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手记|“我的回答不是推翻现有体系,而是给现有系统注入思想和愿景”

育儿手记|“我的回答不是推翻现有体系,而是给现有体系注入思想和愿景”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与尘按:新冠之后,元气大伤。“脑雾”状态持续时间很长,整整一个月都瘫软乏力,非常认真地摆烂,荒废人生。


在勉力完成基础工作任务后,几乎没办法进行任何严肃阅读和思考。这一年的产出几乎都是工作产出,不提也罢,而与木木文的个人年度阅读书单也没有精力整理。罢了,这一年,我们都在好好学习当父母,原谅自己吧。


育儿焦虑,当然客观存在,且强大到以个人之力很难抵御。一份来自育娲团队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版)的数据显示,北京和上海家庭0至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分别为96.9万元和102.6万元。这还仅仅只是一线城市的平均水准,除此以外,育龄家庭养育孩子,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机会成本。


下半年,我和木木文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的连环压力中,这些压力,源头都来自育儿。这完全不是小美的错,我也不想传递和夸大这种焦虑。客观存在,就客观面对,不浪费精力抱怨,寻求妥善的解决之道,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无愧于心吧。


但我还是固执地记录许多快乐的瞬间。回归一室之内,我其实越来越发自内心享受并且喜欢“当妈妈”这件事了。当妈真的会上瘾,人类幼崽既让你看到一个独特的小生命的成长印记,其中包含太多的可能性,而她又能反馈给父母无尽的信任与爱。在新冠时代,这种单纯的、毫无负担的情感牵系实在是过于难得和珍贵了。


在这个时代,非常容易滑向虚无、绝望与黑暗的情绪旋涡,因此我非常珍惜这种由育儿重新唤起的内在激情。对教育、教养的激情,是精神的至高指引,也是实实在在的方法论,它集结着人类无数代的教育智慧,可以完成自我的修复与重塑,也指引另一颗幼小的心灵真正走在朝着光的大道上。


教育的确是一门“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因此在我对此有充分热情的时候,就应当更勤奋地督促自己阅读、思考、记录和写作。新的一年,对自己的期望,借用很欣赏的一位好友的话来说,无论是作为妈妈,还是作为自己,都要“保持觉知、尽量成长”吧。


一‍



最近在读郝景芳的书。不是作为科幻作家的郝景芳,而是作为妈妈、“童行学院”创始人的郝景芳。在从喂养照顾转向早教和学前教育的特定节点,碰到郝景芳的文章、书籍和公众号,就犹如瞌睡碰到了枕头。她的文章和观察,是导致我12月里很多个无眠之夜中越夜越嗨的“精神兴奋剂”。第一次,我对“海淀妈妈”心生无尽佩服。

在她已出版的三本教育主题的书中,我尤为激赏的是《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如果顺着她个人公众号的文章阅读下去,会发现,她的路径与普通妈妈一样,首先接受和认同“妈妈”的身份,然后从喂养照顾、早教启蒙、学前教育、学龄教诲的道路上一路升级打怪,在大量的阅读、观察(她是运用“3t”原则非常充分的妈妈,甚至随时会把与女儿的对话录音下来)和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继而,在二宝意外到来后,她更能够持续不断地践行、思考和调整这些教育理念。


不同的是,她有得天独厚的科学视野,也有足够的人文情怀(她是坚定的通识教育拥趸,理论来自《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她为诸如我与木木文这样的文科背景的父母描述了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迥然不同的教诲图景,也不预设亲“科学”亦或亲“人文”的前置立场,既分析了“科学”在未来时代越发重要的比重,也讲清楚了“人文”之于“人”与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不可取代的独特性。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将前人优秀的教育思想整合,放置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语境中,以未来反推当下,具有充分的问题思维(提出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以家庭教育为载体,以学前教育为开端,注重科学教育与通识人文教育的高度融合。


这本书不是她的个人著作,而是由她团队、多个领域的科学家和学者共著。这本书搭建起了我个人理想中的教育“脚手架”:一端屹立在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的坚实理论基础之上,一端通向符合中国语境的、可实操的、具体又可变通的教育实践上。用很俗的比喻来说,这本书,让人看到的是“海淀妈妈”高知、智性、迷人的魅力,而不是她们时刻贩卖焦虑的窒息模样。


对于我这个处于“朝阳妈妈”“西城妈妈”“海淀妈妈”三不管地带的小镇做题家妈妈而言,这本书以及背后更经典的理论著作,将我引领到了更宽阔、更跨界、更五彩斑斓的教育之海中。我随意摘出了一些深夜的阅读笔记:


“如果问我对中国教育有什么期待,有什么革新的愿望,我的回答不是推翻现有体系,而是给现有体系注入思想和愿景。”


“从广阔、真实的世界舞台出发,带着思考走入日常学习。视野与资源会增强和提升孩子的责任感和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理解学习的意义,理解学校的学习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应对人生。让他们理解人类的问题和自己的问题,主动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和使命,从而使学习和成长获得内在激情。


