一张白纸,你认为他是什么,就会赋予他什么,最终他就会成为什么!



孩子的天赋没有被发掘会怎么样?


很多家长的回答是:孩子可能会没信心,很平庸,会被埋没,会变得不幸福,会很迷茫……


的确,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不惜一切”全力以赴去培养孩子的父母!


但是对于任何的投入,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你花了多少时间,花了多少精力,最终能拿到多少结果呢?


很多父母终其一生呕心沥血,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拿到“结果”——这种例子特别的多。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发掘出孩子的核心天赋!


如果孩子本身是条鱼,但是你却每天训练孩子去“飞”,你觉得这样可行吗?




所以,发掘孩子的“核心天赋”,能帮助你和孩子少走很多弯路,面对目前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培养孩子的天赋是唯一一条能帮助父母拿到结果的捷径!


如果你也认同以上两点,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以下问题了!


 

核心天赋决定孩子的根本未来!


那么,究竟什么是天赋?


周颖老师总结道:“天赋是‘热爱+擅长,即最让你乐此不疲的事情一定是你的天赋所在!”


因为热爱,内心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促使孩子乐此不疲地去做,众所周知,任何事通过反复的训练都会变得得心应手,因此孩子的“热爱”会让他变得越来越擅长!


正因为这样的“天赋”所在,会让孩子的努力事半功倍,更容易走向成功!


而作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和天使投资人,我们不仅要发现孩子的天赋,更重要的是发现孩子的核心天赋!


接下来,该如何找到孩子的核心天赋呢?


首先,这需要父母耐心地“观察”!


如果孩子做一件事时,具备以下4个特征,那一定是他的天赋所在!


1.“自信”:表现出非常的自信

2.“本能”:出于“先天”的本能,对某个领域有超强的好奇心和期待

3.“专注”:非常的专注,愿意持续地狂热地投入,并从中得到成长

4.“满足”:付出了很多还乐此不疲,有极大的满足感!

其次,父母需要为孩子多创造体验!


通过创造体验的方式,让孩子找到真正的心中的热爱。


孩子的学习遵循以下规律:“我听见,然后我忘记了;我看见了,所以我记住了,我做了,所以我理解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体验”的重要性!这也是犹太父母热衷让孩子参加很多的课外体验的原因!


而反观我们国内的家长,“你给孩子报了多少门课外补习呢?”——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这不叫发现天赋!


周颖老师说道,“我们的孩子都是天才,但是大部分的天才都被扼杀在成长的路上!”——这是一个悲剧的事实,传统的学校抹杀了创造力,因为传统的学校不允许你不同,他们要的是标准化,而天赋最根本的就是与众不同!


我们的孩子已经花费了90%的时间在学校里学习知识,难道剩下的10%的时间,不应该去创造更多的不同的体验吗?


与其相同,不如不同!


关于“天赋”,周颖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坚持看完可能会刷新您的认知!


视频有点长,请耐心看完,对您一定有帮助!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在发现天赋这件事情上,很多父母可能会人为干预,就像周老师给我们分享的案例中,试想如果这位孩子的家长,坚持认为孩子喜欢“穿珠”这件事“没出息”而强行阻止,最后能成就孩子写字的天赋吗?肯定不能!


曾经有天赋的孩子最后变得平庸真的太多了。即使孩子天赋异禀,但是父母的不认同,会直接抹杀孩子的天赋。而很多天赋一旦被扼制,最后可能就消失了!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时间不会重来,错过就是一生!


最后,如果找到孩子的天赋了,下一步要做什么?


需要强调的是,“天赋”只是一道门,真正成就孩子的是,入门之后的精心培养与雕琢!


“玉不琢不成器”,“方仲永”就是一个时刻告诫我们的反面教材;孩子犹如璞石,需要经过后天的不断地打磨才成为闪闪发光的钻石!


因此找到孩子的天赋之后,接下来就是竭尽所能地创造条件去培养他,让他的天赋成长!


冬奥冠军谷爱凌:集美貌与天赋于一身


就像谷爱凌的母亲谷燕一样,谷燕为谷爱凌创造一切条件让她去多尝试,她学过钢琴、芭蕾、越野跑、足球、篮球、射箭、骑马、攀岩……直到她找到自己的真正的热爱“滑雪”——也是她的天赋所在!于是谷燕给谷爱凌请最好的教练,每到周末和节假日,谷燕都坚持往返8小时送女儿去滑雪,全世界各地飞去参加比赛!谷爱凌的成功就是因为她发掘出了自己的核心天赋,并不遗余力地去培养自己的天赋!


