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回声】小学语文深度“学的活动”微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八)

和美语文第203期

【课标回声】小学语文深度“学的活动”微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八)

矢志不渝地热爱,

虚怀若谷地交流,

如琢如磨地研讨,

生生不息地传承。

 

    树立“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学生观,任务群驱动下的“学的活动”课堂观,以“深度解读教材、组织学生学习”为己任的教师角色观,深耕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


      概念厘清——


关于“深度学习”

    富兰和兰沃希(2016 ) 将深度学习定义为“在现实世界中创造和运用新知识”。刘月霞和郭华(2018 ) 认为:深度学就是“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大概念》一书中明确:深度学习和 真实性学习的概念内涵是相通的,都指向培养学生解决真 实问题的素养,教会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 


关于“学的活动”

    王荣生教授认为,我们的课堂必须从以“教”为基点转向以学生的“学”为基点。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活动、主形式、主线路。通过“学的活动”,学生将“惰性知识”变成“活的知识”,实现“所学所知”的高通路迁移。要把课堂教学建立在依靠、利用、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能力和实力之上。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引领、刺激、带动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教不是去支配、控制、压制、取代学,而是去引导、支持、强化、激励学。


关于“学的活动”的初步实践研究。

     团队初步研究正式起步于2020年9月。当时除王荣生教授在他的阅读教学论述中用一个小章节,相对于“教”的活动提出“学的活动”,其他很难查到“学的活动”相关文字。两年的实践研究,从源头到未来,从理论到实践,从特征到范式,从概述到分“识体而教”……以教学为阵地,以文字为见证,收获了一些浅显成果。欣喜看到2022版新课标颁发,“学的活动”同“任务”“情境”“统整”等系列课标热词一起,成为支撑新课标课程内容的核心概念,“学的活动”研究信心弥足。将在公号中系列分享9期研究浅见,以专业的态度与大家共勉,提请各位专家和小语老师惠允雅教。

——卞欣


分类例说二

说明类文本

一、

说明类文本起源于现实意义。





1.说明文的起源与发展。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说明文的雏形.《尚书·禹贡》《周礼》《仪礼》等都有说明性的文章.《尔雅》《夏小正》《礼记·月令》也是说明性质的.东汉许慎的 《说文解字》,魏晋南北朝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用说明文介绍文字,地理及农业生产知识的名著.唐宋时期的”记””笔谈””杂 识”之类的文章,亦多以说明为主.如唐代韩愈的《画记》是说明文中的佳作,曾被后人推许为”周人以后,无此种格力”.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大量的说明文.明清两代用说明文撰写的论著已大量涌现,如:明代朱应星的《天工开物》,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古代大多称作“记”即杂记体。刘勰的《文心雕龙》:书记之大,衣被事体,笔札杂名,古今多品”“记”的内容十分复杂,它包括了一切记事记物之文,大体可分为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和人事杂记四类。其中书画杂物记以说明为主,一般是说明书画的内容、物件的形状以及艺术特点等。这类文章多以“记”或“序”名篇。说明文的名称出现于清末年。由洋务运动动的开展,西方的修辞学、文体论也流入国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文大量涌现,对于这种文体的研究也被摆到学术日程上来。“五四”以后,夏丏尊、刘董宇在《文章做法》一书中把文章分为“记事文、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小品文”五类。叶圣陶先生在1933年出版的《文心》中,把说明文称作“解说文”,直到1936年出版《文章例话》《阅读与写作》时,才明确列出“说明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加以研究。

2. 说明文的社会功用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

    说明文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文章中属于实用性文章,说明文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具体到小学语文课本中这类作品有助于学生对于不同事物的理解,对拓展儿童的知识视野、提高其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儿童所熟知的世界分类:如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四上《爬山虎的脚》,五上《太阳》主要从提取文章信息、了解运用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特色这三方面展开,其中指向“提取文章信息”的练习数量最多。


二、

小学阶段说明类文本的分类与文本价值分类讨论



关于说明文的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不同。这里的分类,是为了便于后期对深度学习的活动进行模式化总结。下面,以文章距离当下学生的现实个体的时空距离为标准,将小学说明类文本,分为下面几类。

1.自然环境及自然生物类。

例如《大自然的声音》(三上);《昆虫备忘录》(三下);《海底世界》(三下);《爬山虎的脚》(四上);《蟋蟀的住宅》(四上);《鲸》(五上)《太阳》(五上);《松鼠》(五上);《夜间飞行的秘密》(四上);《飞向蓝天的恐龙》(四下);《蜜蜂》(三下);《花钟》(三下);《琥珀》(四下);《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五上);《宇宙生命之谜》(六上);《只有一个地球》(六上);通过从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生物的说明介绍,把握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对材料整体的理解和分析。把握关键词句可从三个方面考虑:抓住中心句,分析过渡句。认清指代成分。对该类型的文本的原型生活或应用场景进行列举,分析,从而落实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语文要素。

