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自律的孩子,他的怙恃大概率做到了以下四点

一个真正自律的孩子,他的父母大概率做到了以下四点

有偿征稿,点击查看


文|晴川

本文由|尹建莉怙恃学堂(yinjianlifumuxuetang)

授权发布

  前几天跟朋友聊天,听到她说的一段话,让我非常触动。

  她说:

  “我这么严格管女儿,就一个目的,让她养成自愿学习的好习惯,变得更加优秀,以后更有竞争力。

  现在算是有点儿成效了,她每天有30分钟的时间看动画片,时间到了看我一眼,自身主动就把电视关了去学习,说是跟我约定好了只能看30分钟。

  虽然吧,不盯紧点儿,孩子也犯懒,但小孩子不自制力没办法,只能家长管严点儿,长大就自律了。”

  触动我的点在于,我的朋友跟我遇到的许许多多父母有着很类似的想法,他们都期望能养出一个自制力绝佳、自律自觉的孩子,但用的方法几乎都是——紧迫盯人。

  有效果吗?

  短期内效果显著。

  可是,一旦外界的逼迫消失,或是孩子生出了镇压情绪,就是反噬的时候了。

  要么孩子被盯习惯了,觉得学习是父母交代的任务,自己没有所有学习热情;要么这边父母催着、盯着,那边孩子想尽办法溜号拖延。

  然后父母很简单得出一个结论——

  孩子天生懒散懈怠,只有父母严格的督促,才能让孩子变得勤奋自律。

  但自律能“盯”出来吗?

  说句扎心的话,父母“盯”出来的不是自律,那是他律。

  一个真正自律的孩子,他的父母大概率做到了以下四点。

一个真正自律的孩子,他的父母大概率做到了以下四点

1

放弃培养竞争意识

孩子才能真正积蓄自律的力量

  曾听过一位小学老师讲过一个故事。

  老师班上有个极度“自律”的学生,“自律”到什么程度呢?

  每节课都坐得笔直,老师说的每句话都听得极其认真,作业永远整洁工整,有时候都看不到修改的痕迹。

  这样的学生,成绩自然不会差,每次都是全班第一,经常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

  但同时,老师也发现,孩子非常焦虑,有一次小考没得第一名,下课就趴在桌子上哭。

  老师把她带到办公室安慰了很久,但作用不大。

  第二天,老师接到她妈妈的电话:

  “老师,这次考试卷子我看了,她跟第一名差3分。都是不应该错的题,这是学习态度问题。”

  老师说一次小考不代表什么,孩子马虎大意也是正常的。可没等老师说完,她妈妈就急急地说:

  “马虎怎么行?现在社会多残酷,将来高考竞争多激烈啊!这次拿第二,下次就能拿第三,她马上就会被甩在后边。

  我家孩子我了解,长得不行,做事也不机灵,学习上也就能在班级里看看,放到年级里啥也不是,要是连个好的学习态度都没有,将来有她苦头吃。

  我已经说过她了,以后绝不再犯,请老师多加监督。”

  听了学生妈妈这席话,老师才真正明白孩子为什么考了第二名还如此惶恐。

一个真正自律的孩子,他的父母大概率做到了以下四点

  很明显,这个孩子的“自律”建立在对未来的恐惧之上,只有不断“赢”过其他人,才能获得价值感。一旦被别人“比”下去,就会心理失衡。

  有人说,这样不好吗?有了危机意识,孩子才会保持自律,不断进步啊?

  我不否认竞争会给人带来成就感,但靠培养孩子竞争意识让孩子自律,这就错了。

  因为童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阶段,有自己独特的任务。

  就像尹建莉老师说的:“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

  我观察了身边那些真正自律的人,很容易在他们身上感受到自信和笃定,一时的输赢,不会让他们焦虑紧张,反而会激发出面对困难的勇气。

  说白了,我们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给他留出积蓄内心能量的时间。将来,他才能真正把控好自己,在未来的人生中掌握主动权。

  而竞争,只能过早消耗孩子的精力,让他的内心羸弱不堪,现在看似“自律”的表现,也会在孩子内心崩塌的那一刻消失。

2

忍住提醒、催促、监督

孩子才会越来越自觉

  先问个问题:学习是谁的事儿?

  没错,是孩子的。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父母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孩子则变成了执行这件事的“工具人”。

  相信你多多少少都听过这类案例:

  小A自上初中起,父母就为他定了一个的未来发展路径。

  小到每日作息时间,大到上哪个大学、从事何种工作,都非常详细。

  因为小A理科是短板,父母就开始自学数理化知识,力求做到“只要儿子问,马上就能给出解题思路”。

  等小A上高中时,这对父母更是费尽心思买了能买到的所有数理化资料,然后把最典型的题整理成几张卷子给儿子做。

  儿子做错题后,他们先自己分析、归纳、总结一遍知识点,然后再掰开揉碎讲给儿子听,直到儿子听懂为止。

  这还不算完,他们把小A做错的题,按照难易程度,整理成错题本,每隔一周就让儿子重做一遍。

  在如此密集的题海训练中,小A的理科成绩稳步提升,高考结束后,如父母所愿,考上了一所985院校。

  这对父母本以为能过几天省心省力的日子,谁料到,上了大学的小A根本不去上课,天天躲在宿舍里,不是闷头睡觉,就是打游戏。

  他们好话说尽,甚至连打带骂都不管用,最后只能带着被学校劝退的儿子回家。

  说句多年心血毁于一旦,也不为过。

  但,这是因为小A缺乏自觉自律、懒惰成性造成的吗?

