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干货!幼小衔接在家如许做不踩坑~
又到了幼小衔接的关键期,有许多大班幼儿的家长开始焦虑:
要不要提前教娃儿学拼音?
要不要提前教娃儿写汉字?
要不要提前教娃儿算算术?
……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家长开始纷纷担忧:“一年级真的能做到‘零起点’教学吗?”“孩子什么都不学,能跟上小学的节奏吗?”“别人家娃是不是都在暗暗发力,我真的能不为所动吗?”
今天,小海邀请到海外幼儿园大班教学主任,同时也是有着多年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履历的王立新老师,和家长们聊聊大班幼儿应如何完成与小学衔接。
王立新老师认为,现在大部分家长把幼小衔接关注点放在了进修知识上,却忽视了能力和习惯的衔接。
首先,就是要让孩子了解,从现在起,他需要为自己负责了。
从现阶段我们就要让孩子知道,整理书包是他自己的事,每样东西放在哪、去哪找,只有他自己知道。家长们一定要忍住动手帮忙的冲动。
其次,要训练孩子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良好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使孩子在学习中,听懂老师的讲课内容并能清楚地告诉老师自己哪些地方没有理解。
关于学前该不该学,王立新老师非常明确地说:该学。但学什么、怎么学很重要。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零起点”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用学,让孩子们毫无准备的入学。
1、生活化、无意识识字。
学前阶段时间充裕,尽早阅读,尽早建立阅读习惯,大量的积累非常重要。
2、古诗文的积累,也应放到生活中。
结合生活中的节气、节日,通过画面去记忆诗歌的故事和场景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总之,语文的积累一定要放进生活,场景化的记忆,这样孩子才能举一反三的加以运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锻炼手部力量,从点滴做起。
写字是孩子进入小学之后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手部力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孩子的书写能力。
5岁左右可以让孩子开始尝试练习控笔。利用一些控笔的趣味训练,比如描线、涂色、连线、迷宫等,锻炼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把基础打牢固。
这个阶段练习的重点是:求稳,不求快。先把基础练扎实了,以后自然会快起来。
学前阶段一定要注意的是,重点并不在会写多少字,而是要盯住孩子,掌握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正确的发力方式。
数学方面,很多家长急于让孩子进行教学知识的学习,却没有意识到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思维。
在小学阶段有10个关于数学的核心素养,比如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等,可以理解为学习数学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数感培养同样要遵循游戏性原则,“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这12个字是孩子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比如我们想让孩子理解10以内的加减法,我们可以给每个孩子发放一个小任务单,让孩子帮家里买十块钱的东西。通过购物体验10元钱的分解和组合。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既练习了语言交流、观察了超市物品的分区,又体验了数的实际意义。
1、家长减少包办代替 敢于放手最重要
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很重要,小事儿不会做、做不好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家长减少包办代替,敢于多放手才最重要。
2、别急于学知识 能力与习惯更重要
不必太在意孩子掌握了多少词汇、做对了多少题目、字写得多么工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具备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能力。
我们可以在家中制作“入学倒计时牌”培养孩子的入学意识。小小的倒计时牌缓解了孩子们的入学焦虑,也包含着对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向往与期待。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57201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