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期】公益课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尝试题】(八年级物理教学)

【第487期】公益课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八年级物理教学)

名师工作室积极落实河北省教育厅、廊坊市教育局关于名师工作室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录制微课,落实助教助学精神。我工作室助教助学课程资源为公益型、新课教学、复习课教学辅助资源,部分公益课程有青少年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板块实质,希望青少年朋友在学好物理学科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动手动脑能力。关注公众号后,点击右上角,可以观看以前发布的所有助教助学课程资源。课程学习辅助资源,手机和电脑随时随地都可以收看。

2022年秋季开学,廊坊市物理名师刘宝全工作室录制微课助教助学活动已经开始,微课发布计划:1.八年级上学期新课助教助学课程资源。2.九年级上学期新课讲授助教助学课程资源。刘宝全名师工作室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务实创新”,创出工作室特色,牢记使命,践行责任。(微课资源发布时间:每周日、二、四发布)

我们衷心希望能给学生网络学习提供助力,如发现问题或有意见建议,请适时与我们联系,您的意见建议是对工作室最好的鞭策和鼓励。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详情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尝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30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是70mm  

B.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是4m/s 

D.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2.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广场舞的热闹,但有时广场音乐会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此时广场舞音乐就成为了噪声.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老师讲课时,同学们的窃窃私语声属于噪声

B.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从阻断噪声传播这一方面来控制噪

C.跳广场舞的人员可以戴上蓝牙耳机来防止噪声的传播

D.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视力会受到影响

3.漂流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下列对小明去大雅河漂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小明坐在橡皮筏上时,橡皮筏受到的压力和橡皮筏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明稳稳地坐在橡皮筏上,他相对于橡皮筏是静止的    

C.小明顺流而下时若选自己乘坐的橡皮筏为参照物,会看见周围的山在运动    

D.在平缓的水面小明向后划桨时,橡皮筏会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第4s末﹣第8s末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0.64m/s 

  D.物体前4s的速度是4m/s

5.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2, 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速度之比为  (    )           

A.9:4  B.4:9

C.1:1  D.3:2

6.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声现象,如:①掩耳盗铃、②低声细语、③隔墙有耳、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④  D. ③⑤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做功的本领    

D.“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不要太高

8.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的理解:①“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②“夜半钟声到客船”﹣﹣人能辨别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③“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坐地”人对于地球是静止的;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夏天,自来水管上有时会有一层均匀的水珠,这是因为(   )

A.水管质量不好,水渗出来了

B.有人在水管上洒了水

C.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冷的自来水管液化成水珠

D.自来水温度高,水分子的运动加快,从水管的微孔中扩散出来

10.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

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凝华现象

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

11.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   )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水中“月亮”

B.雨后彩虹

C.皮影戏中的“手影”

D.在阳光直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13.放大镜、照相机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光学器件,若用u表示物距,f表示焦距,在正常使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u<f,成放大的实像 

B.放大镜,u<f,成放大的虚像

C.照相机,u>2f,成放大的实像

D.照相机,u>2f,成缩小的虚像

14.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用橡胶做汽车轮胎

15.小明将体积相同的铁球和铜球分别放入已调节好的天平两托盘上(没有超过天平的量程,且ρ),天平恰好保持平衡,则(    )

A.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C.两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20题、21题每空2.5分,其它每空1分,共31分

16.在乘车时,我们往车窗外看,有这样的感觉,看到远处的物体与车行方向同向运动.看近处的物体与车行方向相反运动.造成这样的观察结果,其原因是:在看远处的物体时,我们是以____参照物的;在看近处的物体时,我们是以_____参照物的.

17.日常用语中的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 ______,“高”是指 ______

18.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这个过程中水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9.雪灾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小亮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设计实验】

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他发现盐冰在零下3摄氏度时,开始熔化,且熔化5分钟过程中,温度没有发生变化,可知(1)利用盐水制成的冰____(是/不是)晶体。实验中淡盐冰的熔点是____℃。根据分析可以得到: (2)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____(提高/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___(高/低)的温度下熔化。   

20.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____(选填“甲透镜”或“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矫正.

【第487期】公益课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八年级物理教学)

21.如图所示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与液面的夹角为30°,且反射光与折射光相互垂直,则反射角是_____,折射角是_____

22.如图,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____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   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

23.如图所示,用注射器给沸腾的水打气加压,可以看见,水____(“能”或“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气压增大,水的______;生活中的____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为人们服务的.

24._____能方便地用手启动和停止,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时间间隔;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_____和_____可以计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

三、实验探究题(每个填空1分;共16分)

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

1)如果有无色和茶色两块均为2mm的玻璃板,则选择_____玻璃板做实验效果更好,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B与蜡烛A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的关系;   

2)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前观察蜡烛的像;然后小明又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26.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cm;   

2)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清晰像是____的实像,若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凸透镜和光屏不动,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凸透镜前加一个____(“凸透镜”、“凹透镜”),这类似生活中的____镜(“近视眼”、“老花眼”).    

27.妈妈买回来一箱牛奶.小雯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出烧杯质量m1=20g;

B、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如甲图所示; 

C、将烧杯中的牛奶倒进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如乙图所示.则:

1)牛奶样品的质量m=____g;   

2)牛奶样品的体积V=____cm3    

3)牛奶的密度ρ=____kg/m3    

4)小雯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偏_____(选“大”或“小”).    

28.打开酒瓶瓶盖,会闻到酒精的气味,瓶盖开启时间长了,会不会使酒的酒精度(酒中酒精和酒的体积百分比)降低呢?小明认为: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与水的密度不同,若酒的酒精度发生变化,则酒的密度必定会变化。因此只要确定酒的密度是否变化,就能做出有效判断,于是他用天平、烧杯、量杯和白酒等器材,测量酒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白酒,测出烧杯和白酒的总质量;

.再将烧杯中的白酒倒入如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白酒的体积;

.计算出白酒的密度.

1)①同学们认为小明的操作过程有不足,不足之处是:

a._____;

b.____。

②改进实验后,小明第一次测得白酒的质量为46g,体积50mL.过了一段时间,第二次测得白酒质量是28.8g,体积是30mL.

a.第一次实验时所测得的白酒密度是多少_____?

b.分析实验数据后请判断酒的酒精度有没有降低_____?

2)小华对此问题也进行了探究。她在实验室取了两个相同的烧杯,在烧杯中分别装入250mL的料酒(酒精度为11%)和水,而后将两烧杯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过了一天,测得料酒和水的体积分别是232ml.和242mL。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酒的酒精度是否降低_____?    

四、解答题(共23分)

29.铝的密度为2.7×103kg/m3 ,小明的父亲外出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艺术品球,用天平测得球的质量是594g,体积为300cm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5620873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