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孩子在经历的孤独
1.无法濒临的父母
我有个青少年来访很悲伤地告诉我,自从姥姥回家后,家里请了一个阿姨做饭,虽然饭菜安排得很好,可是少了家的味道。他非常想吃一次妈妈做的饭,可是妈妈不会做饭,而且妈妈总是很忙。
爸爸妈妈非常优秀,他们俩关系很好,可他们在家总是在讨论工作。他希望自己长大后也能成为像爸爸妈妈那样的人,能够报效祖国,他觉得站在和爸爸妈妈一样的位置上,他才华和爸爸妈妈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连接,可是现在的他觉得很孤独。他享受人在旅途的感觉,可他却又很着急地害怕自己到达不了目的地,所以他一直在赶路,精疲力竭。
这个孩子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我在想,现在的青少年常见的“空心病”、各种心理问题高发,除了社会焦虑、功利的哺育态度、父母的严苛态度等原因之外,缺少烟火气的生活或许也是当代城市孩子容易空虚寂寞的一个原因。
2.对真正的生活的思考
前几天我给孩子炒饭,火大了点,锅底结了一层锅巴,我给小娃尝了一点,小娃觉得很好吃,她就兴奋地站在锅边,要求再来点。因而我就又把火旋大了,让锅巴结得更多一点。小娃兴奋地去告诉大娃,俩娃提出要求,今天不吃炒饭了,就要吃锅巴。
于是我把剩下的炒饭一点一点地压到锅底,做出了一锅又一锅的锅巴,孩子们就巴巴地守在锅边等着锅巴出锅。我想起了本身小时候,大人也是这样,为了让我们小孩解馋,往烧火的灶台里多添一把火,一大张焦香焦香的脆脆的锅巴就是我们欢乐的源泉。
尽管小时候的物质非常贫瘠,但我们却总是能够从大家一起创造简单的物质的过程中感受到无限的快乐。小时候我住在外婆家,外公是个寻求生活品质的人,外婆是个特别勤劳能干的女子。南方人不擅长做面食,可我外公却很会包包子、饺子。
每次外公包包子我们都会跟在旁边凑热闹,我总是得意地炫耀我包的包子褶子捏得漂亮、馅放得很多,外公也会乐呵呵地夸我。以至于小时候我总是有一种错觉,自己非常具有厨神的潜质,在家里其他小孩肚子饿的时候,我经常给他们煮咸的红薯汤、甜的南瓜汤。
外婆家的猪圈上搭了南瓜架子,夏天就要用木板托住一个又一个的绿色的南瓜,秋天南瓜变得金灿灿的,采摘下来堆在堂屋的墙角,外婆每每煮了喂猪。于是每次在我们煮南瓜的时候,外婆总是会宠溺地调笑我们是小猪仔。
在外公做包子的那天,外婆就会带着我们做豆腐,把黄豆泡发,放到最古老的推磨上磨成浆。我们小孩总是抢着推磨,但是我们力量小,常常是空有一腔激情,还没推两圈就开始东歪西倒。但外婆从来不会骂我们,她总是乐呵呵地接手还不忘夸我们能干。
磨好豆子外婆会带着我们过滤豆浆、煮豆浆,豆浆沸腾后会结一层豆皮,也就是我们现在吃的腐竹,外婆经常用筷子挑起来给我们吃。煮好的豆乳放凉后外婆开始点石膏做豆腐,我就看着那黄色的水从做豆腐的模具里滴滴答答地往下流,体验着这神奇的变化过程。
这一餐就是外婆煮的香气四溢的豆腐汤配上自己包的喧软冒油的包子,吃得心满意足。黄豆自己家种的,从青的时候摘一点煮盐水毛豆,到黄的空儿收割晾晒,在能干的外婆家,这些农产品总是不缺的。
直到现在,在夏日慵懒的午后,我总是会想起小时候那一锅毛豆的清香和屋外柳树上不停歇的知了声,可能感受到那时内心的闲适和满足。那种真切的回忆总是能够很好地安抚我在城市生活的急躁和不安。
夏末秋初依然炎热的黄昏,我经常跟着去晒谷场翻晒黄豆,一身的汗粘着毛絮,经常就痒得不行,我们几个小孩就会溜到河里游泳。外公怕咱们出意外,不让我们去河里玩,尤其是中午时间,大人都在睡午觉,河里人少。他经常守在前屋把我们赶到后屋去睡午觉,防止我们去河里。
调皮的舅舅把后屋窗户的木条子窗框据断了一根,因而我们常常趁着外公在前屋呼呼大睡的时候从 后屋的窗户爬出去,到河里肆意玩闹。精打细算夏天下来,每个孩子都晒成了黑木炭。
在外婆家,我们总是在一起生活的感受特别强烈,外婆外公经常热情地邀请和允许我们参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清明节,我们一起去采艾草做清明果,外婆教咱们区分什么是香艾什么是苦艾。
暑假,早稻收割后稻秸堆在田里,一场雨后,闷热的稻秸堆里就长出好多稻草菇,我们小孩会提着篮子去地里采稻草菇,那天晚上外婆就会用我们采的稻草菇煮粉干。
冬至的前一天晚上,大人带着孩子一起搓糯米丸,炒好的黄豆磨成豆粉,冬至一早,外婆煮好的糯米丸在加了糖的豆粉里滚一滚,白色的糯米丸变成黄灿灿的,香甜软糯;。
快过年的时候,外公带着我们炸江米条,外公揉好糯米团,我们在旁边搓成一小条一小条递给外公,刚起锅的江米条我们迫不及待地就要品尝,大人既希望让我们享受美食又担心我们吃多了上火,总是一边递给我们一边唠叨“少吃点”。
每一个节日都有关于制作美食和享受美食的记忆,在这种充满了烟火气的朴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有着无比真实的情感上的连接,我们对于生活的感受是真切和鲜活的。哪怕时间过去了将近40年,我身处远离家乡的北京,那些记忆依然是鲜明的,并且经常在我对当下的生活感到无助和失望的时候提供给我慰藉和坚持的勇气。
3.当下的生活和真实的距离
经常我会去思考自己当下生活和过去生活的区别。过去,我们一家人是在一起生活,我们总是在一起做事情,作为孩子,我们觉得自己是被大人需要和有价值的。
