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报班, 我的孩子怎能落伍?中国家长的通病:以为上课才是学习
把孩子送进辅导班,看着他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想象他们正徜徉在学问的海洋里,心里想着:“还好,这一天又没虚度…”不知从何时开始,辅导班已然成为父母缓解焦虑的镇痛剂——娃儿“充实”了,家长才不会焦虑。
他们以为只有报班上课才是学习,只有学问性的学习才是学习。殊不知,过度追逐辅导班带来的即时成效,反而会压抑孩子天性里的学习欲望。
作者:蝎子号;本文来源:公众号“新新家长”(id: xinxinjiazhang)。如果您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咱们“设为星标”哦!
………………………………….
别的孩子都在报班,
我的孩子怎能落后?
我愈发能理解现在父母的焦虑,大概是这个暑假开始的。
之前孩子还小,我沉浸在他成长的喜悦中,用本能的方法与他相处,读绘本、听儿歌、讲故事、看动画片、搭乐高……这些都是我们美好的亲子时光,我一点都不感到焦虑。
直到今年暑假,他开学要上中班了,我切实感受到来自周围的压力。
他的同学都已经开始报班了,英语启蒙、数学思维几乎是标配,学有余力的前提下,有些孩子会去上围棋课、舞蹈课、篮球营等其他运动和文艺项目。一个学龄前中班的孩子,每周赶3、4个场子是平均数。
而我家儿子的报班数量是:0。
一边看到别人家孩子很高效地上各种培训班,算数好、语文好、英文好,才艺好,列举了都是痛,一边看到自家孩子的暑假又要虚度了。
连我妈都忧心忡忡:快6岁了,真的不给他学点什么吗?
有几次我都快要向这样的焦虑屈服了。我心里有一个声音在说:“孩子,你学到什么不重要,你去上课吧,去教室里坐着吧!”
于是,我开始给他寻找一些试听课,孩子表现也很配合。
可试听结束后他跟我说:妈妈,我不想去上课,我想在家自己学。
我问:“你在家学什么?”
他说:乐高、磁力片、卡通尼乐园、平衡车、starfall(一款英语学习app)、汪汪队、游泳、“看里面”(百科全书绘本)……
相信你跟我一样,听到这样的回复肯定会嘀咕:屁叻,这哪叫学?明明就是玩一天嘛……
认为只有报班上课才是学习,只有知识性的学习才是学习,可能是所有中国家长的通病。
这里面显然有问题。
你以为的学习,其实是“被教授”
今年,有一期《三联生活周刊》做了一个“技术改变童年”的专题,里面提到了一个观点,让我大受启发。
美国教育家、人工智能先驱西摩尔·派普特一生致力于理解孩子怎么学习,孩子的学习到底是什么,以及怎么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学习。他对智力的观点,受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影响颇深。
西摩尔·派普特(Seymour Papert),
被誉为“儿童编程之父”
他将人的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分成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一个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从出生开始,他就开始了学习。他通过探索、触摸、玩来学习,什么东西都塞到嘴里尝一尝。他们不仅学习与物的关系,还有与人的关系。这是一个由自我驱动的学习。
父母也许以为自己决定了孩子学什么,但实际上他们起到的作用很小。大部分时候,孩子都是自己在学习。
第二个阶段,是当孩子看到一个感官经验之外更广阔的世界。比如他看到大象的照片,他好奇大象吃什么,但他无法直接探索这个问题,而只能从经验性的学习转向符号的学习,从自主的学习转向依赖他人的学习。
照西摩尔·派普特所言,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转换是一种创伤性的变化。因为上学以后,你必须停止自我学习,转而接受“被教授”。
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被扼杀、被毁灭。而少数人之所以生存下来,是因为他们学会了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学会了阅读,学会了使用图书馆,学会了如何探索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所谓第三个阶段,就是从第二个阶段幸存下来的孩子,重新回到了第一阶段。无论是艺术家、科学家,他们在重重险之中找到一种有创造性的活着的方法:“他们像一个孩子那样活着,他们探索,实验,听从内心的驱动,而不是别人的教诲,更多依赖直觉和经验,而不是符号。”
父母认为,上课才是学习,知识学习才是学习,但恰恰相反。
孩子从一出生就无所不在学习中。学习探索世界、学习掌握自己的四肢五官和喜怒哀乐、在玩耍中扩大自己的能力边界。而当他们开始上学了,“学习”反而不见了,他们转而“被教授”。
有一天,我看到孩子在用两块积木、一张纸和一辆小汽车玩傻乎乎的“过桥游戏”。他试了几次纸桥都在半路坍塌,渐渐他可能发现其中的受力规律,于是慢慢调整积木之间的距离,把纸折起来,最后小汽车终于冲过去了!
