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孩子童真,父母该不该报告小朋友童话都是假的?

维护孩子童真,父母该不该告诉小朋友童话都是假的?

每期一个话题

阅读改变教育行为


有一期奇葩说辩题是《父母该不该告诉小朋友童话都是假的?》这个话题其实在怙恃圈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我们今天也来讨论一下到底要不要告诉孩子们?

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聊聊,到底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假”。这个天下上最最真实的东西,不一定全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凡是全人类都能共鸣并且从中汲取力量的,这本身即是“真”,是情感心理的“真”。







我们应该相信童话,不是相信它的真假,而是相信它内在的力量。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有一句话:“人生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而在他的此外一本书《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他又说道:“我时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来思考问题,很多烦恼的问题就变得易解。”





童话的形式是假的,但童话传递的精神是真的。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分几个阶段:无意识、有意识、假象和理想混淆、假象和现实区分。这也是为什么一般来说,2、3岁开始一直到学龄前,有不少孩子会有自身的“想象朋友”,也会相信童话、相信圣诞老人等的存在。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正常的认知发展必经之路,对于孩子成长也是有利的。这可以帮助孩子对周围环境建立更强的安全感。当我们过早地主动地去告诉孩子,这些都是假的,一方面孩子的认知倒退还不具备可以消化这份信息,只会徒增他们的困扰。



慢慢长大,我们最后当然知道了圣诞老人是假的,礼物都是爸爸妈妈买的,但是这些美好的回忆变成了我人生的一部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老是越来越理智地去判断一些事物的真假对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相信童话,不再相信美好,开始相信人性本恶,相信虚假的必然存在……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剥夺了孩子通过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尊自负的机会,真正的安全感一定是从内心滋生出来的。




童话和游戏,都是孩子特定年龄段的语言体系,是他们平安探索这个世界、认识世界的途径。最终孩子都会知道这些是假的,那为什么要焦急去剥夺让他们去经历的过程呢?

我们剥夺的不仅仅是体验,更是他们获得内心滋养力量的机会。

正方还有一个观点就是反复强调,现实社会是残酷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味报告孩子童话故事,孩子未来接触社会后,就无法适应了。恰恰因为如此,我们才从小需要童话。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即使还没完全踏上社会,他们就都市有自己的恐惧和焦虑,显性或者隐性的。

可是今天我们能看到闪烁着人性之光的《蒙娜丽莎》,不正是因为文艺复兴中,那些艺术家们小小的“童话”吗?今天我们能看到神舟飞天、蛟龙入海,不正体现了几千年来中华儿女心中那小小的“童话”吗?我们人类历史的长河走到今天,不就是由一个个小小的“童话”、大大的“梦想”堆积起来的吗?

童话故事中都会有一些“负面”的内容,继母很坏、迷路、被抛弃了等等。而大部分适合孩子看的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最终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童话是假的,但它又不是假的,它是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善恶终有果,努力就会成功,虽然这是这个世界暂时没法达到的,但我们要做的,难道不就是向这样的世界无限趋近吗?告诉孩子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怎样梳理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如何求助。和孩子分享,我们是怎么看待这个故事的,带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

维护孩子童真,父母该不该告诉小朋友童话都是假的?



从小不断从童话和绘本中体验和练习这些能力的孩子,未来才更有能力适应社会的现实。而且他们也会永远记得,当时年幼的他哭的稀里哗啦的时候,父母耐心陪伴、温暖拥抱给予的安慰。

这难道不比简单说一句“假的”更有力量、意义更加深远吗?

