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 |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学问点详解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海拔(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间隔,又叫绝对高度),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即是两点的海拔高度之差)。
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连线,称为等高线;等深线:在舆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明地形的地图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之差
2、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疏密差异
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越稀薄的地方,坡度缓
3、(重点)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推断5种地形部位(课本第25页)
①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等高线紧闭,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升高)
②山脊:等高线弯曲局部向低处凸出
③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个别发育有河流
④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处)。
鞍部(相邻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修路、爬坡沟渠、水库选址)
水库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高地或小盆地(如下图中甲处)
大坝坝址则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的最窄处或洼地、小盆地的狭窄出口处(最好在峡谷处,工程量小,投资小,安全系数大,如图中乙处)
交通建设的线路选择要求坡度平缓(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如图中ABC)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定义,不同颜色代表的地形
绿色表示平原 ,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低山丘陵,褐色表示高山 ,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2、陆地表面的五种地形(海拔和地势特点)课本第27页
山地(海拔较高,>500米,崎岖不平、具有陡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高原(海拔较高,>500米,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平原(海拔较低,<200米,地面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海拔较低,200~500米,崎岖不平的地形区,地势起伏较大);
盆地(海拔不定,四周高,中间低)。
三.地形剖面图
绘制方法(描点、引线、连线,注意处理好相同海拔的点之间是上凸还是下凹参见课本28页的图)。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00139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