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后悔,孩子被“中考分流”后,我才觉醒

我特别后悔,孩子被“中考分流”后,我才醒悟

我特别后悔,孩子被“中考分流”后,我才醒悟

前几日,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话:


“我儿子今年17岁,中考分流后,在当地一所职业学校读高中。最近几个月他陷溺网络游戏,学也不上了,谁都劝不下。


我现在特别后悔,没有在他小的时候督促他进修,最终让他连高中都没考上。


可是我的孩子一直挺聪明的,为什么连高中都考不上?”


有一位自称是老师的网友评论道:


“家长上心,孩子努力,但凡占一般,都很难考不上高中。”


深以为然。


在学习上主动的孩子屈指可数,大多数孩子前期都是靠父母监督,假如小学和初中阶段父母没管住孩子,真的连高中都考不上。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教育无法重来,家长千万不要在孩子成长关键期偷懒,你欠下的这三本账,终究都需要用孩子的前途来买单。

1
小学欠下的“阅读账”,早晚是要还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览、阅读、再阅读。”


然而很多家长舍本逐末,让课外补习班填满娃儿的业余时间。


难怪经常会有家长问:老师,我家孩子小学成绩挺好的,上了初中我一直给他补课,钱也花了,成绩却不见提高。


原因就在于小学成绩大多具有欺骗性。小学课程简单,各科之间没有太强的关联性,对学习能力要求不是很高;


初中科目多,学习压力大,学科之间联系密切,对孩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些能力,统统都可以让孩子从阅读中获得。


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阅读的多少,就代表孩子学习能力的强弱。


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潜在的差生,不鼓励孩子坚持阅读的父母,注定只能面对“短命高分”的事实。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当下。


阅读也如此,不怕孩子不阅读,就怕父母还未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2
 
不要欠下“习惯”这本账,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培根说过: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在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或许父母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道路上会历经曲折,孩子也会面临一段时间的痛苦,但好习惯一经养成,就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


不是每个家长都是教育专家,但所有家长都能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想让好习惯的种子在孩子心灵扎根,父母不妨从鼓励孩子做到这四点开始:


1. 尊师重道的习惯。


尊重老师,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


你对待老师的态度,就是你孩子对待老师的态度。


2. 自觉学习的习惯。


父母要想孩子主动学习,就要尽早立规矩,并且严格执行。


3. 认真勤奋的习惯。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任何时候,都没有凭空而来的好成绩,你在哪里付出,就在哪里收获。


4. 珍惜时间的习惯。


父母从小要帮助孩子培养时间观念,让他们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擅于管理时间的人,也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3
 
不要欠下“陪伴”这本账,父母的陪伴是最高级的家庭教育。


孩子性格和才能的塑造,离不开父母的悉心陪伴。


陪伴对孩子的重要性,就像树木离不开土壤,想要孩子从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养料。


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所说:



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成长只有一次,陪伴孩子是为人父母的一场修炼,也是为孩子人生绘就底色的事业。

教育界有一个“剪刀效应”,指的是儿童时期的一点点差异,随着时间推移和事物发展变化后,到成年后差距会变得越来越大。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0613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