其实当我们在谈这个话题时,我们谈的已经不是孩子本身了,而是我们成人内心自己的“害怕”和“担忧”。曾几何时,我们都相信善良和美好,但最终生活把我们弄的灰头土脸。我们受伤过、跌倒过、伤心过、愤怒过。然后当我们看着自己孩子眼里的光,读着这些美好的故事,我们开始担心,怕我们的孩子像我们一样又一次被生活摔得重重的。

长大后,我们越来越容易感受到“安全感的缺失”,害怕失去爱情,害怕失去工作,但我们不知道的是,童话,其实就是每个孩子“建立安全感”的第一个港湾,从这里出发,才能加足马力地远行。



但你们知道吗?爱才是抵抗残酷的力量。

7岁前的孩子是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的,这个童话不只是书上的童话故事,还包括基于看到的现实世界和听到的童话故事之后、在大脑中想象出来的事物。孩子就住在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世界里,而正是这个想象的世界,给了他们最初的安全感。

当孩子的软硬件没有完全加载好的时候,力量弱小,他们需要世界是安全的,妈妈是不会死的,自己是永远会获救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以后的人生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总是怀有希望,才会积攒力量去反抗,去自己当个拯救者。



安全感哪里来?安全感不是童话世界一个坏人都没有,而是总是有好人来打败坏人,拯救受害者。受害者是力量弱小的孩子,而拯救者就是小矮人们、王子们或者爸爸妈妈们,所以爸爸妈妈们从来都不是童话世界的旁观者。

所以,不要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告诉她“你就是公主”,因为你那么善良,因为爸爸妈妈那么爱你。

在我们还能影响孩子的时候,多教会他们善良和美好吧,这份底色是他们看待世界的第一个滤镜,让他们明白活下去的美好。在我们还能影响孩子的时候,多教会他们底线和原则吧,这份锋芒是他们踏入社会的第一份盔甲,让他们懂得如何自保。



在我们还能影响孩子的时候,多教会他们理解和原谅吧,这份大气是他们行走社会的初始格局,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生活不只有眼前。



这是童话的力量,也是因为孩子,我们被治愈,再次成长的力量。

生活就是阳光照亮阴暗处,但愿我们都能,心里有光,手里有伞!

让孩子看童话,不是让他们成为公主王子,而是学习主人公的真善美。下面悦悦会推荐几本体现真善美主题的绘本,希望对家长为孩子挑选书籍提供一些建议。

维护孩子童真,父母该不该告诉小朋友童话都是假的?

《狼和七只小羊》

绘本简介:羊妈妈带着她的七只小羊过着平静的生活,可是贪婪的狼却趁羊妈妈外出时欺骗了善良单纯的小羊,将他们一口气吞进了肚子里。羊妈妈回来后伤心欲绝,可怜的小羊们能得救吗?

维护孩子童真,父母该不该告诉小朋友童话都是假的?

《灰姑娘》

绘本简介:1955年凯迪克金奖作品,美丽优雅的水彩画。
作者是美国图画书大师马西亚·布朗(Marcia Brown),凯迪克奖大户,一共获得过三次金奖、六次银奖。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绘本简介:1973年凯迪克银奖作品。 

这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毒心肠皇后因为妒忌白雪公主的漂亮容貌,发誓要把她置于死地,三番四次对她狠下毒手。在七个小矮人的热心帮助下,白雪公主一次一次化险为夷,并与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画家以水彩笔制造了出宁谧干净的效果,让经典之作再次大放光彩。


维护孩子童真,父母该不该告诉小朋友童话都是假的?

《小红帽》

绘本简介:从前,有个可爱的小姑娘,有一件外婆送的红色天鹅绒连帽披肩。红披肩非常漂亮,无论去哪儿,她都穿着它,于是人们叫她“小红帽”。有一天,母亲叫小红帽给住在森林的外婆送食物,并嘱咐她不要离开大路,走得太远。小红帽在森林中遇见了狼,她从未见过狼,也不知道狼的凶残,于是把自己来森林中的目的告诉了狼。狼知道后,诱骗小红帽去采野花,自己先跑到林中小屋吃了小红帽的外婆。然后装成外婆,等小红帽到来时,又把她吃掉了。后来,一个猎人把小红帽和外婆从狼肚里救了出来。


《穿靴子的猫》

绘本简介:一只聪明的猫要帮助它穷困潦倒的主人翻身,于是它向主人要了一双靴子和一个布袋,穿过荆棘到森林里打猎。它把每次获得的猎物都先给了国王,它用机智和勇敢打败了富有的食人妖魔,最终它帮助主人得到了国王的青睐和公主的爱慕。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2717636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