2.人文生活类

例如《赵州桥》(三下);《冀中地道战》(五上);《圆明园的毁灭》(五上);《故宫博物院》(六上);《纸的发明》(三下);《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三下);《太空生活趣事多》(三下);《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四下);《呼风唤雨的世纪》(四上);《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六下);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对人文生活类型的文本的在生活场景中或应用场景我们怎样介绍说明,分析,从而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是我们设计深度学习的活动依据与方向。

三、

两大类说明文本深度学习活动设计流程与范式



   基于以上所有的分析与整理,推出说明类文本的学的活动的学习设计模式,这个模式,旨在突显自然环境及自然生物类文章的表达效果。

    1. 自然环境及自然生物类。

    课例展示《蟋蟀的住宅》(四上)

环节一  填写表格:下表是说明类文本“深度学的互动”教学设计的流程表,教师先确定要学习的课文在本单元的“地位”,这六种不同的地位,决定了教与学之间的“配方”比例。而后,设计这篇文章可以对应的生活场景,下来,根据学习内容与活动形式确定学习圈层,再列举出本课语文素养的重要训练点,最后明确本课的自身独特之处,将以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就可以设计这节“深度学的活动”的课了。

 环节二:确定生活真场景

 针对自然环境及自然生物类的文本,首先要设计一个与之相关的学习活动,这个活动是贯穿一节课始终的一个大活动,这里的“贯穿”,可以是在开课提出问题,在结课解决问题,如上面《蟋蟀的住宅》的课型设计。在开课阶段,让学生观看蟋蟀“唱歌”进洞视频,让学生猜测蟋蟀除了唱歌好还有哪些厉害本领。让学生在猜测中学习课文探寻答案,这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也引入对课文内容的学习,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蟋蟀住宅的特点,更重要是在阅读感悟中,体悟到了作者对于蟋蟀住宅的赞叹,这样,在本课结尾,利用课堂所学,观察蟋蟀住宅,这既是对课堂学习的检测,更是学习的升华。当然,也可以是在开课提出问题,在上课过程中,逐步解决。这个问题的设计,总体来说,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同时,课后延伸的作业设计,也是对于本课中作者对于“蟋蟀住宅”描写细致的主要原因进行探究,善于细致观察,当然课中的问题设置也是需要有层次,在设计时更能贴合孩子的兴趣发展和思维发展。这样,能让学生在最逼真的生活场景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真切感受语言的强大威力、作用。

下面列举针对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这些针对自然环境及自然生物类的文本可以开展的生活化活动。这些列举,只是为了抛砖引玉,激发起大家的创造力。

【课标回声】小学语文深度“学的活动”微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八)
【课标回声】小学语文深度“学的活动”微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八)

   环节三:课堂学习圈

每篇课文,在上面设计的这个贯穿整节课,或者开课提出、结尾解答的活动内,再结合本单元的训练要点,结合本课文本具备的语文素养的各种训练点,进一步设计丰富的语文学习活动。让课堂向语言学习的纵深发展,向语文素养的目标前进。

这个环节是整个深度学习的具体实施环节,我们提出了“学习圈”这个概念,是指以个体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时空环境。“学习圈”的中心是一个独立的学生个体,其个体的学习过程,形成一个学习的时间线性过程。而围绕着这个个体,外围还有一个个的学习圈层,分别是同桌互助圈层,小组讨论圈层,班级协作圈层,师生互动圈层。每一个圈层,有其独特的操作方式与作用。

针对自然环境及自然生物类的作品,隶属说明类文本,其基本学习流程、方法与其它类型的说明文差异不大,主要从提取文章信息、了解运用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特色这三方面展开,其中指向“提取文章信息”的练习数量最多。另外,在进行学习活动设计时,单元的语文素养训练要素,则是整个深度学的活动设计的重要目标。

将以上诸要素整合起来,从课标要求,到单元要素,到课文自身特点,从学生学段心理特点,到本班学生整体学情,到学生对这篇课文相关的信息的了解,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就可以设计深度学的活动了。

例如,在上面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根据单元训练要点“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并学会观察”,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了两个学习模块,一个是“扫读测试与训练”学习模块,一个是计时阅读及阅读质量检测模块。这均是两个以学生的学为主要目的的深度学的模块。在此基础上,在检测速读速度模块,还设计了几个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维训练的问题,如:蟋蟀和别的昆虫不同,蟋蟀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蟋蟀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可是人们为什么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呢?这些问题,将引导着学生更深入地研读课文,更深入地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连续性。以上这些活动,均是以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诚修芯”为核心动力,辅以同桌互学,小组讨论,全班协作,以及教师的适时点拨等各个圈层的学习,最终综合完成了本课的深度学的活动。



【课标回声】小学语文深度“学的活动”微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八)

环节四:课外延展线

对于对自然环境及自然生物类的作品,课外的拓展中,一般可以设计查找资料和实际观察,观看《动物世界》或《我们的地球》类的纪录片,观察并写观察日记。在条件具备的地区,还可以实施实地考察,走访等。让学的活动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思考到感性感受。