父母的认知就是孩子成长的天花板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需要的是父母具有一双发现天赋的眼睛。

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背后

都有一个善于发现天赋的父母

记得在世界著名钢琴家朗朗的采访中,朗朗提到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认定他是一个音乐天才。

起因是,在朗朗才2岁半的时候,他每天都会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并跟着背景音乐哼唱,有一天父亲发现他竟然还弹出了一首完整的曲子。从那之后,父亲郎国任就发现了朗朗的音乐天赋,开始让朗朗接触钢琴,并进行系统训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关于朗朗的采访报道中,我们都知道朗朗的爸爸在教育过程中非常严厉,却很容易忽视严厉的背后,是因为这位爸爸看见了儿子的天赋。

可以肯定的地说, 所有能将孩子培养成才的,无一不是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天赋。

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培养不成功?就是因家长不懂天赋,没有发现或者误判了孩子的天赋,把孩子教育和培养的方向跑偏了,往平庸路上推了。

有些家长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盲目希望孩子有某种天赋,,这不是去发现天赋而是在“创造天赋”。天赋是不能创造的,它只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期望为转移的,我们只能用心的去发现它,挖掘它,利用它,才能让孩子的教育成才之路省时、省心、省钱,否则,任凭家长自己的主观猜测臆断去盲从教育培养,东施效颦,收效甚微,这样的家长也必然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和烦恼。

有些家长也努力去发现孩子的天赋,但是天赋不像身高、长相那样直观,容易辩识,家长都是根据表面现象去主观臆断孩子的天赋,往往形成误判。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寓意非常深刻,说有只小公鸡从小跟着妈妈在田里捉虫子,觉得很有趣,于是立志长大以后在田里捉虫子。

长大以后,小公鸡它加入了非常能捉虫子的队伍中,专干捉虫的活,但是它干着干着,就发现,无论自己多么努力,它就是干不过青蛙,甚至也比不上蜻蜓这样的昆虫。最后,小公鸡失业了。为了生活,它无奈地加入了招工应聘的大军中,只要哪里有招工,它就去哪里面试。它跟马一块拉过车,跟牛一块耕过田,跟狗一块看过门,可是无论它多么努力,就是干啥啥不行。有时候,它的嗓子痒痒的,想仰头碲鸣,可是它不敢放肆,因为那不是它的工作。最后,小公鸡变成了老公鸡,直到临死前,它都不知道自己最该干的事是报晓打鸣。

人很聪明,什么动物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能让每个动物干它该干的事。但是轮到自己,却很迷茫。我们知道公鸡的天赋是报晓打鸣,马的天赋是奔跑,牛的天赋是拖物负重。可是,我们的孩子,他们的天赋是什么呢?

天赋往往藏在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中,但兴趣爱好还不能等于天赋。

一个人非常喜欢唱歌,并不代表他一定有演唱的天赋。

尤其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什么都有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和兴趣并不稳定,很容易转移,不能完全等同于天赋。孩子的意志力比较弱,有时会沉迷在某种事物中,但是这种沉迷并非全是有益的。

比如,上网成瘾,并不代表他具备数理、逻辑方面的天赋,也不能表明他具有从事IT工作的天赋优势。

所以,不能将兴趣当成天赋。

  而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碰到了困难,或是遭遇了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  我们做父母的,都是因没有及时去发现孩子的天才领域和培养孩子的天赋。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个善于发现他们天赋的父母,引导他们去成长。

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才华

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和能力?


如何判断孩子的兴趣和志向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是对家长的敷衍?


孩子有很多兴趣方向,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如何平衡与取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明。很多时候家长不是不爱孩子,也不是没有对孩子关爱,关键家长也在疑惑:孩子能接受这些喂养吗?
到了青春期,最严重的是却是亲子沟通,家长首先需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叛逆。

家长的常见的几种误区

1. 我问孩子了,孩子说我什么都不喜欢(完全混沌)


2. 什么都喜欢(没有聚焦)


3. 话题启动了一点,但家长不深究了,孩子的表达被打断。(生涯封闭:人生选择没有进行充分的信息发掘和探索时,信息是不足够的)

中学阶段,家长应该如何选择和收集信息,如何去做判断,最后与孩子达成well-informed choice,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底层逻辑,接着回到家长要怎么做?

总体来说:家长需要懂得底层逻辑,要会观察孩子,要有谈话的技巧。


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一条不能爬树的鱼?家长需要学会观察。
其实孩子每天都在散发很多讯息。,父母要做的是抓住这些信息。如果掌握方法,通过每天的观察,5岁就可以开始理解孩子有什么天赋。
孩子的天赋在哪里?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
家长可以观察到孩子这一类的细微的行为和动作。只要观察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和方式与他人有什么不同处,再通过培训,就能够发现孩子的特长和天赋。
孩子有那么多的兴趣或者哪个都不感兴趣,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平衡和取舍,怎么做?
家长首先需要有一个评估的方法,再谈平衡与舍弃。家长也好,学生也好,需要会把交织的兴趣提炼出来。
比如:

辩论比赛vs数独比赛选哪个?


主持人比赛vs数独比赛选哪个?


