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连线回顾:让孩子去练琴咋那末难?

直播连线回顾:让孩子去练琴咋那么难?

粘粘妈妈(男孩,6岁,刚学未几,进度:铃木1册)萝卜妈妈(男孩,9岁,学琴3年半,进度:铃木4册、考级九级)直播连线回顾:让孩子去练琴咋那么难?直播连线回顾:让孩子去练琴咋那么难?小re爸爸妈妈(钢琴老师。孩子女孩,4岁,学琴半年,进度:铃木1册)

周四的直播由小re爸妈主持,邀请另外2位家长通过连麦参与,和大家一起吐槽爸妈带孩子学琴的趣事,聊娃儿的学琴经历,聊过去踩过的坑,不断探索得出来的经验和方法等等…..

以下是本次直播中精彩的吐槽和看法。





状态的起伏 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


粘粘
以前 刚开始学琴,孩子充满了劲头,和妈妈抢着练琴。
后来 三个月之后,练琴时开始出现争吵,不愿唱谱,改错改不过去,今天改完明天忘……练琴一小时,吵架两三个小时……
转机 上过校长帮帮课之后,妈妈心态和状态都有安排,不再害怕孩子犯错,陪孩子一起进步。现在也还是有争吵,现在的争吵更像是讨论,按妈妈说这“是有养分的吵架”。粘粘说,未来想要当一个音乐家。
萝卜
以前 刚开始学琴很快,娃很有成就感,家长也很开心。铃木一册只用了4个月15节课就完成完,铃木二册赶上疫情,也只用了8个月就开独奏会了。
后来 基础不扎实,识谱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触键不扎实,速度提不上,音也是虚的。考级碰到挫折。
转机 在老师帮助下,调整学习计划,放弃进度的追求,追求作业的完成情况,严格按照“绿本”要求练习每一条作业一点一点练触键。静下心来放慢脚步,夯实基础,学完铃木三册,发现九级还有些困难,就继续学习铃木四册。
小Re
以前 小Re不到1岁就开始接触钢琴。4岁多开始正式学琴,每天都听音乐,乐感很好,对钢琴也很喜欢。
后来 爸妈作为老师,按理说,应该学得更快更好的。因为爸妈工作忙,没有时间练琴,加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直没好好练习。爸爸希望能想办法尽早建立每天练琴习惯。
转机 另外一门课,跆拳道,小Re不喜欢去上课,后来遇到课上喜欢的同伴,他们是每天都上跆拳道课。跟小Re沟通,我们也每天都去。之后再沟通上跆拳道课就容易多了。
把这个道理迁移到练琴上,爸爸自告奋勇接下了练琴的任务,再加上一些其他方法(后面会专门提到)最近1个多月终于步入了每天练琴的轨道,而且练琴效率很高。


学习就像爬坡,如果爬坡很轻松,也许是在坡度不大,也许是目前的能力足够胜任这个坡度。
如果爬坡很痛苦,一般是之前积攒的能力不能胜任,需要更高的能力……
所以痛苦不一定是坏事。说明在进步。
痛苦的时候,如果及时回顾,总结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跟老师沟通,为后续的提升,积攒更多的能量。
叫小孩子去练琴,
特别难?

小Re从小总是喜欢自己干自己的,叫她去练琴的时候,就开始唧唧歪歪,在玩的时候甚至会哭闹。小Re爸妈用过这些方法:
让孩子自己做主
一直以来,如果孩子不愿意去,爸妈就不会强迫。会提前商量好时间,然后再去做。
提前问
妈妈一般会问,你接下来要做什么,然后做什么……这样的方式孩子接受起来比较容易,还能锻炼孩子自己计划时间。
不打断孩子
爸妈觉得小Re的专注力很重要,相比练了多少琴,专注力会更重要。爸妈一般不会在她忙着做事情的时候,打扰她。约定时间,会让Siri提示,到时间了她还不去,再跟她讲道理。
转移注意力
如果到约定时间,她还不愿意做。爸爸会这样做:
“咱们玩个游戏,如果你赢了就自己走,如果我赢了,可以抱着你飞过去”
一般这个时候,小Re都会马上停下手里的东西,让爸爸先出,她再出另外一个,让爸爸赢,好抱她飞过去。

心理预期
自从跆拳道约定每天都去管用之后,爸爸接手练琴工作,每天都带孩子练琴。哪怕孩子哪天不想练,她知道约定了每天都需要练,心理障碍扫清了不少。
专注注意力的时长
一开始小Re的专注力大约能持续20分钟,所以就设了20分钟的闹钟。累的时候,10分钟,她就没办法专注了,练琴不会思考了,就会赶紧停下来,让她休息一会,再接着开始。而且早上专注力时间明显比晚上长。
及时奖励
刚学琴的时候,每弹1遍挣小吃,一开始是干果,干果太大了,后来转成瓜子,每次挣很多的瓜子,自己吃不完,还给姥姥姥爷送,正好得到姥姥姥爷的夸奖。再后来慢慢也不用了,重心偏重到成就感。
练琴的最后提升满足感
不管每天练什么,爸爸妈妈都会让小Re有一个开心的结束,一般是复习曲子,或者练她喜欢的内容。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5918290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