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的深夜求助:在爱中长大的孩子,为什么不懂爱他人

一位妈妈的深夜求助:在爱中长大的孩子,为什么不懂爱别人
靠谱童书每周推荐 ▲ 儿童免费听故事神器

点击标题下 爱读童书母亲小莉 关注
600多个经典小说任意听
一位妈妈的深夜求助:在爱中长大的孩子,为什么不懂爱别人


前几天,深夜收到了一名妈妈的求助留言。


一位妈妈的深夜求助:在爱中长大的孩子,为什么不懂爱别人


内容很长,我整理了一会儿,大致在讲:
 
她有一个11岁的,上5年级的女儿。那天是妈妈的生日,百口不但忘了她的生日,女儿还和她闹了小别扭。
 
好不容易在她的提醒下,老公才为她买了蛋糕庆祝,吃完蛋糕后,仅仅希望脂粉气去楼下扔一下蛋糕盒的垃圾,但女儿嫌脏,磨磨唧唧就是不肯去扔。
 
她觉得,平时为女儿付出那么多,她过个生日,不仅没有得到礼物和祝福,连帮助扔个垃圾都不愿意,一下子觉得女儿太不孝顺了,特别寒心。
 
在女儿的教育上明明已经很用心了,从小给她读各种绘本,创造和煦有爱的家庭环境,女儿成绩是不错,品德却不见长,自私又小气。
 
她说,从前总认为,只要大人好好尊重孩子,事事与她平等相待,好好讲原理,很少惩罚她,女儿长大了自然就会懂事,明白怎么体谅父母,没料到现在却是这个样子。
 
她受挫又迷茫,不知道接下来教训孩子的路该如何走下去。
 

 
透着文字,都能深深感受到她的难过与自我怀疑。我想,每一名用心抚育过孩子的妈妈,都或多或少有过类似的时刻。
 
也许是因为别人的一个负面评价,也许是因为对孩子某一个行为的扫兴,会突然想否定自己的所有努力,那种感觉实在太糟糕了。


但亲爱的,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没有完美的,况且是养育孩子这么漫长而又细碎的事情呢?
 
不完美,不代表就要否定过往,从这个节点结束,朝前看就好了。
 
这段留言里,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句“总认为,只要大人好好尊重孩子……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会懂事,明白怎么体谅父母,没想到却是现在这个样子。”
 
因为我也在养育小拍的时候,有过类似的疑惑。
 
在她上了小学后,突然发现我曾经那么贴心可人的小女儿,似乎越变越自私了呢。
 
在一次次的冲突中,我才慢慢醒悟过来:
 
在孩子的成长中,根本没那么多的“自然就会好了”,大部分我们所期望的好品格与特质,都是渗透在日常引导中的结果。
 


比如留言中,妈妈透着强烈地对生日被忽视的失望,对女儿的不满,很大程度是因为在这个特殊日子里,她表现得不够积极。
 
我可能要替女儿喊一喊冤了,是不是,她从来都没有被教导过,爸爸妈妈的生日她该怎么做呢?
 
我自己曾经是个毫无仪式感的人,因为我的爸妈从来也没给我过过生日。直到结婚后遇到了拍爸,才有了过生日一说。
 
我一辈子都会记得的一个生日,是在小拍快2岁的时候,小人儿刚能清晰地说好话,拍爸在我生日前两周,每天反反复复教她唱生日快乐歌。
 
边教边说,


“妈妈马上要过生日了,你得练好生日歌,切蛋糕的时候好唱给妈妈听啊。”
 
也不知道教了几百遍,最终在我过生日那天,小拍流畅地对我唱了出来,那种我家有女初长成的激动,真是终生难忘。
 
应该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小拍对我的生日有了概念,她知道妈妈生日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她需要做点什么让我开心才行。



之后我的每一个生日,她都会和拍爸一起精心为我准备蛋糕和礼物。而且她还知道,妈妈的生日,蛋糕要挑妈妈爱吃的口味,那一天得让妈妈当家里“最大”的人。
 
同样的,拍爸的生日,我也会和她一起认真准备,让爸爸也当一天“最大”的人。
 
如果希望家庭是充满仪式感的,自己的生日是被重视的,是不是不用闷在心里,完全可以提前大大方方地说出来呢。
 
觉得不太好意思的话,告诉伴侣,让伴侣去引导孩子,也许是更巧妙的方法。
 
孩子可能不是不“孝顺”,只是不懂得,也不习惯而已。
 
爱人的能力,也需要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才会获得。
 


而孩子不肯丢垃圾,不愿意承担家务,不懂得体谅父母,实在是太多爸妈都抱怨的问题,这是孩子长大了就能自然get到吗?
 
就我对小拍和身边孩子的观察和变化,我觉得在没有引导、要求的前提下,光指望“自然而然”,真的太困难了。
 
亲子交往和社会交往还不一样,在与“外人”的相处中,孩子越长大,就越明白该怎么拿捏分寸,怎么体谅别人,因为如果学不会,就没法得到同伴、老师的尊重和喜爱。



而爸爸妈妈可不一样,如果发现放肆一些、任性一些、犯懒一些,爸妈依旧会包容忍让,孩子为什么要辛苦地学会体谅呢?
 
所以,不止听到一对爸妈说,我家孩子在外明明表现得善良又体贴,但一回家就像换了一个人,秒变蛮横小霸王。
 
孩子与家人的相处模式,也是需要去察觉和不断改进的。
 
现在我有机会养育第二个和第三个孩子,我努力在做的有,从她们两三岁起,把同理心贯穿到与家人相处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读完规定的睡前故事,我已经困得读不动的时候,会告诉孩子,
 
“妈妈真的困得读不动了,你看我眼睛都睁不开了。你想想,如果你特别困的时候,我非要把你的眼睛撑起来,逼着你的读书,你是不是也好难受?”
 
在化妆品被孩子弄得惨不忍睹的时候,除了再收得隐蔽一点,还会说,
 
“你把妈妈的心爱东西弄坏了,我很不开心。你想想,如果我把你的小熊嘟嘟腿扯坏了,你是什么心情,会不会也很生气?”


曾经还看到过一个爸爸的故事,印象很深。


他晚上经常要在家加班,可以儿子非要不停去吵他闹他,说了很多遍道理都没效。


这位爸爸有一次告诉他,你记不记得,今年生日的时候,爸爸给你买了一个大恐龙?那天爸爸加班到很晚,本来想把你推醒送你,但是没有。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爸爸想到你明天要早起上学,推醒你了一定会很困,不想打扰你,于是就把恐龙放在你的枕边了,让你一起床就看到了。



说多了几次后,儿子才慢慢领悟到了“不打扰”的意义。


同理心,我们不仅可以用语言来引导,还可以用行动来为孩子示范。


到底要说要做多少遍才能看到效果呢,我也不知道。
 
但只有一直累积下去,才有可能等得到孩子突然变“懂事”的那一天吧。
 
再大一点点,就得让孩子逐渐明确,她也是家里的一份子,家庭需要全家人一起维护。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分配家务,每天坚持洗自己的饭碗、扔垃圾、洗内裤袜子……



如果从小对孩子做家务一点要求也没有,等他们长到十几岁,发现差遣不动的时候,才开始骂不体贴不能干,是不是有点不公平?
 
我曾经写过一篇《为什么现在的家长,都不敢给孩子提要求了》,反思在小拍的养育里,似乎一度走到了爱与自由的另一个极端,有种大人常常看孩子脸色行事的难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