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为娃儿收藏!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为孩子收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一、米和厘米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丈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不妨量出长度。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第二单元 100之内的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法时: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 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

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几许,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4、连续两问的办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一个问题,再把答案作为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特征:一个极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定顶点)后画边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位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4、用三角尺不妨画出直角。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是直角)

4、三角尺上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1个是直角,其余2个都是锐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巨细不改变。

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6、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法子:

三角尺的直角边,沿着一画是直角(一点、二线、三标记。)

7、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把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8、所有的直角巨细都一样。

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数学书的封面上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红领巾上有3个角,2个锐角和1个钝角。

第四、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

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5×4=20 或 4×5=20

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

4  ×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

乘数 × 乘数 =  积

其中4和5都是乘数,积是20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加法:加数 + 加数 = 和     和 — 加数 = 加数

减法:被减数 — 减数 = 差 减数 = 差 + 减数 减数 = 被减数 — 差

乘法:乘数 × 乘数 = 积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

7、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例:

一共有多少个?

加法算式:3+3+3+3+2=14

 乘加算式:3×4+2=14  

 乘减算式:3×5-1=14

8、 相同得数,不同口诀

只能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有9句: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9、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

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求4和3相加是多少?  用加法(4+3=7)

      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 ?   用 几×几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 ?用 几×几。

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2个几相乘的积就是几乘几。  例如:2个6相乘的积就是6×6=36.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正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长方体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会是不同大小的长方形。

圆柱从正面、侧面看,看到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从上面看是圆形。

球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都是圆。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针细长跑的快,时针粗短跑的慢。

分针指12,就是几时整 。

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是1时。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一圈),

所以   1时   =   60分。

比大小:3时(<)300分

一刻钟是15分,半小时是30分,1小时是60分。

时针从12走到1,走了(1)时,分针从12走到1,走了(5)分。

时针从12走到3,走了(3)时,分针从12走到3,走了(15)分。

时针从 1 走到4,走了(3)时,分针从 1 走到4,走了(15)分。

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12)时。

分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60)分或(1)时。

写时间:两种

几时几分和电子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

【补充】分针从1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到1,走了(60)分或( 1 )时。

时间:时针走过数字几,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几时多少分。

例:时针指在8和9之间,分针指着7,这个时刻是( 8 )时( 35 )分。

8时少5分是(7:55) 7时过10分是(7:10).

画分针时针需要注意:

①分针时针用一长一短(长短区分要明显)的直线表示即可,不用加箭头;

②时针的位置,不是整时钟面,在时针指在相邻两个数的中间,当小于半时时,指针指向接近较小的数,当大于半时时,时针指向接近较大的数。以7:35为例,因为35分大于半时,所以时针指向更接近数字8,分针指向数字7.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排列问题(和顺序有关)       

组合问题(和顺序无关)

1、用1,2,3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6 个两位数。

分别是12、13、21、23、31、32。

2、用4,0,7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4 个两位数。

分别是40、47、70、74。

3、3个小朋友排队或者坐成一排,都是有6种坐法。

(用1,2,3表示这3个人,可以写成123、132、213、231、312、321)

4、3个人握手,每两个握一次,一共握3次。4个人就要握6次手。可以用连线法。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5814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