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教学有法可依——读袁微子学生《小学语文教学漫谈》有感
床头柜边,放着一本纸张微黄、摸起来文字有些“凹凸感”的书,就是袁微子先生的《小学语文教学漫谈》,在胡老师名师工作坊的启动仪式上好不容易得来。由于年代有些久远,袁先生去世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距今已三十余年,但一点都不作用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思想与精神对后期小学语文教师产生的影响,我想这便是工作室领先者胡老师说的,小学语文教学这么多年的发展变革,无论如何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吧!
书名说是“漫谈”,却章法有致,谦逊有度,先生从小学语文的基本认识、训练途径、教学思想、教学类型、教学方法、作文训练、教研工作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用严谨而虚怀若谷的治学态度,小道至简地进行了阐述,读罢,每每在教学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两点灵光闪现、心念共鸣的愉悦感。让我们在骨子里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感觉到有一系列的“法”在引领:
一为教语文,眼中有人
袁先生的著作中,所散发的是教语文是眼中有人的深远思想:他从“人的视角”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书中潜移默化地让我们知晓,小学语文教学,追本溯源,是服务于“人”的艺术流动行为。正因如此,他的教学思想,在几十年前就提出了“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切实抓好听说读写”、“扎实总结教学经典”的普遍而深刻的问题。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学生是种子,不是瓶子。这些年,我想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该做的就是教育农夫,不仅需要挥汗如雨,精耕细作,还要不用力过猛,揠苗助长,让其逐步渗透、自然成熟。我想教语文,贵在一个朴实的“持”字上,让这些新鲜的生命,在春风化雨中萌芽、在骄阳似火翠绿、在天高云淡中成熟、在傲雪凌霜中沉淀,如此周而复始,不仅是小学语文教育,暗含生命哲理教育,更是文化底蕴教育,只为眼中这一群鲜活而灵气的活生生的个体。
听过这样一个课例片断:
授课老师上的是课文《西门豹治邺》,课很精彩,环节紧紧相扣、重难点突出,设计感很强,课也到了序幕环节,老师引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就在现场(惩治官绅和巫婆),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呢?
很显然,这是一个由输入转为输出的升华问题,把控得好,点拨得当,这将是一个画龙点睛的环节。惋惜的是这是一堂借班授课的公开课,执教老师无法把握每一个孩子的学情,甚至是“特殊情况”。
点来最后排一个学生,学生站起来,竟回覆道:我是婴儿,我不会说话。
这样的回答,无疑让主办学校吃一惊:显示了校园学子风貌;班级任课老师吃了一惊:反响了班级的学习氛围;听课老师和执教老师更一惊:该如何收场,柳暗花明?
只见执教老师温文尔雅地接话道:是呀,可惜当时的你,是一名不能语言的婴儿,不然你有千言万语要与人们来说,谁来说说这千言万语?
