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重大改革图鉴,看完就都认识打听了!
作为文综考试的重点对象,重要的考试都会选择从历史背景、改革举措、改革影响及其历史意义等方面起程,今天我们从这几方面学习中外历史重大改革图鉴,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商鞅变法
一、变法背景
1、经济:消费发展,井田制瓦解
2、政治:战乱频繁,分封制难以维系
3、文化:政局平静,礼崩乐坏
公元前356年,第一次颁布变法令;公元前350年,商鞅第二次下达变法令
二、变法内容
1、经济
(1)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的情势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
(2)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
(3)统一度量衡:为了保证国家的钱粮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
2、政治
(1)废除世卿世禄制:鼓舞贵族建立军功
(2)设县制:集小都乡邑聚为县,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
(3)户籍制:为加强封建专制的统制,管理广大居民,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
3、军事
军功爵制: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非有战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
4、社会
(1)连坐法: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需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
(2)小家庭: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室居住,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5、文化
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1)秦律中的刑罚:
①死刑,主要有弃市和磔
②肉刑,有斩足、宫、劓、黥等肢体刑
③徒刑,将犯人拘禁起来,并使服苦役
④迁刑,行将犯人流放边地
⑤笞刑,即鞭笞之刑
⑥赀罚,让罪人向官府交纳财物或供应劳役以达到惩罚的目的
(2)“燔诗书而明法令”:烧掉诗书,为了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以法为令
三、变法影响
利:
1、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建立封建经济基础
2、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增强国家实力
3、统一度量衡,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倒退提供便利
4、打击奴隶主旧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5、打破了贵族世袭制,提高戎行战斗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弊:
1、重农抑商,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2、严刑峻法,容易造成统治者暴政,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3、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4、钳制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改革背景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
2、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3、北魏统治前期,社会矛盾激化,面临统治危机
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
二、改革内容
1、前期新制——冯太后主持
(1)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
为加强官僚队伍建设,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
(2)推行均田制
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3)实行三长制
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设邻长、里长、党长。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
(4)推行租调制
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2、中后期实行汉制、移风易俗——孝文帝主持
(1)迁都洛阳
原因:
①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旧都保守势力大,阻挠改革
②旧都经济落后,为解决粮食供应问题
③受北边强敌柔然的侵扰
④地处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⑤洛阳为中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倾慕汉族文化
(2)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
(3)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
三、改革影响
1、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2、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各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奠定基础
4、改革全盘汉化,没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导致日后北魏的衰落
王安石变法
一、背景
1、财政危机:冗官冗兵冗费使北宋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
2、政治危机:土地兼并严重,人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造成政权打击
3、边患危机:辽、西夏的威胁
4、庆历新政失败,统治危机加重
二、变法内容
1、富国
2、强兵
3、取士
(1)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2)整顿太学:设专门学校培养人才,撰注《三经新义》作为必读教材
(3)惟才用人: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员,打破按资升迁的成规
三、影响
1、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抑制了大地主、官僚的土地兼并
2、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充实国库
3、有效解决冗兵冗费的问题,提高军队战斗力
4、变法未触及大地主阶级利益,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戊戌变法
一、背景
1、国际局势:发展资本主义是大势所趋(欧美第二次工业革命;议会改革,文官制度进一步完善资本主义)
2、民族危机:甲午战争战败,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3、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4、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
5、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二、变法内容
1、政治上:允许臣民上书言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2、经济上: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提倡和奖励农工商业发展,取消旗人寄生特权
3、军事上:裁汰旧军,建立新式军队,军队改用西法训练,扩建海军
4、文教上: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将各省大小书院、祠庙改为兼中学和西学的学校。创办各种专业学堂,派人赴日本留学
三、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
2、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3、依靠有名无实的皇帝
4、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5、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脱离群众,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6、对极少数帝党官僚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7、国际环境: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紧侵略中国
四、影响
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3、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是一场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6、维新派改易风俗等主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活的改变
7、历史教训: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梭伦改革
一、改革背景
1、内忧:贵族专政下的社会危机
奴隶主贵族:有权有钱
平民:无权无钱
工商业奴隶主:无权有钱
2、外患:萨拉米岛事件(公元前600年左右,在雅典社会危机加重之时,麦加拉乘机夺取萨拉米岛,使雅典的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二、措施
1、“疯诗人事件” ——唤醒民众
2、收复失地——解除外患
3、当选执政官——立法改革
PS:“疯诗人事件”:萨拉米岛事件发生后,梭伦为了唤醒雅典人的爱国热情,经常佯装疯癫在雅典的中心广场,对着人群大声朗读他的诗篇,从而最终激起雅典人的爱国热情的事件
三、改革内容
(一)“解负令”:
(1)颁布“解负令”:废除所有债务;释放和赎回债务奴隶;废除“六一汉”制度
PS:【债务来源】梭伦改革前,雅典农民的境况极其艰苦,借了财主的债若还不起,财主就在借债者的土地上竖起债务碑石,借债者就会沦为“六一汉”,他们为财主做工,收成的六分之五给财主,自己只留六分之一。如果收成不够缴纳利息,财主便有权在一年后把欠债的农民及其妻、子变卖为奴。
(2)颁布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法:规定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3)制定“遗嘱法”:规定无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
(4)安抚贵族: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使贵族得以继续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
(二)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三)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1)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2)恢复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
(3)组建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
(四)鼓励发展工商业
(1)农业: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价
(2)手工业:提倡学习手工技艺,鼓励有技术外国人迁居雅典
(3)商业:改革币制和度量衡,确定私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等
四、改革影响
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实质是奴隶主贵族专治向奴隶主民主政治的转变,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32343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