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首发 l 高中历史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以统编课本“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为例

新刊首发 l 高中历史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以统编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为例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高中历史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以统编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教学为例


上海市松江二中 胡新勇


摘要:高中历史课堂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为载体,经由过程文学的视角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既可以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当下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历史课堂;中国古代文学;保守文化教育;学科核心素养;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力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加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要让中学生了解并认同中华传统文化,使其具有中华文化底蕴,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高中阶段正是增强学生中华优秀保守文化修养的重要时期,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修养教育渗透,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试图以统编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为例,来谈谈高中履历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问题。

思考缘起

历史教育肩负着国家认同、国民素质培养的任务,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相比较其他学科,历史学科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密切联系,深度契合。历史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其内涵博大精深,包括民族精神、人生哲学、传统美德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辉煌成就。

由此可知,古代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正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育部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这为我们指出了通过中国古典文学阅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向,也正是适应这一时代趋势的要求。而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古代文学的重要呈现形式,在历史课堂中,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赏析,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多元的思想内涵、深沉博大的生命智慧、饱满鲜活的情感色彩和强大的审美感染力与文化感召力,进而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围绕上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的设计中,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中国古代文学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的发展史,从时间轴的演进中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这可以更好的渗透时空观念的素养。

针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每个时段,提供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原文进行赏析,并从中归纳出这一时期的文学特点,可以培养运用文学史料获取信息的史料实证意识。

针对某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的特点,在特定时空下进行历史的解读,这是抽象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而不是具体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探寻文学变化背后折射的时代风貌,认识文学发展与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这其实就是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互动关系。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在分析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一种家国情怀的渗透。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的开展,可以更好的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有机的渗透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将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统编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非常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每一个大的时期,教材中都有对应的文化内容,每一单元的文化部分都包含很多内容,比如文学、艺术、医学、科技等等。

如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中有“东周百家争鸣思想”和“两汉文化”的内容;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有“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中有“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一课;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中有“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课。这些文化的内容,按照时间被编排到了不同的单元,显得支离破碎,也难以形成历史的贯通感。

统编教材第一年使用,该怎么上其实大家都在摸索,可否重新按照主题进行整合,比如文学,进行主题式教学,建构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形成文学发展历史的通感,建构文学发展的纲要,这也契合了统编教材编写的理念。

实践过程

(一)时空呈现,勾画文学历史变迁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基于此,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对古代文学的发展进程,借助历史地图、时间轴,呈现文学历史的变迁。同时,在一定的历史时空中,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演变及折射的时代风貌。呈现如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时空坐标轴:(图1)


第一部分“《诗经》《楚辞》——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这一问题的教学中,结合上述时空坐标,通过介绍《诗经》和《楚辞》的特点及分布空间以凸显文学作品的地域特色。

春秋时期,出现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其产生的地域是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包括如《关雎》在内300多首诗歌。而楚辞的分布则是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南方,收录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如《九歌》《离骚》等。

在教学过程中,从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通过时间轴和空间地图的呈现,在春秋到战国的时间变迁中理解文学形式的变化,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空间变化中感知《诗经》、楚辞分布地域的不同以及所呈现出来的鲜明的地域特色。

在第二部分“唐诗宋词——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这一问题的教学中,通过图表呈现唐代、宋代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诗人、词人作品,师生共同探讨从唐诗到宋词作品内容的变化,诗人、词人行迹的变化,思考这些变化背后所折射的从唐到宋的时代变迁。

出示唐代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诗人作品表格,如下:(表1)

展示完上面图表及诗人的作品后,提出问题:上述图表中的诗歌,表示了诗人们各自怎样的情怀?

西北地区的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借思念名将李广和痛恨匈奴人入侵的思想感情,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反映了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李白在洛阳、鲁郡、溧阳所写的诗歌施展阐发出了他对人生自信、乐观、向上的心态。杜甫在长安创作的诗歌呈现了安史之乱后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在成都创作的诗歌《忆昔》通过回忆曾经长安的盛世目的在于鼓舞代宗应致力于安国兴邦恢复往日繁荣,并不是为忆昔而忆昔。

确实这样,不同时空中的这些诗作是诗人情感宣泄和感情寄托的载体。诗人不同的行迹和作品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情怀。这些诗作的背地折射出了大唐的民族关系、盛世年华以及唐朝安史之乱后的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

关于宋代词人的分布,从空间上来看,宋代诗词人主要集中在东京和临安等地,这是与两宋的履历分不开的。

北宋的政治中心在东京,南宋的政治中心在临安,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文化中心。因此,从北宋到南宋,诗词人的空间分布发生了显明的变化,北宋时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到了南宋时,则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这刚好与两宋统治中心的变化相一致。

通过这样的地图展示,对宋代诗词人的时空分布一目了然,也更简单去从时空的维度理解历史的变迁。

(二)数据说史,感知文学世界影响

数据史料作为不可或缺的史料类型,在高中的历史课堂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数据能够将历史量化,从而使历史呈现更显精准、严谨、客观,以此为据的分析、推论也更显说服力。

在讲述唐诗、宋词环节,通过数据展示《全唐诗》《全宋词》中诗人、词人人数和诗歌、宋词数量、唐诗被翻译的语种,理解唐诗、宋词在国内流传及世界传播的状况。

笔者出示了以下两组数据材料: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唐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据今所知,唐诗的外文译文已有英、法、德、意、西、葡、瑞典、荷、俄、罗马尼亚、匈、捷、波、阿尔巴尼亚、日、朝、越、马来西亚、泰、新加坡等20多个文种。