【课标回声】小学语文深度“学的活动”微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八)

  2.人文生活类

  课例展示《故宫博物院》(六上)

  人文生活类文本  深度学习活动设计流程与范式

环节一  填写表格:下表是说明类文本“深度学的互动”教学设计的流程表,教师先确定要学习的课文在本单元的“地位”,这六种不同的地位,决定了教与学之间的“配方”比例。而后,设计这篇文章可以对应的生活场景,下来,根据学习内容与活动形式确定学习圈层,再列举出本课语文素养的重要训练点,最后明确本课的自身独特之处,将以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就可以设计这节“深度学的活动”的课了。


  环节二:确定生活真场景

  针对人文生活类的文本,首先要设计一个与之相关的学习活动,这个活动是贯穿一节课始终的一个大活动,这里的“贯穿”,可以是在开课提出活动性问题,在结课解决问题,如上面《故宫博物院 》的课型设计。在开课阶段,让学生伴随音乐观看故宫图片,感受故宫的规模宏大、建筑精美。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画出故宫参观的路线图,这样引让学生在协作探讨中提升学习兴趣,也引入对课文内容的学习,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故宫建组的特点,更重要是在阅读感悟中,体悟到了作者对故宫博物院的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赞叹。这样,在本课结尾,利用课堂所学,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为后面的拓展学习做好铺垫。当然,也可以是在开课提出问题,在上课过程中,逐步解决。”三大殿为什么太和殿介绍得最详细?为什么多次写龙?”这个问题的设计,总体来说引导学生体会故宫博物院的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民族创造精神。同时,课后延申的作业设计,也是对于本课中作者对于“故宫博物院”的说明文写作方法的探究。这样,能让学生在最逼真的生活场景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真切感受语言的强大威力、作用。

  下面列举针对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这些针对自然环境及自然生     物类的文本可以开展的生活化活动。这些列举,只是为了抛砖引     玉,激发起大家的创造力。



   环节三:课堂学习圈

每篇课文,在上面设计的这个贯穿整节课,或者开课提出、结尾解答的活动内,再结合本单元的训练要点,结合本课文本具备的语文素养的各种训练点,进一步设计丰富的语文学习活动。让课堂向语言学习的纵深发展,向语文素养的目标前进。

这个环节是整个深度学习的具体实施环节,我们提出了“学习圈”这个概念,是指以个体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时空环境。“学习圈”的中心是一个独立的学生个体,其个体的学习过程,形成一个学习的时间线性过程。而围绕着这个个体,外围还有一个个的学习圈层,分别是同桌互助圈层,小组讨论圈层,班级协作圈层,师生互动圈层。每一个圈层,有其独特的操作方式与作用。

针对人文生活类的作品,隶属说明类文本,其基本学习流程、方法与其它类型的说明文差异不大,主要从提取文章信息、了解运用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特色这三方面展开,其中指向“提取文章信息”的练习数量最多。另外,在进行学习活动设计时,单元的语文素养训练要素,则是整个深度学的活动设计的重要目标。

将以上诸要素整合起来,从课标要求,到单元要素,到课文自身特点,从学生学段心理特点,到本班学生整体学情,到学生对这篇课文相关的历史事件信息的了解,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就可以设计深度学的活动了。

例如,在上面教学六年级上册的《故宫博物院》一课时,根据单元训练要点“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了两个学习模块,一个是“扫读测试与训练”学习模块,一个是计时阅读及阅读质量检测模块。这均是两个以学生的学为主要目的的深度学的模块。在此基础上,在检测速读速度模块,还设计了几个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维训练的问题,如:首先播放微课《故宫博物院》拓宽学生的视野面。让学生再选择一两个景点,作讲解。 这类问题的设计,将引导着学生更深入地研读课文,更深入地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除了运用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外,对于语言表达中融入感情和看法。以上这些活动,均是以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诚修芯”为核心动力,辅以同桌互学,小组讨论,全班协作,以及教师的适时点拨等各个圈层的学习,最终综合完成了本课的深度学的活动。


环节四:课外延展线

对于对人文生活类的作品,课外的拓展中,一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古代建筑,阅读相关书籍,观看《文明之旅》等的访谈节目,结合活动进行小练笔介绍一处人文景观。在条件具备的地区,还可以实施实地考察,走访等。让学的活动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思考到感性感受。




【注:有关研究内容出自《小学语文“学的活动”微理论构建实践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




主持人


卞欣

     中小学高级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主持人,陕西省教学能手,西安市卓越教师培养对象,西安市教学能手,西安市骨干教师,高新区“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特聘专家,陕师大文理学院联合培养硕士指导教师。陕西省“名师大讲堂”现场课堂展示,主持省、市级规划课题5项,参与国家级、省、市课题6项。曾获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多项省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刊物,国家级、省级刊物,参与多本教学用书编写工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