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之后,谁在升学?

中考之后,谁在升学?


中考之后,谁在升学?






STUDY



7月5日,中考出分,堂妹落榜。像家乡这样的小县城,复读也不再可能。在私立,打工和职高间,纵然捉襟见肘,婶婶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价格高昂的私立学校。童工违法,而职高,婶婶说,想都别想。

职高生,一个普遍不招人待见,负面新闻消息层出不穷的群体。在很多人眼里,偏离了“高中-高考-大学-职业”这条人生“正轨”的中职生,似乎就是问题学生的代名词,得到的关注也显著少于其他同龄人。

但这个群体真的不小,,全国中等工作教育在校生就多达1628.14万人。

不久之前,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将重点扩大中职招生比例,继续落实将“普职比”管制在1:1的目标。也就是说,一半中考生上普通高中,一半将被强制分流去职校,决定分流的依据便是中考成绩。

像我婶婶那样的家长们,更是宁愿掏高额膏火选择私立学校,也不愿意孩子进入职校。



除了部分中学生存在偏科现象导致文化成绩不足的自身原因之外,前面我们也提到过,国家政策在助推越来越多的初中毕业生流向中职。

在很多制造业发达地区,招工难的现象存在多年。有的企业为了留住一线工人,只可采取不断涨薪策略,还有的甚至将稳定员工写进了企业战略。


其实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其就业门槛逐年普及,知识型、技能型劳动力将成为主流。

但事实情况却是,职校生,是一个在社交媒介上没什么存在感的群体,偶尔上次热搜,多半也是反面新闻。

关于“上职校还能上大学吗”、“考上职校是否只能进厂打工”之类的搜索词满盈网络,迷茫、焦躁、叛逆,多种负面情绪在这个“大熔炉”里开始发酵。

中考之后,谁在升学?

中考之后,谁在升学?


那中职生的未来就一定被烟雾笼罩着吗,中职生,就肯定没有未来吗?

职校这几年是比较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共建”模式。学校通过与企业的长久合作,为先生争取实习就业的机会,在就业上岗位对口,选择性大。中职生的就业前景不可谓是不明朗。

     不过,虽说中职生的就业总体比例还算可观,但真正落实到薪资水平却没有那么令人满意。普遍中职毕业生的薪资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孩子们毕业得不到较好的待遇。

比如,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度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该报告显示,全省中职黉舍毕业生23.25万人,就业22.40万人,就业率96.33%,全省中职直接就业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2182元。

该报告公布的中职毕业生平均月薪引起网友的广泛热议。他们认为,一个中职生月薪才2182元,实在是太低了,还是在广东这样的经济大省。即使小学、初中毕业随便去一个小厂打工,每天8小时一个月也能拿个3000元上下;连工厂里看门的老头工资也有3000元的工资了;文盲在工地里也能够拿6、7千;我侄子初中毕业从一名修车学徒起家,现在身价上亿;新闻不是说上万块钱都招不到人吗……

大家都表示,假如中职毕业生真是这样的收入,没需要浪费时间和金钱在中职学校里。中考之后,谁在升学?


不过,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

在网络世界,上大学,似乎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甚至有种“人均985、211遍地走”的错觉。

但实际上,考不上普通高中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只能寻求其他出路。尤其是面对“普职1:1”的说法,很多城市家庭的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上不了普高就要去读中职。

虽然,农村学生才是中职的主要生源。

农村小孩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始终少于城市。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显示,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农村学子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就步入了社会,这种情况直到90后这一代才有所改观。


在有政策“红利”,企业需求的情况下,中职教育发展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中社会认可度被认为是最大的问题职校老师觉得学生质量差,整天打架、斗殴,而学生也看不起老师,认为他们只会照本宣科,并无动手能力。

而在教师群体中,有70.98%认为职业教育最大挑战是生源素质,家长和企业人员则认为中职教育最大难题是人才培养质量欠佳。

有专家指出,一方面,由于此前高中教育一直采取分流模式,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分层”的问题。职业教育往往被认为低普通教育一个层次,甚至有不少家长认为,宁愿孩子读差一点的普通高中,也不愿去上职业中学。

另一方面,不少职校学生在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隐形门槛”等不公平待遇,强化了人们对职业教育地位的认知偏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指出,在升学上,接受职业教育的学历最高是大专,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连接通道,继续深造的空间有限;在就业上,不少职校毕业生反映在考公务员、企事业单位招聘等过程中遭遇“学历歧视”,即使入职后,在后续晋升中也或多或少面临壁垒,包括“同工不同酬”的窘境。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对广东、四川、贵州三省30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跟踪研究也发现,在这些学校,70%的生源都来自于农村。

主要原因有与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关,农村教育资源少,尤其是经济条件差,留守儿童多。

迫于生计外出打工的父母,不少人会考虑将小孩接到身边,但流动儿童的教育处境一直都很尴尬。

以积分入学制代表的广州和深圳为例,根据《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从异地中考的情况来看,广州流动儿童能进入公办高中的比例仅为14.1%,而深圳这一年也只有24%-25%的流动儿童可以考取公办普高学位。

城里留不下,要回去也很难,回流儿童不管在学业还是生活环境上,很大可能会水土不服,回老家后他们的留级比例达到22%。

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回户籍地,普通高中都不好考,他们更有可能被分流去中职。

而中职生,基本就是差生的代名词。中职是上不了高中的“备胎”选择。在很多人眼中,中职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混日子的地方,很难有个好未来。庞大的中职生群体,是大家口中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数据,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75618.12亿元,其中,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中职与高职高专)为9382.79亿元,仅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2%。从历史数据看,至,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分别为10.20%、10%、10%,12%。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在教育经费总投入的占比始终不高。

经费投入的差距,最直观的反映就是设备支持。技能培养需要有设备和技术资源,不上手的话,学生很难学会怎么操作。

但有的职校的设备,实在是让人一言难尽。《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中职教师对实训设备设施完全满意与满意的比例仅有40.61%。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的类型教育。《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在保障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但具体,钱到底该往哪里投?

在德国,每年大约2/3的年轻人选择了接受职业教育,经过严格的学习与培训后正式就业。这么多人不选择读大学,而是读职业教育,这与我国国情大不相同。

可以说,“实用主义”不仅体现在德国商品上,同样适用于德国人的教育思维。读书是为了就业,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本质目的,这正是德国特有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所赐。

所谓“双元”,“一元”指职业学校,“一元”指企业。德国很多企业会向社会发布大量招收学徒工的信息,在确定好未来的职业方向后,“我”拿着毕业证书(主体中学),既可自己找企业,也可通过德国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企业。确定好后,该企业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与“我”签订培训合同,给“我”一个培训岗位,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这样“我”就正式开启“双元制”教育了。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闭环不仅形成的早,而且十分健全。

“学做合一“既是职业教育领域最有效的培训方法,同时也是产教融合的最佳途径。

而从德国的极强的“实务性“教育中,政策能够加大力度扶持,从”德国模式“中借鉴,走出适合中国职业教育的道路。打破中职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