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桥】怎样做好幼小衔接

【家园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人生中很是重要的一个人生节点。

面对就要升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欣喜与担心的情绪交杂,欣喜在于孩子又长大了,担心的是娃儿能否适应小学的生活?那么幼小衔接究竟“接”什么?又该做哪些准备?

国家对幼小衔接非常重视,无论是教育部出台的“双减”政策还是“幼小衔接指导意见”都夸大要科学衔接,都离不开家园携手,以及教师有责任指导家庭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度过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本领发展为主,而小学主要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两者教育方式的不同就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家园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不当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不利于其今后发展。因此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很重要,它直接关乎幼儿能否实现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但以后幼小衔接仍存在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提前教育等现象,这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儿童发展为本,科学育人的价值导向不符。

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施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也为幼儿园与小学做好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

随后出台的“双减”政策,也明确提出了幼小衔接的相关请求。在后续的幼小衔接工作中,家园携手努力落实是至关重要。


幼小衔接,“接”什么?


教育部去年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白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

一是身心准备。如:向往入学,有优秀的情绪,喜欢运动等。

二是生活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到场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等。

三是社会准备。会交往合作,老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

四是学习准备。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家园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家园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怎么准备?

【家园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一、身心准备——了解小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身心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心理方面和身体动作发展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保持良好愉快的情绪状态、喜欢运动、动作协调等。此外,教师、家长需要帮助孩子:

1、建立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建议家长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比如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自己小时候上学的趣事等等;

也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建立积极的入学心态。请家长注意不要用负面的话来吓唬孩子(如 “你就调皮吧,等到了小学会有老师收拾你的。”之类),让孩子对小学生活有抵触情绪。

2、提升情绪调控能力

建议家长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学会情绪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亲密的亲子关系,也让孩子也受到积极情绪的带动。此外,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语言表达和调控情绪的能力,可以借助绘本故事、亲子谈话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感受。

3、积极运动,提升动作协调能力

建议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不同的运动,可根据幼儿自身的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提升动作协调能力,增强体质。

此外,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参与一些画、剪、折、撕、粘、拼等方面的活动。


二、生活准备——锻炼自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及安全防护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劳动。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

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建议家长配合幼儿园调整作息安排,提醒幼儿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同时以身作则,以规律作息影响幼儿。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自觉洗手,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读写画,连续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注意用眼卫生等等。

2、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建议家长引导幼儿做好个人生活管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首先,可通过语言提示等方式,帮助幼儿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厕,以及根据天气变化和活动需要自行增减衣物。

其次,为孩子提供专用的个人物品存放设备或空间,引导幼儿进行自己分类整理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

最后,引导幼儿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时间(例如“1分钟挑战”游戏、一日安排、10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等),学会按时作息,做到守时不拖沓。

3、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建议家长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做好如校园、社区、交通安全等的规范讲解,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可向家长推荐相关的教育资源,如绘本和视频等。

4、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建议家长鼓励主动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摆放碗筷、餐前餐后整理餐桌、洗碗、扫地、扔垃圾等,并指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方法。家长也需以身作则,分工做好家务劳动。

同时,注意引导幼儿尊重生活中身边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家园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三、社会准备——社交适应,增强自律的规则意识

社会准备,指幼儿需要为适应小学特点的集体生活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等,如: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并尝试自己解决矛盾和冲突;学习理解时间的长短、合理规划课间生活;通过游戏活动,树立规则意识。

1、扩展幼儿的交往范围

家长需认识到社会交往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为孩子创设条件,支持他们习得方法、学会社交。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多带孩子出去玩或参与社区活动,和不同年龄的伙伴、大人交往,认识新朋友,扩大交际圈。

2、养成规则意识和诚实守信品质

家长可制定一些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如告诉孩子在别人讲话时要认真倾听、不能随意打断,外出按次序排队、不插队等等。

同时,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他们做出好行为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并鼓励;如发现孩子说谎,要耐心了解原因、正面引导,切勿暴躁。

3、培养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能力

家长可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生活,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自律小任务。例如,早晨起床后让孩子试着自己叠被子、游戏后请他们自己整理玩具物品、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重方法,少训斥,以鼓励的方式支持,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则孩子进步的动力会更大。

4、形成热爱集体的情感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当孩子进入小学,也需要努力融入新的班级集体。

建议家长平时和孩子多聊聊幼儿园班级的事,萌发他们初步的集体归属感。有机会也可通过共游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场馆的方式,引导孩子感受家乡和祖国的繁荣美好,激发他们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准备——激发兴趣,提高综合的学习能力

学习准备,指幼儿需要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呵护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储备好基础的学习能力。

1、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好问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家长切莫为此不耐烦,应守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接纳、鼓励他们对新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及时回应他们的问题;并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丰富的材料,支持他们持续、深入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保持活跃的学习动力

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为幼儿提供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听与说、阅读与反馈、理解与实践的能力,如:引导孩子做一些前书写准备,在看看说说、涂涂画画中学习了解汉字的构成,或尝试用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

3、储备良好的学习素养

专注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计划能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力”。

到了大班下学期,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增加一些需要专注力和坚持性才能完成的游戏和活动,比如玩拼图、迷宫、积木游戏,或是阅读、画画等。

此外,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契机去考虑、讨论和组织阐述自己的观点,支持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同时,引导孩子有计划地做事,鼓励他们自己制定一些活动计划,如尝试安排周末的活动或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