他高兴坏了,而我被这个场景治愈。
现在,科学家和教育学家们都在努力研究如何消灭人类学习的第二阶段(被教授),或让第二阶段来得不那么猛烈,我为什么还那么着急把孩子送进工业化模具制造、批量生产的知识学习环境,着急要扼杀他自我学习的天性呢?
为什么我们那么痴迷辅导班?
我清楚“第二阶段学习”的需求来自哪里。目前国内的教育,不管是学校体系还是社会期待,都要求教学一定要高效。从评估角度来看,知识点接受了多少,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多少,也容易被量化。
辅导班和家长,实际上是双向选择的过程。
大部分家长不了解学习原理,分数当然是最直观的成果。孩子出口会背唐诗,计算题做得又快又对,能弹一首完整的曲目……这些都是可以看得见的。看得见成果,这钱花得明白。
而大部分辅导班对学习原理并不在意,跟教育更沾不上边。他们并不在乎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给孩子的人生打下怎样的基础,他们的目标很清晰:迎合家长的需求,当下把小孩“教会”,保证效果可见,让父母的钱花的安心。
于是就会出现:“7天学会拉一首小提琴曲,一个暑假认字上千,一期课程达到美国小学生水平……”之类的强调学习效果的宣传语出现。
说到底还是父母的不安和焦虑。
如果我说,我们以安抚自己情绪的代价,剥夺的是孩子童年的自由,还有他们面对生活的内在动机,你还会觉得这些“付出”真的无愧于心吗?
孩子来到世界上,天生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以及强烈学的欲望,都是经过自然选择塑造的,以服务于自我教育的功能。一个孩子的成长目标,应由自我驱动、独立思考、身体力行、充满活动,通过自己的选择,将生活向自己想要的方向推进。
过度痴迷辅导班,会毁了这一切。
那些看不见成果的学习,需要被重视
,《扬子晚报》记者调查了当年高考中,拿下各省辖市文理科状元的21名考生,发现89.66%的状元没有参加过辅导班,仅14%在寒暑假上过辅导班,33%状元学过奥数,不过他们说“不感兴趣千万别学”。
“我小时候几乎没有上过补习班。课外竞赛,学校会有专门的培训,不会自己去补习。”今年刷屏的广西省高考状元杨晨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比起培训班,那些学霸之所以成为学霸,他们谈到的更多是“非智力因素”,比如学习方法、勤奋以及不服输的精神。说到学习方法,如果没有大量的探索和反省,又怎能总结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呢?
我大概从五年级开始就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又因为害羞不愿戴眼镜去学校。老师上课或补习班上讲的,我只能听4、5成。一旦开始写板书,我就不得不自己读教材了。因为成绩没受影响,我瞒过了所有人。
这样的学习习惯一直贯彻到我读大学,尤其是那些只有知识没有观点的课,我自己看书效率会更快。
我有时想,我自认学习能力比较强(跟真正的学霸不能比),学习欲也比较旺盛,好奇心一直都在,也许就是我当年养成的自学习惯帮到了我。
不是长期“喂养”大的孩子,才能学会如何捕猎,也才能知道自己要吃什么。
随着孩子长大,他们最终会进入学校,开启系统化知识学习的模式,他们必须去适应这套规则,无可厚非,也容不得家长特立独行。但现实是,有太多原本淡定的家长被裹挟在焦虑的洪流中迷失,有一些过度焦虑的家长把孩子的每一天都排得太满。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思鲁德和奈德·约翰逊发现,我们正在养育最焦虑的一代孩子。越来越多的孩子要么偏执得想成功,要么觉得一切努力没有意义,北京大学也被“空心病”席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几十年前,孩子的周末都在外疯玩,父母根本不知道他们跟谁玩、在哪里。现在,不仅周末,孩子们的绝大部分时间被各种家长规定的课外班填满,很多人在高中时就感到筋疲力尽。
没玩够的孩子,无法充分发展自己基因中带出来的学习欲望,无法满足控制自己欲望,因而很容易沉迷在电子游戏中,之后的人生出现失控时刻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我写这篇文章目的不是想告诉各位:大家都别上课啦,让孩子在家愉快玩耍呗。而是想提醒各位:
首先,那些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学习,短期不一定看得到成果,但并不代表不存在、不重要;
其次,知识学习不可避免,但要尊重孩子的学习规律,不要让学龄前的孩子过早的进入课堂。
最后,家长也要对授课式学习有合理的期待,足够的警惕。
我想,明白这些,或许比盲目给孩子填满辅导班更能治愈咱们的焦虑。
意犹未尽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0216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