不知是这孩子顽劣还是回答不出这问题来掩饰内心的尴尬与惶恐,这样的回答无疑是教师备课之外的。但是,面对这样的尴尬,执教老师关照的是个体,映射的是全员,涓滴没有拖泥带水的纠缠,回过头,那孩子恐怕比胡说一通更受教育吧。所有的教育,都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然后独立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
所以,课堂中,每每当学生的回答与预设不同甚至是“格格不入”时,我总要用短暂的几秒来思考下,对方的思惟类型和表达角度,或引导、或课下空余闲聊,只因他们是成长中,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
二为学语文,手中有法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但是孰轻孰重,已经讨论了许久,“工具性”主张语文教学以语言训练为中心,其结果是语文教学越来越技术化,语文负荷越来越窄化,语文越来越形高骨瘦;而人文性则夸大语文教学中注重对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的熏陶,其结果是语文逐渐被泛化,淡化甚至丢弃咬文嚼字、文本解读和品味涵泳,语文成了飘荡的云朵。
袁先生结合李蓓之老师执教的《琥珀》一课,评课中指出了个中“段与段的联系”、“意义上的联系”、“思想上的联系”如此三个联系,就是从语文词、句、段、篇的理解到意义上的懂得,再到思想上的认识。三者紧密联系,思想上的联系,是语文教学基本训练关键所在,是思维训练,推动学生对事物理解能力的发展、表达能力的发展、观察能力的发展,也推动基本功训练的发展。
并强调:重视词、句、段、篇外在和内在联系,彰显训练名目的重点和步骤,顺着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有计划的进行。
如此一来,我们便能感觉人文性与工具性是统一联系的,这或许就是在争辩未讨论之前,就给语文课堂进行了立法,是小学语文课堂的宗法。
读至此,忽然想起了这样经典的一个课例,是我的老领导严英俊校长执教的《三顾茅庐》,我也是经由过程沈大安老师的讲述才感其大气与精妙:
在初读课文,了其梗概后,严老师紧紧抓住了文中“拜谒”一词,进行了高精度的聚焦解读,首先给出了“拜谒”一词的现代汉语表明:一为下级对上级的拜访;二是晚辈对长辈的拜访。让学生们在初读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选择文中最适宜的“拜谒”含义。
学生们选一(下级对上级的拜访),可是历史上此刻的刘备虽未发迹,却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以后,是皇叔;而诸葛亮只是躬耕于南阳的布衣,显然第一种解释无法成立。
自然,学生选择第二种解释(晚辈对长辈的拜访)。这项解释却也难以站住脚,“三顾茅庐”的时间发生在东汉末年的公元207年至208年,那时刘备已46岁,诸葛亮只有26岁,刘备拜谒诸葛亮,客观上明显不符合晚辈对长辈的拜访的年龄要求。
难道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用词不准确?有此疑问后,结合三次拜谒过程中,刘备的语言、动作等表现,结合关羽、张飞的有关表现进行对比。刘备求贤若渴明主形象跃然纸上,侧面更衬托出了诸葛亮具备经世之才的卧龙形象。
我一直感觉弄得“模模糊糊一大片”的语文不是好语文,这样的语文教学正是暗合了袁微子学生的语文之法,这种法不是枯燥的、僵死的,而是国度之后的自由王国,其延展性极大。
关注了文本“写什么”,凸显了文本的作者意义,又关注了文本“怎么样写”、“为什么写”,强调了编者意义和理想意义。一个词,撬动整篇课文,既是阿基米德的支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与工具有机合一的大法集成点。
三为研语文,心中有道
法已经有了,教学已经有了一个相对参照的尺度,可是还不够,比如我们知道,小学语文教学中,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老师,有不少是教学经验丰富、有自己的风格,并且在教学上取得了不少成绩甚至是成果。但是该怎么样扬自己的长处、用于新教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中间有个教学与教材的适应过程。如果在教学思想上互相沟通,比较一致,就能主动改进教法,不断修缮适应,缩短这个适应过程,那便是道了。
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孰轻孰重,讲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上,谁主谁次。需仔细分辨、才能真切体会,那便是道。而在这个过程,着眼于能力的培养,重中之重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便是大道。观察能力的培养、思维本领的培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指引学生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问题是核心,道的本质便是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古语说: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看来,教就是为了不教,大道至简。
有幸,曾在校内打磨并执教了部编版《司马光》小古文一课,在讲授中:
首先,我立足于利用多种形式津津有味地读准古文,无形中,完毕了积累背诵的目标;
然后,利用圈画、对应注释等方法读懂古文,然有兴趣地学,不禁难更不怕难,讲故事的形式,理解了文意;
而后,巧用情景浮现、感同身受地表达,拓展宋史等方法让学生们读通古文,感觉人物形象,树立人物形象,更丰满人物形象;
最后,再结合《语文课堂作业本》中《徐孺子赏月》拓展延伸,这一类的少年英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乏芸芸,暗树文化自信旗帜的同时,将这堂课的讲授做成“省略号”,让学生既有攀登上“此山”的愉悦感,更有登上“此山”更见“万重山”、欲上“万重山”的“奋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