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幼儿园如何做好幼稚衔接? | wpef · 幼关注
“孩子一上小学,不学拼音,直接认字,不上幼小衔接课,孩子上一年级听不懂,不自信怎么办?失去信心后厌恶学习又怎么办?”
“都说是零起点教学,可是到了一年级,每一课的知识量都特别大,先识字,再拼音,誊写慢根本完成不了作业,回家写到大半夜,幼儿园不衔接,一年级难度大,让我们家长怎么办?”
“上了幼小衔接班的进入小学就是学霸,没上幼小衔接班的进入小学就是学渣,除非家长在1-3年级花了工夫、功夫努力,否则学渣一直是学渣,还不如早点上幼小衔接。”
… … … …
在部分幼儿园中,托班、小班和中班人数饱满,大班的情况却是出人意料的冷清。调查发现,各地园所大班的退园率抵达了20%~50%。幼儿园大班人数直线下滑,但这并不是个别现象,幼儿园每学年的开学后都会重演。
误区一:幼小跟尾等于知识的衔接
基于现实层面的需要,部分家长将幼小衔接等同于知识的衔接,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让孩子在幼小衔接时提前学习拼音、汉字、算数等知识,同时因为这些内容更容易量化和表演,也更容易让孩子在初入小学时取得高分,也给了家长更多的心理安慰,认为孩子这样便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部分幼儿园为了应和家长的需要或商业潮流,也开始举办实验班、特色班,增加汉字拼音、识字、珠心算等小学化学习内容,关注了技能训练,忽略了游戏活动。这也表明对于幼儿园来说也急需要一套科学的幼小衔接的体系。
误区二:幼小衔接即是大班孩子才进行的
在小班、中班的家长中对幼小衔接的关注并不多,真正让家长感觉到迫切的时期是在孩子大班期间,当幼儿大班时,就出现了“集训营”,不断给孩子增加学习知识的砝码,要求孩子立马做出行为的改变来适应规则的需要,使孩子长期处于超负荷期,导致幼儿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对小学生活布满抵触。但实际上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是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的,包含了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形成、能力的提升等多方面。真正做好幼小衔接,绝不能等到幼儿园大班才开始,我们需要从幼儿入园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要开始。这不仅需要家长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幼儿园也需要有清晰的认识。
误区三:重视外部的筹备,忽视内部准备
成人往往过于重视外部知识的准备、技能的准备,而忽视了孩子心理的准备。对于即将上小学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角色和任务发生很大的变化,所处的环境、所交战到的老师和同学也会有很多不同,这对于孩子的心理来说也有适应的过程,因此家庭和幼儿园也需要帮助孩子充分做好心理的准备,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转变。
幼儿园到小学,是人生晚期的一种重要转折。现在很多家长和幼儿园是在就“幼小衔接”论“幼小衔接”,而忽视了“幼小衔接”的主体——儿童。儿童具有其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幼儿园的孩子是从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学习,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感性经验为基础的,其任务是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做奠基。
如果在某一时间段极快速过渡到书本学习、理性思考,过渡到间接经验的学习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有害无益的。幼小衔接应从儿童身心特点及学习、生活方式出发,让衔接具有连续性和过渡性,幼小衔接应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因此,幼小衔接需要我们重新以儿童视角进行思考,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
比起知识技能的掌握
幼小衔接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
立足儿童本位
“体验式”幼小衔接工作坊
尽管现阶段家长、园所对于幼小衔接的关注很多,但是实际落实到园所的幼小衔接工作,依旧存在很多的疑惑。如:幼儿园不清楚幼小衔接到底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衔接?又应该如何将其落实?又应该如何指导家庭与幼儿园进行良好配合?更有甚者,还依旧是在进行小学化的教学。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为帮助更多园所建立科学、完善的幼小衔接体系,明晰家、园幼小衔接的方法及策略,西部幼教论坛组织委员会、元迪早期教育研究院特别邀请到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匡欣老师携工作室优秀名师团队成员于03月在成都就立足儿童本位,科学幼小衔接这个主题开展全国幼儿园“体验式幼小衔接”实训工作坊,帮助更多园所建立科学、完善的幼小衔接体系,明晰家园幼小衔接的方法及策略。
/ 沉浸式培训 创“体验式”幼小衔接 /
全国幼儿园“体验式幼小衔接”实训工作坊,颠覆传统培训模式,摒弃专家授课“一言堂”,由匡欣名师工作室团队亲自带教,真正实现“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回”。所有专家课件、培训方案、培训资料、培训模板一应俱全,全方位掌握体验式幼小衔接所有实训重点,让你实在的把干货带回园!
培训时间
3月
(共计两天一晚)
培训地点
中国-成都
学习对象
幼儿园园长、老师
报名方式
扫码填写报名表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23247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