  不是。

  真相是,小A的自由意志被父母剥夺了。

  孩子从小大事小事都得听父母的安排,没有玩乐的自由,没有时间安排上的自由,没有发展爱好的自由,甚至都没有靠自己改正错题的自由……

  孩子生活在半窒息的状态中,上大学前靠父母的强力管控,还能勉强学习。

  一旦离开父母的控制,又面对不是自己选的学校,心理和意志出现崩塌,你还指望他能自觉自律,在学业上奋发图强吗?

  自律的核心是——能为自己的事做主,能为自己的事负责。

  想一想,如果你在工作中,你的领导让你必须按照他定的步骤一步一步做,你不能有一点自己的想法,你会开心吗?你会自发自觉去干这项工作吗?出错了,你会承担所有责任吗?

  答案不言自明。

  所以说,我们先放弃对孩子的控制,让他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掌控感,把自己当成负责人,基于内在感受进行自我规划,他才会具备自律的动力。

3

发现孩子内心的火种

给予孩子正面暗示

  那是不是说,父母完全不能管孩子,一管就不自律了?

  也不是。

  一个男孩非常想学架子鼓,就让妈妈给他报了兴趣班。

  可是,男孩性格腼腆,被人看盯着看就会紧张,老师让他单独打鼓的时候,不是打错就是躲到一边。

  新乐曲学得也很慢,往往班上的其他孩子能像模像样打上一段了,他还没掌握节奏。

  但男孩从来不放弃,因为妈妈经常跟他说:

  “你跟别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熟练掌握之后,几乎不会打错。”

  “你很努力,也很勤奋,据我观察,你们班像你一样经常练习的人很少。”

  “你一定会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有的孩子失去了打架子鼓的兴趣,父母催了好几天,才勉强打几下热热身,但男孩一直坚持每周练习三次,雷打不动。

  令人惊讶的是,他慢慢克服了紧张的情绪,即使面对很多人,依旧能流畅准确地表演一段,后来还获得了一个演出机会。

  这个故事正应了《原生家庭》的作者苏珊·福沃德说的那句话:“孩子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可以这么说,孩子生活积极还是消极,乐观向上还是退缩自卑,自发自觉还是回避拖延,或许都在父母的“暗示”里。

4

考好不奖励,考坏不批评

让孩子享受纯粹的成就

  其实,一说到“暗示”孩子,不少父母想到的是给孩子奖励。

  比如,考好了奖励一顿好吃的,或是给买个心仪的玩具什么的。

  看似是在给孩子正面“暗示”,实际上却转移了孩子的学习目标。

  有位妈妈跟尹老师说,她想了很多办法去激励孩子,比如:

  孩子考好了带他去游乐场;

  买名牌运动鞋;

  吃一顿大餐;

  甚至许诺只要孩子考到某个程度就带他出国玩。

  可每种办法只管用一两次,再用就失效了,所以孩子的学习一直没什么起色。

  你看,学习本来是孩子自己的课题,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态度,但父母一奖励,生生把学习变成了获取奖励的手段。

  如果一想到学习,孩子的第一反应是:

  考80分出去玩;

  考90分痛快打游戏;

  考100分换个新手机。

  那是不是意味着,一旦达不到获取奖励的标准,孩子就会有挫败感,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

  如果孩子厌恶学习,他又怎么可能会在这件事上自律呢?

  当然,这不是说父母不要去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像尹建莉老师说的:

  “作为父母,我们也强烈希望孩子有好的学习成绩,但这种愿望一直是锁在心里的,把其转化到日常细节的处理和思考上,而不是经常表露在言语和表情上。

  就当下的社会生活来说,考试的重要性已被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孩子周围根本不缺少‘分数场’。

  从一上学开始,孩子就天然地知道好成绩非常重要。家长什么都不用说,孩子也会尽力去拿一个好成绩。

  纵使家长没有奖励,好成绩本身也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快乐,已足以形成激励作用。”

  孩子考好了不用奖励,考坏了也不用批评。

  人的自我驱动力源自于自我感知,一个能够被父母看见、鼓励、关注的孩子,一个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愉悦感、成就感、骄傲感的孩子,你说他会不会在学习上自律呢?

5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还是想强调一下,这四点也并非是百试百灵的绝招,但却是不破坏孩子自律的基石。

  确实,对现阶段的孩子来说,学习占据了他生命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但如果只盯着成绩、严格要求、否定打击、用物质利诱,忽略孩子最本质的需求和情感,孩子就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到不必要的内耗上。

  别说自律,不被压力压垮就很不错了。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5715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