“你只有具有极强烈的问题思维,才可能有极强烈的学习动力;你只有具有极广阔的世界眼光,才能建立知识图谱。”


“假如父母掌握了一整套帮助孩子获得融合通识教育的方法,又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教育将不再是家庭的痛苦,而是快乐的起点。如何做?从学前教育开始;从通识教育开始;从家庭教育开始。




作为父母,我们应当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对此,我仅仅才有初步的模糊概念。郝景芳认为,新科技向人类的心灵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衅,未来的人类需要三种能力:与人工智能相处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


智能时代的知识技术更新迭代过于迅速,人们需要的是不断自我学习的能力,让自身更新的速度与时代匹配。在她看来,自我学习能力要求从小建立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而人工智能不具备的本领,核心中的核心是“世界观和创造力”,这是人类“心智上的皇冠”。就早教和学前教育阶段而言,郝景芳认为,家长要有意识从四个方面培养孩子的能力:情感联结、基础抽象思维、世界观建立、创造力发展。


书中读到令我会心一笑的地方是,她谈到,以偏概全,走神,厌倦,出错,依赖情感和叛逆,这些通常一般父母看来是十足缺点的特征,恰恰是在人类幼崽身上显现的、区别于人工智能算法的“高档”特征。这些人类最为独特的学习特点,恰恰凝结在孩子身上,人类何其幸运,能够拥有“漫长的童年”啊!这种思维坐标,对家长的观念启迪和转变,很有帮助。


那么,如何与孩子保持好的情感联结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依恋关系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关系,而从信息与学习的角度来看,依恋是在心中标记特殊信息源。影响依恋关系的最重要因素是互动的敏感性。在婴幼儿晚期,饮食起居的照顾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比单纯吃穿供应更重要的,是对婴幼儿发出信息的敏感度。当婴幼儿向世界发出信息时,成年人及时准确的回应,是婴幼儿与这个世界建立精神联系的主要来源。


小孩会给自己的依恋对象很高的权重,父母因为激素和其他神经指标,也会全身心投入到与孩子的依恋关系中。在良性的双向依恋中,儿童开始了他们对世界的探索。从此终其一生,虽然所指向的东西会发生变化,但都在“依恋”和“叛逆”的辩证互动中,完成认知的迭代与精神的成长。这启示我们,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就是建立一生的信念模型,对孩子的影响是分外重大而深远的。



郝景芳提到贝叶斯算法“先验概率,后验检验。”与《园丁与木匠》中提到人类漫长童年的探索模式——先随机生成多种可能性,再保持可行的选项。成长过程并不会完全淘汰失败的选项,相反会储备起来为新环境和新问题做准备——是一样的道理。


既然从概率算法到人类学、心理学都推算和验证了人类学习模式的合理性与优越性,那还有什么理由不让孩子在更多元、丰富的环境中尝试和实践呢?对此,我非常认同,因为我在小美的身上观察到了这种学习模式活泼泼的、生动具体的实践,就更加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筹备在学前教育阶段来临之前,改造和优化小美的“家庭微生态系统”(来自于《高成就孩子的教育法则》的概念,该书认为孩子的第一个人类互动小系统由家庭成员构成,要创造温暖、趣味盎然、充满探索可能性的家庭学习环境),满足她尽可能多的探索欲和学习力。


这本书再度激发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人感到,当妈妈实在太有意思、太有挑战性了吧!

育儿手记|“我的回答不是推翻现有体系,而是给现有体系注入思想和愿景”


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认为,所有人都有感知语言和物理世界的本能,但是没有阅读和数学运算的本能。也是在《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中,郝景芳提到让我击节赞叹的理论:人类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对符号系统(文字和数学符号)的基础理解。


在儿童早期教育阶段,要发展孩子的文字、数学和艺术能力,不是让他们直接学习符号,而是将符号与真实世界对应起来。比如文字,相比于识字,更重要的是认识事物与文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数学,相比于数数和口算,更重要的是感知数形对应,也就是物体和数量之间的关系。音乐、艺术、体育技能等其他知识学习也是如此。



正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小美,认知能力正在呈现爆发性增长。这个阶段开始导入的语言、文字、形状、颜色、数量等的教学,本质上都是将符号与真实物体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而真正应该前置的是建立她们对真实物体、物品的认知,然后将符号与事物关联,而非本末倒置。这个并不很难的概念,其实父母在具体实操中其实往往很容易出错。这本书在合适的时机提醒了我们这一点。


郝景芳在书中提到,幼儿语言发育理论认为母语学习的三个必要条件是语言环境,妈妈式语言、父母的互动和反馈。对小美的语言教育,就我目之所及的爸妈圈里,这三点我只能说合格,算不上优秀,但仍然想分享一下对相关理论的阅读感受,因为非常有意思。


