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常青藤爸爸(id:ivydad_ivydad)
幼小衔接一直是家长圈里“老生常谈”的问题,我身边有家长会在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的时候退园,让娃儿去读幼小衔接班,其实就是学前班。虽然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搞学前班,但还是有机构变着旗号在搞。
很多教育专家、幼儿园老师和育儿博主都会给出自己对于“幼稚衔接/学前班该不该上”的建议,大部分都建议:
超前学习会透支孩子对知识的兴致、课堂的专注力;
基础算术、拼音、认字在家也能教,这些知识可以融于生活里,多花工夫做亲子伴读、数感启蒙比什么都强;
自理能力、独立自律等等其他能力的造就,比学知识更重要。
说的都对,大道理谁都懂,但现实中大部分家长也没有因此停下拎着书包带着娃去幼小衔接班的脚步,无论你是退园去上幼小衔接,还是在寒暑假报一个短期的幼小衔接班,背后的焦虑主要是:
针对这个现实问题,非黑即白地站队讲大道理意义不大。
而小马君今天的这篇文章,我觉得是特别落地且实用的。小马君从美国的幼儿园回到国内的幼儿园,对比中美两国的教育体系之后,他对于幼小衔接班的看法,可能会颠覆很多人一直以来的“政治正确”:
● 5岁的孩子已经具备系统学习知识的能力了,而幼小衔接也是必要的,在美国这种“衔接”是学校的事,但在中国“衔接”就“只能”落在家长头上;
● 两项针对一年级小豆包和幼儿园大班孩子的问卷调查,都发现比起知识储备,娃的真实需求都被家长忽略了;
● 幼小衔接上与不上,不必纠结,因为最终指向的都是:孩子能否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硕士,曾任职于美国最大的早教机构之一的Bright Horizon,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战经验。
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到,中国幼小衔接的焦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社会问题,今天的局面不是一两个因素造成的。而且现在这个社会性旋涡惯性太大了,哪怕相关部门想要强力出台严格的政策,恐怕一时也很难扭转当前的“内卷”局面。
但是很多人在分析的时候,忽略了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就是在年级的分配上其实中美有很大的不同。
国内的教育者在讨论的K12教育,是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的整体、系统的12年教育架构。
但事实上,美国的K12,其实有13年——从幼儿园大班或学前班(Kindergarten)到高中。所以这个K12的K其实就是Kindergarten,高三年是Grade 12,合起来就是K12。(美国的大班以前叫Pre-school,只有大班/学前班叫Kindergarten)
一对比就发现,美国说的K12和国内说的K12相比,多了一年——幼儿园大班/学前班。
也就是说,我们把幼儿园大班列入了幼儿园体系里,但是在美国,这个年纪的孩子(5岁左右)直接并入了小学的体系。
美国K班的孩子,就会开始学习一些知识性的内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幼小衔接”,这一年就是为小学一年级做准备的。
我的经历也确实给了我这样的感受:美国K班孩子学的东西,和之前几年明显不一样了,有纸质作业是很常见的事情。5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具备学习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学习字母、算术等等,是符合孩子认知发展规律的。
政策严禁幼儿园小学化,就导致幼儿园和小学几乎是“断裂”开的:
幼儿园被困住了手脚,啥都不敢教,5岁孩子每天的生活依旧是吃睡玩,上厕所提裤子甚至还得找老师帮忙;
可一到小学却完全变了样,处处都守规矩讲纪律,要专注要自理,还得学会好好听课。老师不再是“保育员”,而成了有威严的“教书先生”。
给孩子一个适应期,帮助他顺利度过幼升小是很有必要的,但当这个“烫手山芋”转到父母手中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淡定Hold住的。
因此7成家长都在焦虑,教育资源越发达(比如北京、上海)的地方家长越焦虑,所以只能通过逼娃“多学知识”来缓解焦虑。
可是学无止境,当孩子学得越来越多,负担也越来越重时,“幼小衔接”就跟“高压童年”划上了等号。
很多人大概都听过“三年级现象”吧,意思是说,抢跑学前班的“红利”,并不能持续太久,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
当然这不是说幼小衔接不重要,而是有些能“管”三年级以后的其他重要的能力,我们也不容忽视。
在和很多小学老师沟通后我发现,他们真正担心的其实不是孩子提前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比如是否拖拉,能否集中注意力等。
其他方面的衔接是西瓜,而获得的那点知识本身,顶多是粒芝麻而已。
因此这也是我今天最核心的观点,是我们每个成人,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真的听一听孩子的声音,从儿童视角出发,他们作为这个衔接过程的主角,到底需要什么?而我们做的又是不是他们最需要的?
