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历史学家罗荣渠在《美洲史论》中写到,作为“世界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他)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六个国度的奠基者”,“他被誉为解放者”。材料中的“他”反抗的是哪一国家的殖民侵略(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法国
2.“黑人军队于1863年春季组建,5月28日,第一个北方黑人团——番号为‘马萨诸塞第54联队’——于南卡罗来纳投入战斗,表现出非凡的勇敢精神。到1864年,南方军队中共有将近19万黑人士兵,此外还有25万黑人担任战地后勤工作,为战争付出了巨大牺牲。”其直接原因是( )
A.北美独立战争爆发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宅地法》的宣告
3.“根据该法令的条款,所有农奴都被宣布为是自由的……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2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相较于美国解放黑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更大意义为( )
A.解放奴隶数量更多也更彻底
B.采用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C.改变了整个国家的社会性质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4.观察下面的图示,方框内的笔墨应是( )
a.俄国农奴制变革 b.美国南北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日本明治维新
5.“1868年,在欧洲的造船厂,活跃着日本人的身影,他们对西方文明‘始惊’‘次醉’‘终狂’。1871年,岩崎弥太郎创办三菱公司,服务公司依靠雄厚的资本和政府的扶持,开办银行、造船厂、炼铁厂等,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财团。”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措施直接有关( )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c.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d.提议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6.美国作家查尔斯·穆雷曾经进行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在历史上最知名的229位发明家中,瓦特与爱迪生并列第一。瓦特与爱迪生对社会的共同贡献是( )
a.开启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新时代 b.开启了天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使交通运输业发生革命性改变 D.促进了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7.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扩张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铁路的资本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从根本上是由于( )
A. 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蒸汽时代 B.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马路交通比铁路交通投资少
8.以下为19世纪期间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为单位)的统计表。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城市 |
1800年 |
1850年 |
1880年 |
1900年 |
纽约 |
64 |
696 |
1912 |
3437 |
伦敦 |
956 |
2618 |
4767 |
6581 |
东京 |
800 |
— |
1050 |
1600 |
莫斯科 |
250 |
365 |
612 |
1000 |
上海 |
300 |
250 |
300 |
600 |
孟买 |
200 |
500 |
773 |
776 |
A.工业革命引起世界各国城市化
B.亚洲国家已率先完成了工业化
C.世界各地城市化进程均衡发展
D.城市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被削弱
9.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此话说明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实质上是( )
A.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斗争
B.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巴尔干半岛而结盟
C.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商品市场而互相勾结
D.为了解决当时国家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法德矛盾
10.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11.霍布斯鲍姆说:“战争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等少数几国外,全欧洲几乎都加入了这场战争……然而,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而俄国人的退出,则催生了新世界。”文中提到的“催生了新世界”是指( )
A.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短暂繁荣
C.诞生了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D.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12.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指出:“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该条约中的“不公平”的具体表现包括要求德国( )
①由苏、美、英分区占领 ②偿付巨额赔款
③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 ④废除义务兵役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这一文献确立了列强在( )
A.世界的统治新秩序 B.亚太地区新的国际秩序
C.欧洲、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D.西亚的统治新秩序
14.华盛顿体系是凡尔赛体系的延续。这二者的相同之处是( )
①都是战胜国对战败国严厉制裁的体现
②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③都涉及了中国问题,侵犯了中国主权
④都体现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利益再分配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1921年苏俄依据国家经济形势,大胆地实施了“退一步进两步”的新经济政策。其中“退一步”主要是指( )
A.全面取消自由贸易
B.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实行社会主义集体农庄
16.苏联钢产量由1928年的430万吨,增加到1940年的1830万吨。1928—1937年,建成大型企业6000多个,建立飞机、汽车、化工、机器制造等新型工业部门。这反映了苏联( )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重工业发展迅速
C.苏联模式制约发展
D.完成农业集体化
17.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中的观点认为在苏联模式下( )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于生产发展
B.轻工业优先于重工业发展
C.单一的公有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18.孙中山和甘地同为“亚洲觉醒”之先驱。下面两图所蕴含的共同主题是( )
A.非暴力不合作 B.顺应世界潮流
C.争取民主自由 D.致力于民族自强
二、非选择题(19题20分,20题22分,21题22分,共64分)
19.500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9个世界性大国。它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所关注,探究大国崛起之路,也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百年维新】
材料一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6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大国崛起》解说词
(1)请说出日本摆脱“内忧外患”事件的时间及性质。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6分)
【走向现代】
材料二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至少两点)(4分)
【新国新梦】
材料三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大国崛起》解说词
(3)你认为林肯最大的贡献是什么?简述你的理由。(6分)
(4)中共十九大召开后的中国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新征程,上述国家的崛起过程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4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大发明成果的是________(填图片序号),其使用的动力机器是________。(4分)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三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科技方面的原因。(4分)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6分)
2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战争的破坏性之大让世人震惊,今天我们来探究一战的前因后果,为人类呼唤和平。
【战前风云】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两大对峙集团
(1)写出材料一图中A、B所代表的国家名称。(4分)
材料二 1913年美、德、英、法的实力对比
国家 项目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
1 |
2 |
3 |
4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5 |
4 |
1 |
2 |
(2)根据材料二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分)
【浴血鏖兵】
材料三 1916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3)请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三中“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6分)
【谁是谁非】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者,应该表扬。
(4)材料四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4分)
【重定秩序】
材料五 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但他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他们出于狭隘的私利,互相钩心斗角,大搞秘密交易,和会签署的……条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戴维·辛克莱
(5)为重整国际秩序,一战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产生了怎样的秩序?根据材料五分析此世界体系没有保证世界和平的主要原因。(6分)
一、1.A2.B
3.C 点拨: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都采用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增加了自由劳动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相较于美国解放黑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更大意义表现为改变了整个国家的社会性质。
4.D
5.C 点拨:“开办银行、造船厂、炼铁厂等”是发展近代经济的措施,联系明治维新的内容分析即可。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故选C。
6.A 点拨: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的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他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瓦特与爱迪生对社会的共同贡献是开启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新时代。
7.C
8.A 点拨:从题目给出的19世纪期间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为单位)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各国主要城市人口自1800年以来都有所增长,特别是先后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美国、日本、俄国的相关城市有较大幅度增长,据此可知工业革命引起世界各国城市化。B、C、D表述均不符合表格信息。
9.A 点拨:根据“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德国希望得到与其经济实力相当的殖民地,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10.C
11.C 点拨: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催生了新世界”是指诞生了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12.D 13.B
14.B 点拨:华盛顿会议并没有战败国参加,①错误;两个体系都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都涉及了中国问题,侵犯了中国主权,都体现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利益再分配原则。
15.C 16.B
17.D 点拨:根据材料中的“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知,材料认为在苏联模式下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18.D 点拨:孙中山的“造路救国”思想具有挽救民族危亡的进步意义;甘地提倡“回到纺车去”打击了英国的机器生产,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由此可见D项符合题意。
二、19.(1)1868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2)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最先开始并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3)领导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理由: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或:解放了黑奴。理由: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4)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要坚持发展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等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0.(1)图三 内燃机
(2)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超过英国。 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率先应用新技术);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英国满足于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科技投入少等。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时俱进,鼓励创新,重视人才,加大科技投入等。
21.(1)A:德国;B:英国
(2)主要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战争持续了四年之久;波及范围广,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15亿人口卷入战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如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战争是残酷的和灾难性的。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52139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