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说 |快来看看你是哪一型的爸爸妈妈?
共振互动型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婴儿自主地微笑,激荡起母亲的喜悦,母亲也发自内心地对婴儿微笑;婴儿夜半啼哭,母亲哪怕在另一个房间也会同时醒来,冲过去抚慰婴儿。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的回应与关注。
这样幸运的孩子比较容易和周围的人产生共鸣,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存在感十足。
所谓美妙的爱情,也是这种感觉。
当婴儿先对母亲报以微笑时,母亲没有回应。母亲逗弄婴儿,婴儿笑了,母亲觉得开心,也笑了。在这种关系中,婴儿好像是母亲的玩具,怎么逗怎么反应,得跟母亲喜欢的方式一样,才符合母亲的需要。只有母亲才可以是行为的发起者,婴儿要按照母亲的预期来回应,这就是“假自我”形成的基础——婴儿自己的感受长期被忽视,从而主动压抑自我,学会一套取悦母亲的方法,与母亲建立一种“没有自我”的关系。
这样的母亲需要孩子成为附属品,通常会打压孩子的自主性,把他正常的独立发展趋势当成病态行为,比如抱怨青春期的孩子“不像以前那么可心了”,“一回家就关起门,有心里话也不告诉我了”。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可能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可以适应社会,但却无法融入社会。貌似完整的自我实际上只是核心空虚的“假自我”,它可以是索取的、付出的、被人赞的、讨人厌的,但无论怎样,都无法和人产生真正的关系。
对于“假自我”严重的人而言,建立关系常常意味着自身能量的损耗。因为一旦进入关系,他就要围绕着别人的期望转,焦虑别人如何看自己、是否喜欢自己,然后打起精神来表现出让别人喜欢的样子,即“好我”,而压抑让别人讨厌的样子,即“坏我”。值得注意的是,他所认为的别人的期望经常都只是自己的投射,别人不一定真的有此期望;而“好我”和“坏我”也来自于自己童年时期父母的喜好,别人不一定真的有此喜好,所以即使“假自我”再努力,也无法获得真正亲密的关系,反而经常弄巧成拙。这一点在两性关系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由于建立关系是要消耗能量的,所以“假自我”的人在应付完必要的人际关系之后,会选择越来越宅。大多数宅男就是这样,他们躲着女性的根本原因是不愿意围着“妈妈”的感受转。
孩子抓到一只蚂蚱,兴奋地拿给妈妈看。如果妈妈说“好可爱的蚂蚱啊”或者“小心蚂蚱咬人”,这些都是对孩子所关注内容的反应,不管是正向反应还是负向反应,至少和孩子关注的是同一个内容。但如果妈妈说“你的手好脏,快去洗手”,那么她的反应与孩子所关注的内容完全不相关,这种反应被存在主义精神病学家莱因称为“无关反应”。
若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是漠然的无反应,就会产生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自我支离破碎,用莱因的话说就是“存在性焦虑”。这样的孩子,自我无法聚形,连稳定的“假自我”都难以形成,经常处在不存在的痛苦当中,那是一种比死亡还可怕的感觉,我们通常称为“被抛弃创伤”。并非只有离开孩子才是抛弃,“人在心不在”的妈妈也会让孩子体验到可怕的被抛弃感。在这样的孩子中,有一部分人会发展成令心理医生都觉得棘手的边缘型人格。
有“存在性焦虑”的人很难安静下来跟自己在一起,要么找人说话,要么找点什么事情来做,连蹲厕所也得拿本杂志或者刷刷微博。有一类女人就是这样,一天打十几个电话要知道男人在哪里、做什么,搞得男人很崩溃。这种行为,意识上的理由是不放心男人,潜意识里却是因为感受不到情感联结的存在,“这一刻你不搭理我,我心里就感受不到你的存在了”,从而引发巨大的焦虑。
根据几位来访者的描述和我的切身体验,情感逆转型的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反人类情感。所谓“反人类情感”,就是与正常人的情感反应相悖。这样的母亲似乎专门和孩子的真实感受过不去,总忍不住要逆转孩子的情感。比如莱因的妈妈,曾经把孩子最爱的木马玩具烧了,理由是孩子太爱这个玩具了。莱因很喜欢一个姑姑,妈妈就禁止他与姑姑单独相处。类似的事情在我身上也发生过:只因为我向妈妈表达了对大姑的依恋和爱,妈妈就坚持不懈地给我洗脑,让我相信大姑是个多么可恶的人,她根本不爱我,我爱大姑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
还有很多反人类情感的故事,最常见的比如孩子向父母表达悲伤,父母则会列举自己为孩子的所有付出,证明孩子应该感到高兴和感恩才对,悲伤是没有任何理由的错误感受。
反人类情感的人,因为自己对获得爱和美好已经绝望,所以一旦看到别人心中升起爱、兴趣和希望,就会冲上去扼杀,把美好的气氛逆转成阴暗、绝望的气息,一起拖进坟墓。
下面是典型的反人类情感的对话。
阿姨:我上次吃了一个月的面包,结果血糖高了……
有一位来访者说父母对自己挺好的,很少打骂,物质上也尽量满足,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感觉很痛苦,做任何事都犹犹豫豫、畏畏缩缩的。我请他描述和父母生活的琐碎细节,就出现了以上类型的对话。
反人类情感的人善于把任何气氛都逆转成压抑的、扭曲的、痛苦的。我记得小时候每次逢年过节,爸爸和我穿好新衣服准备出门时,妈妈必然一身邋遢地在收拾那永远也收拾不完的家务,爸爸看了很愤怒,骂几句就走了。我只好留下来陪着妈妈,听妈妈控诉:“你爸那个畜生啊,我做家务他都骂我,我们早晚都得死在他手里,哪天我做饭下毒,咱们一起死算了。”
有一次,我们在表弟家里聚餐,举杯庆祝之际,妈妈突然质问表弟为什么学习成绩不好,弄得表弟非常尴尬。表姐从外地来探望我,住在我家里,我拿出游戏机和她一起玩,但是插电的时候短路了,于是整个晚上我们都活在妈妈的诅咒声中。我和姑姑出去玩,回来告诉妈妈姑姑对我很好,带我去了哪些地方、给我买了哪些好吃的等,妈妈听完总是哀叹一声,然后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分析给我听:“姑姑这么做其实是讨厌你,她早就不耐烦了,只是碍于面子没说你。”总之,一旦我心里产生美好和希望,妈妈就会用极其沉重的语调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所有人都不爱你,所有人都不怀好意,你怎么还不绝望?”
我不知道,有这种反人类情感的父母和被父母打骂,哪个更可怕。我只知道每天自己的情感和信心都被漠视,或者被反过来,那种痛苦就像我在妈妈眼里根本不存在,胆敢展露存在就会遭到重击,让我严重怀疑自己的感受和主张,以致最后有任何期望冒出来,直接就被我自己给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