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是本能,立礼貌是责任
6岁前,一定要给孩子立规矩
但当我们把希望孩子时刻快乐作为养育的终极目标时,这就是“溺爱”的温床。娃儿因此更容易为所欲为,更不懂得判断自己言行是好的还是坏的。
有专家指出,3-6岁是孩子规则意识和早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孩子85%-90%的性格、想法、行为方式,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6岁前若不给孩子立规矩,再好的教诲都是无用的。
因此,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人,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懂得,切勿觉得孩子还小,就一味的溺爱和纵容。
爱孩子是本能,但为其立规矩,这是每一名父母的责任。
那究竟怎样的家庭教育,才能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呢?如何爱,才是爱孩子?为孩子立规矩,要怎么立?
三个“不容忽视”
有些事,不能惯
很多家长或许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常常以哭闹、不吃饭、撒泼打滚甚至攻击人等行为来请求大人满足其需求。您是否也曾满含无奈的妥协,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家庭教育的底线?
不想吃饭?那就先吃吃零食吧
想要新玩具?买给他就好了
还想再玩1个小时的手机或电脑?
那今天就破例多玩会吧
……
有家长说:“家里有规矩,但娃儿耍赖不遵守也没辙啊!”
总的来看,被惯坏的孩子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要求总是被满足。第一次泛起问题,大人就妥协,只会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找来更多麻烦。
有些事,必需孩子自己做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帮娃儿万事包办了,以后再培养也来得及。
其实在孩子每个年龄段,都有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爱从来不是大包大揽,教会娃儿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帮他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爱。
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久了,他才会在发展中学会自立自强。
有些责任,必须娃儿自己担着
孩子的行为,就是家长的责任。当孩子犯了错时,父母不能帮孩子逃避,而该当要求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言行承担后果,让孩子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
四个“规矩”必须养成
老师
规矩一: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如当孩子被批评或出现其他消极情绪时,常常会表现出粗俗、攻击性的言行,爸爸妈妈要帮忙孩子明辨是非,然后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
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等等。
老师
规矩二:别人的货色不可以随便拿
有的孩子对于物品的归属意识很模糊。经常随手将别人的物品抱在怀中不愿归还。只要自己喜欢,就一定要得到。
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他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归我自己支配。
老师
规矩三:不可以随意打扰别人
有的孩子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于是常常用自己的事情随意打扰别人。如打断别人说话等……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坏习惯,爸爸妈妈要用心平气和的引导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知道被别人打扰是很不开心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让他懂得当别人在忙的时候不应该去打扰他。
老师
规矩四:做错事要道歉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要求孩子对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如果是爸爸妈妈错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跟孩子一起遵守规矩。
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诚实地面对,并且有勇气主动承认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学会了反省自己,也开始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了。
最 后 的 话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少父母都会进入这样的误区:既希望孩子得到更多的自由,充分展示个性,又担心孩子没有规矩的约束以后不好管教。因此,管得太少和管得太严常常让父母陷入两难的选择。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尤其是家中的长辈,会过分宠溺孩子,事事都惯着孩子,最终把孩子养成了一个性格极端的“熊孩子”。
爱孩子,是我们的本能,给孩子立规矩,让他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是我们的责任。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12153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