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夫妻关系,就会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第五种长大后对爸妈都不会敬仰
相信很多人都对这句话有所共鸣:“幸运的人毕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所有我们在儿时受过的创伤,都需要我们在成人后艰难的面对和缓解,最后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接纳和握手言和。很多童年的事情早已忘却,但我知道那更多的是压抑。
很多父母,总是把大半辈子的精力和心血全部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只要生了孩子,亲子关系永远是家庭最紧急的,但是其实在一段健康的家庭关系中,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才是永远的核心。
有些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赢在起跑线上,但是孩子人生幸福的起跑线,毫不是上了什么特长班、获得了多少荣誉,而是父母关系的健康程度。
父母的关系越是稳定牢固,孩子能感受到的安全感就会越强,脾气成长的也会越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和父母接触的最多最深,孩子就是夫妻婚姻关系的部分镜子,不一样的夫妻关系,养出的孩子也是完全不同的。
夫妻恩爱—娃儿乐观开朗
人际关系好
我的大学同学小青是出了名的乐天派,遇到事情总是乐呵呵的去面对,从不退缩害怕。而且性格非常开朗,身边的人都喜欢跟她交往。
后来我去小青家做客,看到她父母之间相处的关系时,我就明白为什么她能成长成这么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
她的父母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是两个人还是非常恩爱,据小青说,她成长这么多年,她的父母就没有红过脸,直到现在结婚纪念日,两个人还会出去庆祝呢。
生活在夫妻恩爱的家庭里面的孩子,内心会有很多的安全感和爱,他们长大后性格会更加温暖,开朗和平和,能够很好的去和身边的人相处和沟通,而且因为内心充满爱,他们也更容易遇到生命中的真爱,拥有自己幸福的婚姻生活。
网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在父母夫妻恩爱,家庭和谐的环境里长大是什么体验?”
热评第一的回答是这样的:
答主从小就是相貌才华都不出众,除了能吃没有一样拿的出手。但一提到自己的父母,骄傲,爱意满满,瞬间觉得自己是宇宙中心。
家里永远是欢声笑语,恩爱的父母是我的榜样,我的精神支柱。
在这样充满爱的小日子中长大,让我不论遇到什么挫折,都永远对未来充满期待。让我勇敢追求真爱。让我在生活的路上昂首挺胸。感谢父母让我懂得爱是长情的陪伴,是无私的付出,是理解和包容。
倒也不觉得比别人幸福多少,尽管身边不少人都认为我很幸福,至于成就感,就更谈不上啦。
只是从心底里觉得很踏实很自信很温暖。这种踏实和自信,就一直伴随着我,让我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
父母恩爱,孩子见过好的婚姻是什么样子的,自然也会形成好的婚姻观,在未来的亲密关系处理上更为成熟。
没有一种恩爱的规格,高过父母的恩爱,没有一种幸福的温度,超越家庭的和睦;父亲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爱他的母亲,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彼此恩爱!
夫妻感情淡薄—孩子内向不合群
我有做老师的朋友告诉我,一般在班上,如果这个孩子沉默内向,不爱说话也不合群的话,去家访的时候,会发现,他家庭的父母关系也是不太好的。
孩子其实是非常敏感的,在一个父母关系淡薄的家庭里面,家里连空气的味道都是淡漠和紧张的,似乎一点点的摩擦就会引起大风大浪,有时候,即使没有“战争”,家里那种无名的气氛也会让人感觉很压抑。
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变得畏手畏脚,不敢说话,做什么事情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犯错。
而且有些感情不和的夫妻,吵架后会把孩子当做出气筒,孩子总是会遭到无缘无故的打骂,这样的孩子就会变得更加内向,想把自己隐藏起来,不敢信任任何人。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很多夫妻在有了孩子以后,常常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而把伴侣放在第二位,甚至是第三位、第四位……
于是,两个人的交流永远都围着孩子转:“宝贝今天睡得怎么样”“宝贝的纸尿裤还够不够,要不要买”“宝贝今天会走了”,而忽略了对彼此的关心。更有很多夫妻在有娃后,选择分床睡、分房睡。
心理学家曾奇峰曾说,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所有的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这个家庭才更稳定和幸福。
“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父母感情淡薄,靠孩子来交流或维系家庭,这种孩子被过多关注或干涉,每天耳朵里充斥着: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跟你爸离婚了!”
“你长大可别像你妈,你妈天天就知道唠叨!”
“你就随你爸,你爸任何事情都做不好!”
“从小就知道撒谎,跟你爸一个德行!”