“知识衔接”上我们现在其实现在做得非常足够,甚至远远超过了需求;
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孩子心理准备、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学习类能力的培养上,我们离孩子期待得到的支持还差得很远。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两篇主要的论文,并且把里面最精彩的部分给大家做一些解读。
一篇是:西北师范大学高媛百慧《幼小衔接视野下的小学生入学社会性适应困难及对策研究-基于儿童视角》5月
另一篇是:沈阳师范大学沈南《儿童视角下幼儿准备观及成因研究》6月
研究者坐在小学的课堂里观察,并且计算一年级孩子在课堂里违反规则的次数。
结果发现,基本上孩子上小学的过渡期为5周左右,从第5周开始,老师的提醒次数开始出现显著的下滑。
当被问到为什么遵守不了规则呢?孩子们的回答很诚实也很可爱。
排名第一的是控制不住自己,其实很多孩子也知道要听课,但就是做不到啊。
所以家长在孩子上小学前,真的有必要锻炼一下孩子干瞪眼坐着的功力,因为你没法控制老师上课无聊的程度,你甚至可以很诚实地告诉孩子:“爸爸小学也不爱坐着,但是尽可能我们还是控制一下自己,多坐一会儿。至少不去影响其他孩子。”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前班倒是个能训练“坐功”的好地方。
另外一个家长很关心的点就是作业,幼儿园很少有作业,小学会开始有作业,那么孩子对于作业的态度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喜欢写作业吗?
超过8成的孩子都非常期待做作业,孩子是怎么想的呢?
孩子们会把写作业和长大联系在一起,因为想长大,所以想写作业。
但为什么你感觉辅导作业那么难?可能是孩子觉得作业太难了,或者太多了。
所以在5岁的时候,适当学点知识,可以帮助孩子更快上手这些作业,孩子也就不会对一般的作业抵触、畏难了。
同时也得提醒“鸡娃太甚”的家长们,要给孩子留点玩的时间,孩子本身对作业并不是抵触的,别过早透支掉孩子对作业的热情。
大部分孩子刚进小学都很“迷糊”,老师有没有布置作业、布置了什么作业,孩子们完全是“懵”的。
只有25%孩子能记住作业是什么,这个就和小学老师给我的吐槽很接近了。老师说他根本不在乎孩子的基础怎么样,但是他最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给孩子讲了好多遍,他们还记不住作业?
这其实是幼儿园和家长都容易忽略的一个地方:我们并没有教过孩子,如何“听记”。
只能靠老师在家长群发作业信息,家长们理解之后再传达给孩子。
我们现在主要推崇的是阅读绘本,所有的阅读都是有图片和文字对应的,确实很少只发出一个口头指令,让孩子把这个口令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在纸上。
比如在上小学前,可以和孩子玩游戏,你发出一个指令,他要使用自己的方式(比如符号)记录在纸上,然后再复述给你听。这样在上小学的时候,至少能把作业在备忘录上记全,不至于自己很想做的作业,直接从记录那一刻就遗漏了。
讲出这一点,你可能会很意外。因为在我们大部分家长的认知里,只有担心孩子对学习不上心,没有担心孩子对学习“太上心”的。
但在针对幼儿园大班小朋友们的调查中,研究者发现:孩子们或许是受到父母焦虑的传导,小小年纪已经开始担心自己会“学习不好”,他们对于提前学点知识的态度,也并不抵触。
“现在学会了,上小学就可以大胆发言,老师会喜欢我的。”
“若没有做好知识的准备,上学后考试就会考个大蛋,老师让写啥都不会!”
“不学知识永远啥都不会,那就只能做个小孩,学会知识懂得多了就可以像爸爸妈妈那样做一个大人了。”
孩子已经不再是孩子,提前长成了小大人,他们也早早地被这个社会的漩涡卷进去,很多孩子都认为自己应该提前学、小学就是学习的地方、成绩好才会被表扬。
我不认为这是个特别好的现象,孩子可能会因此形成单一的评价维度,“只以成绩论英雄”,这不利于他们学会更客观、全面地看待同伴和自身,而那些不能快速适应小学的孩子,会不会因为学习而产生自卑心态,这都是我们家长需要关注的。
孩子毕竟是孩子,关注的点大人们总是想不到,他们居然很看重自己的“运动能力”!
“只有你会体育技能了人家才爱带你玩呀,我还有好多不会,要练习”。
“课间休息最棒了,没有老师看着,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所以得会一些运动,比如跳绳啊。”
运动能力可能会成为孩子社交的一个“筹码”,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所以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想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尽快交到好朋友,那不妨在幼儿园阶段让他培养几项运动技能吧。
本文授权转自常青藤爸爸。该公号由哈佛、耶鲁大学毕业,在世界顶级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运营,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在当前的国情下,讨论幼小衔接要不要上没太大意义,真正的关注点也不在这儿,而在于我们能否从孩子的真实需求出发,帮助他们多维度地适应小学生活:
如果你的养娃精力足够充足,在家就能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听记能力、储备相应的基础知识,那幼小衔接班可以不上;
如果你精力有限,挑一个好的幼小衔接班送孩子去也无可厚非,但要记得主要目标并不是把知识塞满、一味抢跑。学习是持续不断的事情,不打击孩子的学习热情,保护他的好奇心和自驱力才是更重要的事。这也是挑选幼小衔接班的标准。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28247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