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假装游戏」,估计爸爸妈妈们都不陌生。毕竟,谁小时候没有玩过「过家家」呢?
「假装游戏」通常被认为是儿童成长发育的里程碑,与情绪调节、语言技能、认知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都有关联。
一般情况下,当孩子已经发展出识别自己在做某事的能力时,就可以开始参与「假装游戏」了。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假装游戏」开启的前提是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而最近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假装游戏的起源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早。
来自朴次茅斯大学的研究表明,婴儿在互动中表现出的假装行为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而且,假装行为与孩子早期的玩耍互动之间存在联系。
假装游戏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具有象征性特征的活动,其中「能指」(即符号本身,如香蕉)被用来表示「所指」(即象征的物品,如电话)的意义。
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玩游戏时会用到道具,比如用棍子当剑,用碗当帽子。
但不知您是否发现?在孩子成为自己想象世界的导演之前,他们往往会自己当小演员,表演一些非常规的东西。
例如,做搞怪的面部表情,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甚至做出一些有趣的行为,来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朴次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假装行为的质量、出现和发展过程都存在差异。
假装行为不应该被定义为认知发展的最终产物,而应该被定义为一种人际关系的产物。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比我们最初认为的要早得多。
有观察证据表明,8 个月大的孩子会假装给别人一个东西,然后在别人伸手过来拿时立马缩手。
大多数父母和照顾者都经历过这种类型的互动,但过去很少有研究去调查这种互动对儿童发育带来的广泛影响。
这些较早和较晚行为形式的最大共同点是,它提供了一个空间,使婴幼儿可以与他人共同在现实中构建和探索不同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
所以,家长们在平时可以多多观察留意孩子在早期的假装行为模式,看看如何在孩子更小的时候鼓励他们尝试假装游戏。
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对他们的成长发育无比重要。
也许用一个特殊角色的声音给孩子读书,或是带孩子玩躲猫猫,就能让他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并尽早地学会扮演好自己的人生角色。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pretend-play-infants-2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