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挂在嘴边的话,为什么总能损伤孩子?
同样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可总有些成年人,好像无时无刻,都在伤害着孩子的心。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表面上他比谁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实际上他对娃儿的情绪伤害和人格打击,从来都不曾停止过。
比如吃饭的时候,朋友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去给娃儿不断夹菜,甚至很多时候孩子手里的碗已经塞满了,可只要孩子抬起头看一眼哪盘菜,他简直会在第一时间站起来,帮孩子继续夹菜。
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这个孩子出去吃饭,只知道埋头吃白皮面或大米饭,简直不好意思站起来伸出筷子去夹菜。
若是参加宴席或是外出就餐,这类孩子一般就是夹离自己最近的菜,连抬头或抬手去选择自己钟意食品的勇气都没有,更何谈在将来的学业和事业中,积极主动地做出最适合作自己的选择呢?
所以说在很多时候,父母的一句话语、一个眼神或一个举措,都足以深刻影响到孩子的喜怒哀乐和心情性格的塑造。
尤其是有些父母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在孩子们听来,更是如同酷寒严冬的烈烈冷风。
“别人家的孩子门门考试满分,你为什么每天连作业都写不完?”
“整天就知道玩手机,玩手机和打游戏,能让你考上大学、找到工作吗?”
“父母每天这么辛苦,你就是读个书而已,能有多累?”
但实际上,每个孩子自身的能力素质和思维见识不同,接受的家庭教育和怙恃熏陶不同,他的学习成绩、专注水平和理解能力,必然是参差不齐的。
如果父母一味地从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出发,不顾及自己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意愿,盲目而粗犷地对孩子施加语言和情感上的压力,使得孩子终日陷落在颓废、自卑和敏感的心境中。
那么这样的教育,不但无法培养一个人,还会摧垮一个人。
因此,像我朋友这样的“替代式教育”,显然是一种以怙恃的辛苦和操劳,换取孩子的省事安逸的教育方式。
问题是,一个孩子完全由父母来陪伴和管束的年龄阶段,可以说最多只有十多年。
那么你父母今天可以给孩子夹菜、喂孩子吃饭,明天可以催孩子结婚生子换工作,但是在十多年以后,当孩子从大学毕业,急需更多的社交经验和实践能力时。
作为父母,难道你还能跑到孩子的服务公司,去帮忙、干活和赚钱不成?
所以说,各位父母在管教和督促孩子学习的同时,千万不要心浮气躁,把自身在年少时未曾实现的理想,通通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
更不要因为一时的沮丧失落,就把自己在工作时和老板眼前遭受的委屈郁闷,全都发泄在对孩子的严厉苛责上。
亲子之间如果采用这样的沟通和教育方式,最终吃亏和崩塌的,还是孩子的情绪和性格。
也有些父母教育孩子,那是真的不留情面。
但凡孩子在课堂表现和学业成绩上有了一点点退步,这些父母很可能会用尽全部力气和精神,对孩子施以言语和精神上的打击。
不是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就是整天在孩子耳边啰嗦唠叨,日复一日地,既让孩子对读书学习减少了兴趣,其心理压力和情感焦虑,也越来越深重。
显而易见,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不断放慢自己积极努力和主动学习的脚步,情绪受到伤害,性格变得孤僻,学业成绩也逐渐变得乏善可陈。
而这一切,都是一些父母盲目、偏激和冷漠的教育方式,导致的后果。
显然,经常被父母质疑和否定的孩子,其独立思考和沟通表达的能力,往往有着明显的欠缺和不足。
而一个在开明父母更具智慧的教育方式下良性成长的孩子,不但具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也能够在有关人生大事和前途未来的选择上,做出相对客观和理性的选择。
而这样的能力,需要的是父母对孩子从小到大的精心陪伴和良性互动,绝不仅仅是在孩子面前抱怨呵斥几句,就能让孩子痛定思痛,做出对学业与生活更加有益的努力和选择。
而像我那位喜欢在孩子面前“事事代劳”的朋友,虽然初衷也是源自对孩子的爱和保护,希望能够全方位掌控孩子的言行举止,尽量避免让孩子遭受挫折、失败和弯路。
总之,孩子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的我们,理应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勇于实践,从一些小事做起,体会自己做选择和做决策的感受。
如此一来,孩子会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产生一些掌控感和自信心,进而能够对遇到的事情和难题,及时正确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毫无疑问,这才是对孩子而言,足以受益终身的能力和素质。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01239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