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六季开播:拿什么管教你,我的“熊孩子”!

奇葩说第六季开播:拿什么管教你,我的“熊孩子”!


海豚说


做父母,其实是一场修行



它来了它来了
海豚君最期待的
《奇葩说》第六季
终于开播啦





不知道大家都看了没有
海豚君可是被深深地折服了
幽默的谈吐 新奇的论点 戳心的内容
句句金句 字字真言
海豚君身边看过的小伙伴也都直呼过瘾




在前五季积攒的好口碑下,第六季依旧不负众望。一经播出,豆瓣评分就达到了8.7分。可以说非常厉害了。


节目中多个精彩辩题也成为网友热议话题,新奇葩们不畏挑战相继向老奇葩发出战帖,也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


并且最新一期节目播出后,岳岳与傅首尔的辩论,也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


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岳岳对战经验丰富的傅首尔。

奇葩说第六季开播:拿什么管教你,我的“熊孩子”!

他们辩题是:

公共场所遇到熊孩子,他们的父母无动于衷,我该不该教育他们?

奇葩说第六季开播:拿什么管教你,我的“熊孩子”!

岳岳是正方,傅首尔是反方。


岳岳的论点是:“社会对熊孩子的教育,远不止过肩摔、飞毛腿,更不只是打骂和批评。一切皆教育。

他认为:

“教育远不止表面的教训,人们通过语言互相交流,通过行为互相影响,其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在渗透着教育。”


“作为外人,不管你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会被他所感受到,从而对他产生教育。”

奇葩说第六季开播:拿什么管教你,我的“熊孩子”!


傅首尔的论点是:“管好自己比教育别人靠谱的多。”


她认为:


第一,“你吵不过他妈,一个已婚妇女的战斗力,顶一个BBteam。婚姻能不能教会你幸福不一定,教会你吵架是一定的。”


第二,“难道你就没有在公共场所影响过熊孩子吗?中年男士经常在高铁上谈几个亿的生意,搞得小孩以为,挣钱就像打雷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第三,“曾经我热衷于教育别人,后来我发现,管好自己比教育别人要靠谱的多。”


奇葩说第六季开播:拿什么管教你,我的“熊孩子”!

双方的论点都非常有感染力,岳岳选择从教育出发,傅首尔则强调管好自己比教育别人更要靠谱。


听完双方各自的论点描述,许多家长也表示颇有感触。


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其实,这不只是一个辩论话题,同样也是我们为人父母,在生活中需要思考的话题。


当家长带你的孩子去到公共场所时,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


l 逛商场时看上哪个玩具,不给买,会哭闹。

l 游乐场不尽兴,不想走,会哭闹。

l 餐厅吃饭大喊大叫,敲碗踢桌子。

l 坐飞机无聊没意思,上蹿下跳。

l 旅游时一言不合,吱哇乱叫。




不少孩子的家长表示,经常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不受控制、无理取闹的熊孩子,让爸爸妈妈伤透脑筋。

前阵子,有一条在飞机上吵架的视频火了,一架吉隆坡飞往武汉航班上,因为婴儿不停哭闹,孩子母亲与乘客争执。乘客喊话孩子母亲“管好孩子”,孩子母亲则放话:有本事你们一辈子别生孩子。


事后,孩子母亲解释称,孩子一直哭,想尽一切办法哄,却没有效果。其实,打扰到别人也是很不好意思,自己也是很无奈了。

做父母的可以说是很不容易了。


奇葩说第六季开播:拿什么管教你,我的“熊孩子”!


事实上,只有养过孩子的人才能理解,带孩子出门,本来就是一件比想象中更累、更麻烦的事。

海豚君曾经带过自家的小侄子出门,出门前的海豚君兴致勃勃,十分钟之后海豚君才发现带孩子远远没那么轻松。

其实,没经历过的人,就算穷尽想象力,也无法理解带娃的难,只会觉得孩子很吵,但是其中的辛苦只有做父母的能理解!


就像岳岳在辩论中说:


“如果把父母当成一个职业的话,就是一个二十四小时,三百六十五天,不停重复,一成不变,不能抱怨且不能辞职的一份工作。”





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影响他人,其实,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真不是孩子和父母的本意。



哭闹背后

孩子的“自我为中心”


在《孩子爱发脾气,父母怎么办》一书中,作者格拉斯·莱利博士就提出:

小孩子无法用词语或口头方式告诉你他的烦恼或不快,而情绪和行为天然会成为他们爱用的语言。所以,在每一次哭闹的背后,可能都隐藏着孩子一颗脆弱、无奈的心。


奇葩说第六季开播:拿什么管教你,我的“熊孩子”!

科学家也同样认为,2-7岁的孩子正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

这里的以自我为中心并不是指自私,而是指他们过度关注自身,从而难以理解他人的不同观点,也很少会顾及他人的想法。


这也就能够让人理解为什么熊孩子会突如其来地哭闹了,因为他(她)无法顾及到这是在哪儿,周围有谁,因为在当下,他们能关注到的只有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其次,孩子在公共场合尖叫、吵闹,是想引起爸妈更多的关注!

奇葩说第六季开播:拿什么管教你,我的“熊孩子”!