……

家长需要与孩子沟通,要有谈话的技巧。通过问一些有选择性的问题,你会发现,孩子在同一性上面很早就给出了很多信息,感兴趣的差不多就是这些。
初中时候要做的,就是反复确认是不是兴趣在这些范畴里,高中时候就不会混乱了。不在小学和初中时候做,之后孩子就不是不告诉你的问题了,可能是说反话的问题(因为青春期叛逆)。
培养一个独特的孩子
还是理想中的孩子
很多家长会问:我觉得孩子太普通了,没什么天赋才华,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长大想干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做?当孩子的兴趣与才能不匹配,怎么办?
  家长要突破已有的认知:认识到我的孩子是独特的 
很多家长习惯用现有的评价体系去评价自己的孩子。别的孩子钢琴十级,我的孩子就应该是十级。
一方面,家长要应该能学会从时间的维度去观察小孩,而不是一个当下的moment他表现如何。也许你的孩子只要练习更长的时间,就可以超越其他孩子;
另一方面,在学科融合和知识融合的阶段,孩子也许琴弹得普通,但其实是个偏向engineer的人,比方他可以将乐队里所有的电器调试得很好……
这个时候,就是家长的评判标准出现了问题,也许孩子未来可以成为一个将音乐兴趣和工程师能力结合的跨界人才。
评价角度是从孩子的特性来进行培养,不是看别人学成什么样你的孩子应该学成什么样。
家长最难改变的就是认知的部分。家长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陪我们独特的孩子同行,还是我要培养一个我理想中的孩子?
中国家长的常见问题是:就喜欢每一个木板都一样高。说白了这样对孩子来说,该得到营养的部分没有得到营养,早期不用花那么大精力投入的时间也浪费了。
经验式学习,要发生效果,最重要的就是转化,怎么能够转化,重要的就是反思。
打个比方,带孩子去科技馆,回来先问:你学到什么了?可能对话就结束了。但可以换个方式循循善诱:

先问孩子看了什么?


然后问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Ta对感受地震有兴趣,是为什么呀?

一步一步进行引导发问,就可以知道孩子倾向喜欢什么。

中国家长在教育小孩上还有一个问题是:抗拒遗憾。我的孩子一定不能犯错,不能过了几年觉得竟然之前没学这个。
对一个人来说,永远不是没有学什么让他觉得改变,而是得到的东西让他发生改变。我们应该看长板理论而不是短板理论。家长和家长之间比较和抗衡,映射在小孩身上。
家长可以做到一点去帮助孩子:分享自己怎么做信息收集、做人生选择和判断,去教孩子学会如何做判断,孩子就不会差。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称之为天赋。一旦找到属于他自己的天赋,顺应才能的趋势去努力,才更容易取得辉煌的成就。

但是大多数孩子的天赋并没有那么明显,他们可能今天喜欢音乐、舞蹈、绘画,明天又对踢球和跆拳道感兴趣,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如何去挖掘孩子的天赋呢?

根据美国耶鲁大学罗伯特·斯腾伯格博士的研究测试表,教你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 。



孩子最爱做什么

专注力在哪一方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多观察一下孩子,他们最喜欢做什么呢?他们在哪方面花的时间最多呢?

有的孩子可能特别喜欢恐龙,对各种拗口的恐龙名字、习性、生活环境如数家珍;有的孩子可能对玩无人机乐此不疲,对无人机的各种玩法、各种拆装都了如指掌……

孩子所热爱的东西中就蕴含着他们的天赋。可以观察一下:有什么事情,让孩子沉浸其中忘记吃饭/睡觉?孩子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容易感到疲倦和厌烦?

孩子最爱做的,很有可能就是他的天赋所在。





孩子学的快完成的好

又有满足感的方面

有的孩子说话很早,可能不到一岁半就能讲长句,背一首完整的古诗,唱一首完整的歌,还不跑调。

这些孩子做这些并不是被强迫,完全是自愿的。当家长放音乐的时候,他们会特别专注的听,默默地记歌词,很快就学会了。

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唱歌方面,不仅学得快,不跑调,而且非常享受唱歌的过程。那么可以初步判断,孩子在唱歌或者语言方面是有一定天赋的。





孩子有信心、愿意去尝试的方面

有些事情孩子可能没尝试过,但是他们愿意尝试。

比如,高空索道这种项目,有的孩子看到就会兴奋:太刺激了,我想去试试。但是有的孩子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态度:不行,我害怕,我不要去。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是不是喜欢运动冒险类的活动。





在孩子“烦人”的特质中

可能暗藏着他最大的天赋

Josh Shipp在TED 中提供了一个有趣的逆向思维的方法:在孩子“烦人”的特质中可能暗藏着他最大的天赋。

他在演讲中说:我们很容易忽视孩子原始的,未经雕琢的天赋,因为这种天赋一开始可能令人很厌烦。

孩子太好动了,也许他在运动和舞蹈上会有不错的表现;

太喜欢说话了,敢于挑战老师,打断老师的话,不遵守课堂秩序,或许他可以成为一个演说家;

喜欢拆东西,意味着他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将来或许会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


情绪敏感过于敏感,对细节要求苛刻,让你抓狂?这样的孩子一般有强大的感知力、观察力和自省能力,并且善于深度思考。

父母要勇于接纳自己孩子的先天个性,不要总是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才能够找到和孩子友好相处相互配合的好模式,把孩子引向正确的发挥潜能的方向,相信每个孩子都将因此焕发生命的活力。

什么是天赋?天赋,是天资和热情的完美结合。


天赋,是每个个体自然而然反复出现、可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模式,感受或行为。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0834919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