……
孩子,成了家庭矛盾的焦点和导火索,而孩子并不知道父母的情绪大都来自成人世界的压力,孩子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来承担父母宣泄的垃圾桶,担起认为自己是父母矛盾的核心和来源主责,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么胆小懦弱,亦步亦趋。要么敏感急躁,强势霸道。
你一厢情愿的爱与关注,反倒成了孩子的负累和包袱,影响孩子的一生。
妈妈过于强势—男孩胆小懦弱
女孩强势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妈妈说了算,小事小事一把抓,非常的强势。
通过日常的生活可以发现,在家庭里面如果女人过于强势,儿子反而不会和她一样坚强,相反会很是胆小懦弱,而女儿却则会和她一般,比较霸道。而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父亲这个角色在家庭的缺失。
但是在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里面,父亲是非常重要的,对孩子来说,父亲的角色教会他们勇敢,承当和爱,但是当父亲在这个家庭越来越边缘化,孩子的心态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
越是强势的妈妈容易养出懦弱的妈宝男,女孩会蛮横,影响未来亲密关系的建设。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对这类问题有一个精彩的论断:
假如母亲较富于权威性,整天对着家里其他的人唠叨,女孩子们可能模仿她,变得刻薄好抉剔;男孩子则始终站在防御的地位,怕受批评,尽量寻找机会表现他们的恭顺。
因为,当母亲总是指责、批评丈夫时,其实是在指责、批评一切男性,儿子作为男性必然会跟他的父亲一般躲在无人的角落。也感受不到男性的阳刚之气,在性格方面也会变得懦弱、胆小、自卑等。
如果女儿总是看到母亲对父亲存在太多愤怒的情绪,从小耳濡目染,容易养成霸道的性格。女儿长大后,也会不自愿地把这种情绪转移到自己的亲密关系中,总是莫名其妙的对男友或者老公生气。
我在心理咨询中,遇到了几个案例,人人可以看一下:
案例一:有个女性是典型的急性子,总是无缘无故冲老公发火,后来在一次聊天中,问起她的怙恃关系,原来如出一辙,她母亲跟她脾气一样,也喜欢对她父亲颐指气使。
案例二:我就有一个从来不肯示弱的妈,我做什么她都能挑出毛病。
我承认有些事上她做的确实比较好,比如她善于理财,但这其实不代表我就必须得忍受她的挑剔和不屑一顾。
以前小的时候我只是知道她的挑剔让我觉得不舒服,有了自己的孩子,看了很多育儿书之后,才意识到我现在对她的刻意讨好、跟以前常常被否定的经历不无关系。
案例三:我家的关系终于得到解答。
我妈就是典型的虎妈,很会照顾家人,但也经常吼家人,都是为了芝麻绿豆的小事,违反老妈意见的都是错的!爸爸性格谦和,为了家庭安宁不计较,但是并不认同老妈的做法。
我和我弟弟的性格都是犹豫不决型。
中国有句老话,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说的就是这种父母认同心理。
暴虐的父亲必然有个暴虐的儿子,爱唠叨的母亲必然会培养出爱唠叨的女儿。
父母总是这样在不经意之间充当儿女的榜样,塑造着儿女的性格,并影响着儿女的心理成长。
爸妈过早离异—孩子缺爱
没有安全感
夫妻感情的破裂,两个人离婚,受到伤害最大的不是彼此,而是孩子。
生活在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从小就会很缺少安全感,因为他不知道父母在什么时候就会离开他,也因为父母离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是缺失了一部分的关爱的。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一生都在寻找安全感和被爱,甚至以此为方向去找自己的另一半,但是把安全感维系在别人身上的感情注定不能够长远,他们长大后,自己的婚姻生活也会比较坎坷。
精神分析学家霍尼认为,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需要:安全感和满足感。
这两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如果父母不能向孩子提供持续的、稳定的、合理的爱,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
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感知不到这个世界的善意,就会自觉地把自己排斥在世界之外。
那么长大后,心理上的缺陷可能无法完全修复,甚至还会影响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和亲密关系。
我亲戚的女儿雨涵,跟同学发生了一点小矛盾。她认为老师偏袒同学,就把自己反锁在屋里,不吃饭,也不出来,执意辍学。
亲戚说雨涵从小性格孤僻,不容易跟人相处。
而她的「不好相处」,正是来自于童年时期的「不安全感」。
因为工作忙,雨涵一岁多就被抱到外婆家,直到上小学才回到父母身边。
刚回来的时候,雨涵跟父母很生疏,像个局外人一样。她经常会冷眼看弟弟在父母跟前撒娇,有时候趁父母不注意,还会「欺负」弟弟。
雨涵长大后,敏感、多疑、说话尖酸刻薄,没朋友也没玩伴儿,总把父母排斥在心门之外。
听亲戚说完这些,真的很心疼这个孩子。
她的辍学、孤僻、尖酸刻薄,其实是一种逃避,是她内心对「不安全」的一种抗拒和自我保护。
从小没有获得足够的爱和关注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
