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娃娃作文不好,买什么书看好?

四年级娃娃作文不好,买什么书看好?

这是一位家长向我的提问,我很感激她对我的断定。我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孩子作文欠好。”

大多数人得出这样的结论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老师打的分数,二是横向较为,也就是和写得好的人比。

语文老师给作文打分一般来说包括四个指标:实质、表达、结构、行文规范。

但老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的,因此,难免会有自己的喜好方向,而他/她的喜好偏向又有相当一部分是被写得好的学生建立的。

我一向不支持家长不假思索地说自己孩子作文不好,更不支持家长将自己孩子写的作文和那些写得很是好的孩子的作文进行横向比较。这都没意义。

1.确实有些孩子很喜欢写作文、也写得很好,但极少,一个班里通常不会超过5个。

这事需要承认天性的存在。

写得好的人有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我们无法给予自身孩子那份特质,那就不要拿他和写得好的人比。


2.儿童写作有一系列的理论,要学习很多写作技巧,还要遵循写作训练方法持续操演,我们在卷面看到的,不过是一个呈现出来的“果”而已。

如果只是根据这个“果”去判断,对娃儿来说伤害多过于帮助。‍

单纯依靠某些标准来评价自家孩子的作文不足好,其实也是片面的评价。



那怎么衡量孩子的作文有不进步?——纵向比较。

孩子以前的作文,才是正确的写作能力提升的参照对象,才是评价孩子写作能力是否有进步的重要衡量指标。

因此,孩子写过的作文,一定要保存好、整理好!

当你对比孩子过去和现在写的文章时,需要关注的信息以及要反馈给他的内容有哪些呢?我给你作个示范▼


我看到你能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小情绪了。真棒呀!

你写出了自己对于那件事/物的喜欢(厌恶)之情。这是我以前没见过的!

你能在作文里写下自己对大人的想法和情感了。你真是又勇敢又能干!

你竟然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能够在作文中进行反思了!我在你这个年龄时还做不到。佩服!

我发现你这次用了好些特别有意思的形容词去写一件事,让文章看起来更有趣了!

以前,你写几句话就写不下去的话题,突然之间好像能写四五百字的长作文了!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转变呢?

作文里的这件事对你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哦,你不写出来我都想不到。

噢,原来我忽视掉了这件事在你心中的份量!幸好你写出来了。

……

请记住

▷ ▶作文有没有提升,是通过孩子的过去与现在对比出来的。

▷ ▶孩子愿意努力提升写作水平,是要大人用心给予正反馈的。

“读什么书看能提升写作能力?”

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更多是从我自己的学习经验展开的。

虽说答非所问,不过我想,在家长对孩子的读写教育上多少有些启发。

我有教师资格证(语文),但不是科班出身,做老师是有些诚惶诚恐的。

为了能坦然接受这个身份,以及在“让孩子通过写作能力的提升,从而夯实人生的理论基础”的愿景驱动下,我一直在做读写练习及教研。

我每天都找机会写一点,写不出一篇就写一段,写不出一段就写一句。也算是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阅读,在写作上对我最大的帮助是牵出记忆库里的意象,以及启发思考。

举个例子,我在《走出非洲》里读到这句

他们叽叽喳喳地小声聊着天,一旦我走出来,这股欢快的小溪就立刻断了水,空地上也安静下来。

太形象了!一群人聚在一起等待一个略重要的时刻时,不都是这么聊天的么?
我把这段文字给孩子们看,七月同学说:“这是班主任进教室”。
接着,她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写出了下面这段▼
(无题)

卢老师进到教室,吵闹声瞬间停止了一大半,可是有些还没反应过来的同学还在继续说话,忽然背后一凉,僵硬地缓慢地转过头,对上了老师那冰冷无情又恐怖的视线……同学的内心活动:感觉时间瞬间凝固,不能呼吸,我们在上天堂的路上!
和七月不同,更能触动我的是“欢快的小溪”&“聊天”。
这两组信息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三婶
每次跟三婶聊天我都会走神。
她很爱说,用的是方言,语速很快,声音响亮有力,词句从她嘴里蹦出来,就像山涧里的小瀑布咕咚咕咚不停的砸向水潭。我只听得清某些熟悉的词,所以思绪坚持不了多久就会飞到别的地方。
得很长一段时间她才能觉察到我没有接话,这时,声音戛然而止,“小瀑布”断流了,她停下来等我对她上的一段话作出回应。我马上反应过来,笑笑,回了一句“哦,这样啊”。
“小瀑布”又开始咕咚咕咚不知疲惫地的砸向水潭。
看,同样的一句话,给每个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我认为最关键的不是读哪一本书,而是读的过程,能敏感于文字牵出来的我们曾经的事件记忆、感官记忆与联想。
那些回忆,也叫意象。
所谓意象,指的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就是借物抒情。
「意象」与一般「想象」的区别在于,意象是包含了情意的具象,想象是可以不带任何情意的。
想象可以天马行空,安排各种离奇的情节。意向是曾经存入记忆的,可触动内心的画面。
比如,孩子可以想象向日葵的花瓣是装了弹簧的利剑,可以保护瓜子宝宝……
想到这里,他突然愣了一下,因为记忆中的一个画面浮现到了脑海里——向来温和的妈妈为了他和保安起了冲突。这就是他的想象和内心的意象。
意象得以存在我们的记库里,是因为我们曾经充分地/强烈地感受过那个场景及其中的情绪和情感。


