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学习法子(1)
1:如何改掉知识不进大脑的习惯(知识怎样才能连成体系) 2:如何放下得失心去学习,阅读 3:如何进行阶段性的复盘 4:如何真正静下心去学习。 本文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先列出来。 也是提前预警,这篇文是一个三十多岁快四十岁老阿姨复盘十几年前的高考文综学习得失,和现在的高考学习复习没有可比性,现在的教材和以前相比也有大的改变,现在想要找学习方法的妹妹不要看我这篇,参考价值不大。 首先说说当年我的文综成绩,三百分满分我考了及格一百八十二,成绩很一般,为什么开始复盘,是因为为未来我自己的学习打下一个基础。 为了写这篇文我还重新看了2006年的文综卷子,还是有很多感触的。 首先说个我的感觉,所谓文综,就是文科知识的汇总,历史地理政治是合在一起的,学习的时候又要融会贯通,又是各自独立,这就是文综的特点。 回想那时候我学文综的方法,可以说错漏百出又没有章法,还要忍着心里的压抑和忧郁继续学,学到这个分数,如果能继续努力一年,还是能提升到两百分以上,考个好点的本科的。 可惜我当时实在是不想受高考复习的苦,直接拒绝了复读要求,读大学去了,但是这段高中学习经历,也影响我很久。 好了,废话不多说,现在开始复盘。 首先第一个问题,如何改变知识不进大脑的习惯? 我初中的时候,历史政治学的还行,地理不行,数理化因为初中要求不高,也能拿六七十分,其实当时我就没有预料到初中的基础是高中的底子,地理学习出现了漏洞,这就导致了地理学的是越来越难。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高中地理和理科知识给我的感觉就是看完了,进入不了大脑,非常困难。 我自我感觉,我的学习为什么出现了大问题,就是我首先提到的一个问题,知识进入不了大脑。 不止一次我的学习复盘里写到,初高中学习我沉迷于看小说漫画幻想之类的,忽略了学习,现在看来那时候阻碍我学习的罪魁祸首就是这点,少女心泛滥的年纪爱看言情是对的,但是要学会劳逸结合,如果没有学习写作的目的,这类言情小说属于轻松不动脑的书,放松看可以,但是不能当生活的全部。如果本末倒置,就会出现我当时学习的问题,成绩很一般,考的学校也普通。 好的言归正传,解决知识不进大脑的最佳方法。 前段时间我开始有意识的学习一些心理知识,加上新冠阳康之后被迫开始学习一些中医和西医以及基本的生物学知识,我发现以前不感兴趣的教科书和讲知识点的内容,我都能看懂了,这就让我开始反思,为什么初中高中看不懂的这些干货知识,现在能看进去。 总结下来,就是知识开始有意识的进入大脑。 文综学习同样是如此。 历史,讲究的是把知识点捋顺并且学会分析,高中政事,我们那个时候学的时候,分经济知识,哲学知识,以及一些政治知识,政治课本是把这三个部分合在一起的,比如说马哲毛邓思想,方法论,等等等等,因为都是文科类知识,也不像是初中那么简单,所以政治知识讲究的是你思考一个事情的思维模型,学了之后会去概括和分析,这是高中政治的要求,而地理,讲究的是学会读图,分析图,洋流知识,风向风速计算等,更偏向于理科,这三门的学习都是各有所长,自己首先要学会总结。 如果你只是漫无目的的听课,不做笔记,也不留心自己做完笔记之后的分析和卷子的错题整理,那么你把整本书背下来也没什么用。 学习知识要进入大脑就是这个意思,首先把课本知识点熟悉,然后就是对症下药的测试看自己哪部分做的不好,练习。 我当年是因为理科学的不太好被迫学的文科,我自己分析自己地理为什么学的不好,拖累了文科的原因,就是初中没有打好基础,高中知识又进不了大脑。导致学习吃力。 既然学了这门学科,就要立下目标这部分就要有突破,地理也是所有文科科目中最接近理科的,那么如果意识到自己有弱点,就要下功夫学习。 当你有了意识,高一高二的学习就有了目的,在高三复习的时候也有能动性。 如何把知识连成体系,这也是我在最近工作重得到的感悟,我遇到很多问题,都是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很多问题都是琐碎的,等我需要去总结的时候,知识点都是以个体为单位存在的,并不能连起来,这个时候我就意识到,我学的知识没有连成体系。 而在高中时候,我是完全意识不到这点的。 史地政在出卷子的时候,都是综合起来考你,我觉得哪怕到现在为止,很多省市的卷子还是如此,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史地政的课本,很多知识点是能连成体系的,举个例子,讲某个时期的历史,就能连出它的前后朝代的不同历史,以及后人对这段历史的评价,而政治地理也是。 我们自己学会了单独把这些知识学透,再连成体系,这样就有了一个整体意识,从全局去看问题,又从微小地方看到全部,这样的复合思维对文科学习很重要。 再复盘一下,我高中时候,最喜欢记录的笔记就是历史的,我的历史学的挺好的,但是我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就是,作无效笔记,不能学会运用,也就范了这篇总结提到的第一个问题,知识不进大脑,虽然那时的历史是靠着初中的底子来学习,但是不得不说,学习就是如此,你不过脑子,只是抄笔记和糊弄一样的看书,这些知识最后也不会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点。 学习,过脑,运用,复盘,这是一个完整的学习链条。把这些都做到,才能叫做知识进了大脑。 第一个问题写完了,过几天写第二个问题。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2326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