如果后期不能得到合理的爱和弥补,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很差,就算是遇到「好运气」,也会绕着走。
爸妈爱相互指责—孩子不敬父母
爱找借口
爸妈喜欢相互指责,这样的家庭环境,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处世方式。特别是当夫妻双方有争论时,更容易对着孩子说另一方的不是。
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以后对爸妈都不会尊重。一方攻击另一方,想借此让孩子对另一方不满,最后带给孩子的只是伤害。
孩子不听话哭闹,爸爸觉得不能纵容坏脾气,批评教育孩子「不许哭」,妈妈在旁边安慰孩子,说爸爸不应该这样严厉,第一步应该先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做错事,妈妈说:「你真是太不乖了」,爸爸不支持,觉得应该就事论事,不要对孩子做出评价;
孩子到点了不睡觉,还在玩积木,妈妈站出来让孩子快去睡觉,爸爸却说:「让孩子搭积木,想睡再睡,开心就行」,妈妈气的牙痒痒。
小到孩子吃什么,什么时候睡觉,大到孩子上什么学校,做错事,考试失败,夫妻观念的不同,都有可能引发家庭矛盾。
很多孩子单独和爸爸或妈妈相处时,很听话;可是一旦孩子和父母同时在一起时,听到不同的声音时,要么左摇右摆,要么不听话,家庭争吵不断,问题接踵而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形象大使、著名亲子教育家董进宇先生,通过大量的对比发现,问题来源于父母的教育观念不一致。
爸妈意见不同,有冲突是正常的,但是孩子却在旁边“学坏了”,你发现了吗?
爸妈常吵架—孩子脾气暴躁
喜欢暴力
有些夫妻脾气暴躁,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总是磕磕拌拌吵架不说,还喜欢大打出手。幼小的孩子看到父母两个人打架,心理都会产生阴影。
而且如果父母遇到一点问题就喜欢用争吵和暴力解决问题的话,那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受到改变,会觉得“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长大以后,也会变成一个脾气暴躁,喜欢动拳头的人。
著名的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曾说: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联系或许影响一生。
所以,经常在家庭中争吵,对于孩子除了上述的影响,还有自卑、敏感、暴躁、缺乏安全感,甚至产生人格分裂、暴力倾向等问题。
父母的每一次争吵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创痕,或大或小、或深或浅。
心理研究表明:6—12个月的婴儿,即使在睡着时,也会对父母的争吵语调有所反应。
1岁开始,婴儿就具备了分辨父母情绪和感知冲突的能力。
到了儿童或是成年期,我们对父母的争吵仍然会敏感。
但毕竟我们都是生活在尘世中的普通人,在家庭中,夫妻争吵有时是难免的,很少有人能做到一辈子不吵不闹。
但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不断学习成长,生活中,尽可能不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创伤,不要把我们当年在原生家庭留下的创伤复制在孩子身上。
所以,平时在家庭中,遇到矛盾,我们应该尽可能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家庭氛围就是爸爸妈妈一家人相亲相爱而不是整天吵闹。
如果没有克制住发生争吵,也要想办法尽量弥补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比如:
1、 对孩子坦诚相告,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有些矛盾处理方法不对,这是父母的事情,不影响对他(她)的爱。
2、 争吵发生了,父母双方要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可以当着孩子的面,相互道个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遇到问题的责任和担当,以后遇到问题也要学会担当。
3、 诚恳地跟孩子道歉,并保证以后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4、 避免让孩子指认双方的对错,大人的事情自己解决,孩子的身上流淌着父母的血液,一半是爸爸,一半是妈妈,指责任何一方在孩子心里都是痛苦的,都是对孩子自身的否定。
家是什么?
家是最安全最温暖的地方,爸爸、妈妈是孩子最值得信赖的人,在孩子面前争吵,任何时候,对孩子都是一种伤害,而父母和睦相爱,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及将来的幸福提供最好的养料。
爸爸妈妈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一定要经营好和另一半的关系,要知道,你们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56215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