无论是高兴、难过还是愤怒,孩子总喜欢是用尖叫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想法的。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在公共场合吵吵闹闹的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场景,比如:

孩子推推大人,“妈妈/爸爸!”。

大人可能由于正在忙其他事情(比如放行李、为孩子倒水、泡面等),或者看手机,而完全被过滤或者忽略了。


于是大人继续“忙”着,而孩子则越来越烦躁。





于是,当孩子的需求得不到回应时,他就会很委屈,就会特别焦急。


而这时,如果作为父母我们不去关注,或者说没空听他的解释,会让他更加焦急和烦躁,并开始考虑如何获得父母的关注。


他就会认为,大喊大叫或者哭闹等一些行为,是最能引起父母关注的最直接的方法。






所以,有时候,熊孩子出门就闹是存在内在原因的。并不是孩子有意要为难父母,而是孩子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教育 ≠ 教训


关于在公共场合教育孩子的案例,时常出现,许多父母觉得出门在外,要在公共场合教育孩子是一件难以处理的事情。


许多家长表示在公共场合教育孩子太难了,那么,真的有像一些父母所说的那么难吗?



海豚君认为,关键在于父母要懂得运用技巧,在这里给家长朋友提供一些小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家长们将熊孩子变成乖孩子。



耐心是“治熊”前提




在《奇葩说》中,岳岳说:

教育远不止于教训,就像这个舞台曾经教育了我,帮助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多一些耐心和陪伴,给熊孩子们最好、最温柔的教育,有时只需短短一句话,就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他不惜自爆了自己小时候一段熊孩子经历。


他说:“我小时候是熊孩子的时候,有一次跟父母去串亲戚,父母上楼去嘘寒问暖了,我就没事儿干,很无聊,就在楼下捡那个垃圾堆里的灯泡,捡起来就往墙上扔,就很吵,然后路过的人都绕着走。”

 



“这时候,下来一个邻居哥哥,他拿着一个飞镖盘下来,陪我玩了一会儿,后来,他有事忙他自己的去了,我就安安静静地玩了一下午飞镖。


教育熊孩子,不需要或打或骂,只需要用你的耐心,陪他玩一会儿。


小孩子确实还没有大人那样的自控能力,你让他没有玩具、没人聊天,干巴巴地坐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孩子确实是坐不住的。


所以,父母在出门前,可以带上孩子喜欢的玩具或者图书,陪着孩子玩玩具,给他讲绘本,让他有事儿干,这样他就很容易保持安静了。

冷静是沟通的最佳方式





在孩子哭闹的那一刻,家长无论是让步或者大声喝止,都不是最好的方式。


在《妈妈是超人》节目中,胡可带着安吉和小鱼儿去逛超市,小鱼儿看到超市里边有一个大恐龙蛋,看起来很好玩。


这时,就央求妈妈给打开,胡可说:“没有交钱的时候是不能打开的。“这下,小鱼儿不干了,当场就大哭大闹起来,引得路人纷繁侧目。




然而,胡可并没有像许多妈妈那样去哄小鱼儿,没有劝导也没有生气,而是让小鱼儿在那里哭。




等着小鱼儿安静下来,胡可过去抱住他,给他解释为何不能现在打开恐龙蛋的道理。


胡可认为,小朋友会在公众场合,比如商场、大街上他们会这样撒娇耍赖,这个是对家长的极大考验。


可能,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很丢人,会感到来自社会的压力,觉得孩子怎么这样,很多人都看着呢。


然后,我们就对孩子失去了耐心,可能会不停地拽他:“你起来,快走”。或者,迫于孩子的哭闹选择了让步。



其实,在孩子哭闹的那一刻,家长无论是让步或者大声喝止,都不是最好的方式。如果急于回应孩子,会让孩子感到这种方法是可以到达他想要的目标的。


那么,下次在公共场合他会继续哭闹,甚至变本加厉。


孩子会有许多在公共场合“哭闹”的经历,身为父母首先要抵挡住外界的社会压力,肯定孩子的感受,再帮助他消化理解害怕、生气、失望、尴尬、伤心等这些不良情绪。



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在社会环境中控制自己的情绪,举止更有教养。

孩子如明镜

反射出父母的样子


父母的行为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孩子的行为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孩子有爱模仿的天性,而父母也通常成了他们模仿的对象。

 

著名亚洲顶级萨提亚亲子专家、“心理营养”首创者、美国心理辅导学博士林文采,


在《童年缺失的心理营养,如何在成年后补足》课程中,提到:
 
对于孩子来说,他的第一个模范就是母亲或者父亲,当生活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爸爸妈妈用什么态度来面对问题,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将来这就是孩子走向社会后处理问题的示范和模板。
 
同样的,前阵子看到一则新闻,深圳一家书店内,一个女子带着小孩与人拼桌,因孩子吵闹影响他人,被一名写论文的女孩提醒,女子就开始对着女孩谩骂,时间长达十几分钟。



如果父母不注重自身的修养,行为粗鲁无礼,不尊重他人,孩子怎会在公共场合有良好的教养?


可以理解带孩子的难处,但这并不是理直气壮反击他人的理由。

 

在日常生活里,父母如若经常用吵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在孩子心中,也会认为通过吵闹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睿智的父母,在孩子无理取闹时,不会包庇袒护,而是会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错误,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尝试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积极面对挑战,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成长。


如果说孩子是一株幼苗,那么,原生家庭教育就是培育幼苗的土壤,父母自身的修养则是养料,而孩子的教养是培育在土壤里的果实。果实长成什么样,与土地有关,更与提供的养料有关。





这世上,大约没有父母真想成为“坏的榜样”,给孩子提供坏的养料,但却在不自知中,成为了这样的“榜样”。


所以,为了避免熊孩子的出现,父母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没什么灵丹妙,父母养育的理念和态度才是孩子成长的风向标。



做父母,其实是一场修行

当你对世界善良以待

世界便许你春暖花开

父母拥有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和推己及人的自觉

懂得如何做一个满怀善意的人

孩子才会带着良好的礼仪行为

受益一生



相关书籍推荐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性情儿不是“难养儿”,更不是“熊孩子”。他们都是正常的孩子,只是“更多”——情感更强烈、精力更旺盛、更执着、更敏感、更具感知力、更容易因变化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