一本叫做《0至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的书里谈到,19至24月龄,是幼儿语言发育的第一个加速期,会出现“词汇爆炸”的现象,从20个词汇突然猛增到200多个,其中大半是名词,小部分是动词或形容词。幼儿在这一阶段,会从单个词往外蹦到发出“电报句”。


每个小孩子的词汇爆炸现象既有时间先后的差异,也有内容的差异,因为每个小孩子都有自己的“词汇大纲”。随着幼儿能理解的词汇越来越多,对名词和动词的理解有质的飞跃。当他们可以脱离具体情境、准确地把词与物体或者动作联系起来,对词的称谓功能就开始形成了。


所以,父母要借助心理学上的特惠区、最近发展区、脚手架等概念(《人是如何学习的》两本书非常值得推荐,还在努力阅读过程中),在“语言敏感期”突出所教的词,大量交谈,保持语言的规范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帮助孩子扩大词汇量。



从语言、认知到行为技能,孩子以缓慢又快速的方式生长着。心理学家认为,2岁是幼儿大脑突触发展的高峰期,“敏感期”从婴幼儿出生到5岁期间达到峰值,是儿童“发育可塑”的黄金阶段,大脑像海绵一样能大量并且快速地吸收知识。所以,要尽可能让孩子用所有的感观认识世界,在头脑中建立表征认识和理解世界,建构整个世界在自己脑中的形象。作为父母,要充分给孩子机会用身体探索,和他用大量的语言进行交流,帮助他把这些具体的社会生活,经过大脑的编码,内化为常识基础。

 



“知识是孩子的乐高积木,他们可以充分信赖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用知识搭建出头脑中最鲜活的花园。”这句话所展现出的图景,实在是过于迷人了。


当然,在郝景芳之前,许多教育大师都谈到,对知识的创造性理解,是所有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创造性理解,指的是敢于对知识进行质疑、重组、搭配和延展,敢于挑战和重建现有知识,敢于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在这本书中,她提到,有相关理论研究认为,创造力其实与智商的关系很小,而与认知风格关系紧密。认知风格,就是是否敢于冒险,是否愿意把时间投入创造性活动,是否能投入全心热爱的有兴趣的领域。



认知风格与从小父母师长的支持性环境相关性很大。所以,作为父母,给孩子应当提供丰富的、创造性应用知识的机会——“我们需要给孩子创造性的任务,让他们自主选择方法,自己试错,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而成年人只是给他们工具和方法,但不束缚他们的方向选择。这种创造性的项目制学习,是家庭与学校都可以应用的教学方法。”


在书中,郝景芳展现了在家庭中如何展开项目制学习的方法。书中有许多她与女儿的交谈对话录,仔细分析,其中仅有一小部分属于母女之间的情感连结,而其他大量的都是在孩子对世界提出“为什么”以后,她引领孩子去进一步追问和探索,践行的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若干可能性——完成实践——总结经验”的教育思路,孩子的能力在飞速成长,她也从引路人、引导者,逐渐变成平等的“项目伙伴”。当然,如何从“成长教练”“引路人”变成目送孩子远行的放手者,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五‍



其实对于更多妈妈而言,《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更吸引人的是后文谈论如何“激活大脑力、提高学习力、培养科学力、训练思考力、塑造软实力”等诸章节,更具有指导性和实操性,书中内容偏向方法论,一看即懂,不用再次特别赘述。


她的另外两本书,《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相对而言更浅显,谈“怎么做”多于“为什么”,更适合习惯于碎片化阅读的父母解决自身育儿焦虑;而《娃儿,愿你一生勇敢 心中有光》则如标题一样,更片儿鸡汤,不过包含了郝景芳自身成长教育轨迹,也是可以一读。比如其中许多抒情的话语:


“我心中好的启蒙,是安安静静去听,听见孩子思维生长的声音。”“为什么我不担忧孩子的启蒙呢?因为我在她身上,看到思维在蔓延生长。”“她每分每秒都在学习,在学着懂得他人的话,在学着理解世界,她热爱这个世界,并用她自己的方式思考这个世界。这些是她无意识中展现出来的能力,而这些, 比背诵和记忆更令我珍视。”



诸如此类,也能打动相当一部分读者。此外,“晴妈说”“景芳说”“童行书院”开出的书单,既有针对各年龄段的孩子,也有针对于各个状态下的父母的,比较值得关心。比如令人印象深刻的《小物品大科学》《环游世界的苹果派》这类童书,是在我视野范围之外的,在她的推荐书目中读到,就觉得很心动,非常想让小美拥有。


“父母的想象力是孩子的上限。若父母的眼光已然局限于此,又怎能指望孩子飞到高空?借用郝景芳在书中的一句话作结尾收束,这个时代,其实鸡不鸡娃,父母都必然要勤勉地“自鸡”,保持进步,保持成长,成为孩子教育成长之路中陪伴尽可能长远的“同行者”。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0826555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