现在我们一家人虽然在一起,却是各忙各的。为了提高效率,我们避免孩子参与我们的事情,我们总是跟孩子说:我们每个人都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爸爸妈妈完成爸爸妈妈的事情,你们完成你们的事情,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负责。我们变得越来越理性和高效,而我们孩子的体验却变得越来越空洞和苍白 。
我曾经和一个孩子的爸爸谈话,我告诉他孩子觉得很孤独。孩子爸爸是一个特别温和特别优秀的高端技术人才,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反驳我:郑主任,我觉得孤独是人的本质。孩子不应该因为孤独而抑郁,他的成长应该要学会去适应孤独和享受孤独。
我告诉他:孤独有两种,一种是因为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不需要去喧闹的世界里证明自己,可以安静地和自己独处但并不会觉得自己与世隔绝;另一种孤独是因为无法感受到与他人之间真实的情感连接,不管身处何处,都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这种与世隔绝、渴望连接却又无法获得连接的状态特别容易导致人陷入绝望的抑郁中,就像人身处孤岛,没有任何一个可以交流的人,时间久了就觉得生无可恋。
对于已经完全具备独立能力的大人,孤独很多时候是可以忍受的,但对于尚处于依赖和独立冲突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尽管追求独立,但由于自身力量不足,还有很多需要依赖他人的地方。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无法感受到与他人之间真实的情感连接,不仅会因为失去可交流的人而觉得孤独,还会因为无法获得可提供帮助的人而感到惶恐。
而获得与他人之间真实的情感连接不是依靠大脑皮层的理智思考去进行判断的,而是一种内在的感受,是一种潜意识层面的体验。如果家长和孩子相处的过程,带给孩子的是放松、快乐、平等、尊重、被接纳等感受,家长呈现给孩子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以真实的面目和孩子相处,孩子就能够比较容易感受到家长在情感上的可接近。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一种亲子相处状态呢?方法或许有很多,但我想,一种极具烟火气的生活可能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实现这一点。
但对于现在的城市家庭来说,这种烟火气的生活却是极难获得的。父母早出晚归忙工作,孩子早出晚归忙学习,由于时间的紧迫性,家长没有时间陪孩子去慢慢地体验生活,每天就是催促着孩子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尽可能能够早一点上床睡觉。周末父母陪伴孩子的工作就是奔波在各种辅导班、兴趣班之间。疫情以前还能安排一些家庭的共同旅游,疫情之后也没有了,而事实上,很多家庭旅游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孩子增加见识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享受家人共同相处的时光。
孩子感受父母爱的方式是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但却鲜少有机会能够和父母共同去经历生活。父母帮助孩子养成一种理智且合乎社会规则的生活模式,殚精竭虑地为孩子考虑了很多,孩子非常爱父母从而害怕自己辜负了父母的付出,孩子渴望和父母亲近,但孩子们却经常感觉到和父母在情感上存在难以逾越的隔阂。
我相信很多父母非常渴望能够和孩子轻松地一起生活,但迫于生活的压力,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所以谈到这些感想,并不是要求父母要做更多或者说一定要去改变,而是想要分享,或许,当我们看到孩子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更多去理解到孩子的困难,这样可以减少对孩子的指责和失望。
同时我们可能也需要尝试去接纳,当下孩子所呈现出来的很多问题或许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我们不要让父母和孩子去承担解决问题的主体责任。如果说上一代父母承担了生活条件的匮乏,而这一代孩子可能正在承受一种思想上的混沌。他们这一代人在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尝试从混沌中明晰生活的方向的挑战可能远比上一代人来得艰巨。
所以,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可能需要放下我们的焦虑,尝试更多去理解孩子正在经历的困难,陪同孩子共同经历这样一个充满了不安的蜕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