所以,我一直强调:
比阅读更靠前的是生活体验。
也就是说,比买书更重要的是——我们家长要带孩子去买菜、鼓励他自己买地铁票,养花、喂猫、观察昆虫,回老家、走亲戚、去爬山等等。

加强孩子在生活经验方面的训练与积累,增强生活经验上的体验和表达。
生活中,我们要允许孩子释放不愉快的情绪,允许孩子说出类似这样的话语▼
“放假还要起那么早,我很生气!”
“谁谁谁总是让我干嘛干嘛,好讨厌!”
“今天爬山时,我累到想往回走。”
……
鼓励他们表达正向的情绪▼
“登顶啦,成功啦!”
“风景开阔,心情跟着敞亮起来!”
“哦,原来‘基础’最先是建筑名词,恍然大悟!”
……
融入情绪和情感的事、物、场景,更容易存到记忆里。
当孩子存入的意象越来越多时,以后写作就有大量的素材可以去打捞。
一旦打捞到某个意象,我们可以沉浸其中,感受自己内心的情绪变化,观察意象的流动,用语言表达出来。
我上一篇习作《大伯》(点蓝字可查看)里的最后一段写了“漩涡”,这是我脑海里的一个意向,它存入我的记忆库时,是静默的,是带着吞噬一切的令人惧怕的形象。这个意象是怎么被调出来的呢?也是在阅读的时候。

如果你认同我上面所说的,也希望孩子在阅读时熟练地调取并应用记忆库里的意象,那现在就可以作以下的阅读训练了▼

PART 1
重视情绪再现
01
重视情绪再现,趁机唤醒情绪体验!
情绪相关的词汇,是进行情绪表达创作的最佳词汇,也是最容易产生表达冲动的词汇。
因此,在书中,情绪词出现的频率不会很低。
每当读到书本中的情绪描述时,我们会觉得似曾相识、会怦然心动、会反复咂摸那几句话,这可能就是过去经验的再现。
此时,请珍视内心那种异样的感觉‍‍
当顺应情绪和词汇之间所产生的那种莫名其妙却又紧密相关的关系,孩子就会产生写作(表达)冲动。
比如“怒气冲冲”,当孩子理解了这个词汇,并知道这个词表达怎样的情绪时,他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我曾经在上周六(何时)、公园里(何地),因为弟弟抢走还弄撒了我的爆米花(何事)时,也出现过这样的情绪反应。”
这就是大脑面对一个容易激发起联想的词汇时,所带来的神奇效应!
当孩子读到“豁然开朗”这个词时,那种“猛然之间”出现的异样感觉会进入他的大脑之中。
如果曾有事件让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会记得更加深刻,也更容易浮现出来。
当你知道孩子内心有涟漪在荡漾,鼓励他说出来。
偶尔,他表示想要写一写的意愿,那是超预期的收获!但请你不要以“超预期”来要求孩子。
说,是表达,也是提升写作能力的训练。
PART 2
多开展亲子阅读交流
02
家长要多和孩子进行阅读交流,并且最好做到:常思考、常交谈、平等互动。不轻言否定,不要急于求同,不要总是引导。
是不是觉得压力有点大?四年级了,难道不是以自主阅读为主吗?
阅读是有门槛的,是需要科学训练的,中文系的大学生大四了都还在训练阅读能力呢,更何况是四年级的娃娃。
关于阅读训练,市面上有很多专业的书籍资料可以学习,我就不在这里展开了。
倒是可以推荐一本书——《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
最后,我想说,仅仅是阅读是无法真正提升孩子写作能力的,因为文字无法给孩子带来复杂多变的情感体验。
对于大多数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阅读的意义在于,对于他在生活中所感知到的一切进行重温与再现,是他看到作者准确地说出了他曾经有过却无法准确表达出来的情感体验。
而情绪和情感,是最能触发写作冲动的。
所以,我给家长三个建议▼
一、多给孩子在感知真实世界的机会。
二、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三、不要过早地把「自主阅读」作为孩子阅读的目标,耐心地进行阅读训练是必要的,是在为砍柴磨刀。
做到这三点,孩子的阅读理解和作文成绩都会提升上来。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0029527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