词是由民间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产生于唐,流行于宋。据唐圭璋先生编纂的《全宋词》和孔凡礼先生辑补的《全宋词补辑》来统计,现存宋代有姓氏可考的词人共1493人,词作共21055首。

出示完数据材料后,提出问题:唐诗和宋词的国内传播,以及唐诗的国外传播可以说明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无论是清朝康熙年间编写全唐诗所带来的纵向传播,还是现代学者所统计的唐诗外文译本在世界上的横向传播,都可以说明唐诗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都具有恒久的影响力。唐诗宋词在不同时空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

(三)文学证史,感悟文学史料价值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史料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历史学家翦伯赞曾经指出:“文学作品正是各时代的社会缩写,正是各时代的人民呼声,正是千真万确的历史记录。”

因此,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史学价值使其成为历史教学中重要的史料,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来印证历史,帮助学生理解历史。

在中国古代文学《诗经》教学环节,出示《诗经》中对武王伐纣的记载:“牧野洋洋,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由此可知,文学作品中对武王伐纣这一重大事件有记载。这说明,作为文学作品《诗经》也可以反映社会实际。

然后,呈现青铜利簋底部铭文中对武王伐纣的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利簋于1976年在陕西西安出土,这是一件重要的青铜器,是商军溃败后,周武王赏赐给利的青铜,利铸造了一件铜簋,作为永世的纪念。因“利”是当事人,所以铭文的史料价值较高,可与《诗经》的文字形成互证,以确认《诗经》记载的真实性。

在文学作品中,历史小说也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是以特定的历史为背景,描写完整的历史情节,塑造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展现揭示一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在课堂中,对这样的文学作品进行充分发掘与合理利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中国古代文学“明清小说”部分,笔者出示了《水浒传》中“史进和鲁智深给一对父女三个银锭作为去东京盘缠”的记载:(鲁智深)便去身边摸出五两银子,放在桌上,看史进道:“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史进)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只把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

这一文学作品呈现出“史进和鲁智深给一对父女盘缠,先后给了三个银锭”的历史细节。如果按照《水游传》的记载,宋代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已经开始使用白银货币。但是历史的真是是这样吗?

其实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那么,对于白银的使用来说,该如何认识《水浒传》小说作品的史料价值呢?

因为《水浒传》中的场景其实并不是宋代真实历史的反映。对于白银的使用来说,文学作品是无法印证的。但是,它可以反映作者施耐庵所处时代的历史。

因此,也可以这样理解,是作者把自己所处时代的历史嫁接到作者所创作的那个时代去了,是作者生活时代风貌在作品中的投射。

正如史学家齐世荣所说:有些小说,经过仔细分析,可以作为史料使用。小说中虚构的故事虽无个性的真实,但有通性的真实。

教学反思

中国文学史,是一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五千年古国盛衰兴亡的风云在其中舒卷,是中华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宝。文学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历史。

比如,两汉时期,《史记》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学,关注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悲欢离合,唐诗中,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以满腔热情去拥抱人生,讴歌边塞、关心民间疾苦。明清的著名小说都以社会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即使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也不例外。

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也应该向学生无形中渗透这一观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无论是统一的还是分裂的),在文学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文学更是时代风貌的体现。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说:“文学就像所代表的社会一样,具有不同的年龄,沸腾的童年是歌行,茁壮的青年是史诗,强大的成年是戏剧和小说。”

不同时期文学呈现形式的变化既是社会发展对文学的推动作用,也是文学本身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所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原因,既要考虑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即社会发展对文学的推动作用,这是“源”,更要揭示文学自身“流”的进步。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中国的文学发展和演进有着特殊的轨迹。到明清时期,小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打破了以前正统诗文的垄断,传统文化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走进普通民众。这一变化正是在适应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市民阶层更多需求的结果。

中国古代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生动的图卷,更是古代中国文人的心灵记录,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心理的最好窗口。中国古代的文学家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文以载道”传统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作家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共同的心态。

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不仅要说明社会发展与文学发展的关系,更要揭示文学家在文学发展中的创造、智慧以及爱国情怀等,让学生理解文化自身的发展与成就,促使学生文化认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对社会存在发挥能动的反作用。

所谓能动,其一,这种反映不是镜子式的、机械地直观反映,而是受文学家的社会阅历、文化素养、主观态度等影响,是对社会存在的折射,是文学家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其二,文学对社会存在产生反作用(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文学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为载体,以文学的视角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正是当下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本课的教学双线推进,明线为唯物史观,暗线为文学证史。在“诗经楚辞——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部分,教师为主,渗透两条线,文学证史、文学与时代关系,搭建模型。在“唐诗宋词——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部分,学生模仿,重点突出文学与时代的互动。在“明清小说——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辉煌”部分,课堂迁移,以学生自己完成为主,再次突出文学证史,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最后师生一起分析探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并进行总结提升,文学反映时代风貌,文学也折射时代变迁。

总之,在对统编教材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古代文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注:

①本文来自《历史教学问题》2021年第3期

②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历史教学问题”微信公众号,保留公号二维码

③注释从略,可参见原文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历史教学问题

报刊代号:4-326

电话:021-62866552

邮箱:LSJX@history.ecnu.edu.cn

网址:http://lsjx.chinajournal.net.cn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2834341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