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刘禹锡(上)
今晚八点视频号直播
《三国演义》中,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然后按照家谱一查,就成了汉献帝的叔叔,还因此得到了“刘皇叔”的称号。这中山靖王刘胜,本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的哥哥,是真正的皇亲国戚,攀上这么一个人做祖先,也算是脸上很有光了。到了唐朝,又有一个人自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这个人,就是被称为“诗豪”的唐朝诗人刘禹锡。刘禹锡曾经给自己写过一篇自传,叫《子刘子自传》,其中说:
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封中山王,谥曰靖,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七代代祖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遇迁都洛阳,为北部都昌里人。
刘禹锡作为中山王的后代,本来应该生活在河北省,可是他的七世祖刘亮的时候,正遇到北魏改革迁都洛阳,因而就把家搬到了洛阳。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刘禹锡是匈奴人的后代,可是刘禹锡自己并不承认。
作为洛阳人的刘禹锡并不是出生在洛阳,而是出生在嘉兴(现在属于浙江省),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刘禹锡出生之前,发生了安史之乱,为了躲避战乱,他的父亲刘绪就和家人逃到了南方。刘绪虽然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是因为书读得不错,挺有才华的,也曾经当过浙西观察使盐铁副使之类的官。在刘禹锡出身之前,刘绪做了个梦,梦到大禹赐给他一个儿子,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他想到书上有“禹锡玄圭,告厥成功”这句话,就想如果真生个儿子,以后能够手拿玉圭当个丞相什么的该多好啊,于是就给儿子起名叫“禹锡”,字梦得。
小时候的刘禹锡聪明好学,他的父亲又和当时的很多文人来往很多,所以刘禹锡从小就能向很多的名人请教诗文写作,比如他曾经和诗僧皎然、灵澈进修诗歌写作。刻苦的学习加上名人的提携,让刘禹锡很快在当地就有了名气,人们都认为这个才子以后一定会高中科举,出将入相的。
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淮南杜佑表管书记,入为监察御史。素善韦执谊。时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颇冯藉其势,多诽谤士。若武元衡不为柳宗元所喜,自御史中丞下除太子右庶子;御史窦群劾禹锡挟邪乱政,群即日罢;韩皋素贵,不肯亲叔文等,斥为湖南观察使。凡所进退,视爱怒重轻,人不敢指其名,号“二王、刘、柳”。
——《新唐书》
刘禹锡二十二岁的时候来到京城参加了进士考试,那一年有上千人参加考试,却只录取了三十二个人,其中就有刘禹锡。当年考中进士的人中,还有柳宗元,他们两个后来成为了一辈子的好朋友。在这之后,刘禹锡又先后参加了博学宏词科和吏部取士科的考试,全都考中了。这在那时可是凤毛麟角,刘禹锡一下子就成为了京城中的名人,按理说,摆在他面前的肯定是一条康庄大道,迎接他的一定是让人艳羡的锦绣前程。可就在这之后不久,却传来了一个坏消息:他的父亲去世了。刘禹锡只好按照当时的规定,暂时离开官场,去为父亲守孝。
守孝结束之后,刘禹锡受到了杜佑的邀请,离开京城在杜佑手下担任掌书记。这个杜佑就是大诗人杜牧的爷爷,曾经是权倾一时的人物,又是个大学者。这个等我们讲杜牧的时候再详细来说。掌书记就相当于是现在的秘书,负责给主座撰写各种表章、奏议之类的文章。后来,杜佑回到京城成为了丞相,刘禹锡也回到朝廷,被授予了渭南尉的职务,这只是个九品的小官。很快,因为才华横溢,工作出色,他就得到了上司的赏识,调到京城,升任了监察御史。
就在这时,刘禹锡遇到了那个改变自己一生的人,他就是王叔文。王叔文本来只是太子李诵身边的侍从,因为善于下棋,加上对当时的朝政大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得到了太子的信任。王叔文想对那时受到很大争议的“宫市”等制度进行改革,于是就开始招揽人才,刘禹锡、柳宗元等人也就成为了他物色的对象。王叔文对刘禹锡非常看重,甚至称刘禹锡为“宰相之材”。
这时候,年迈的唐德宗眼看就没几天活头了,按理说皇位也会顺理成章地传到太子李诵的手上。可是,就在这紧要关头,太子突然中风了,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因而就有人提出要更换太子,好在这点波折很快过去,中了风的太子还是顺利登上了皇位,就是后来的唐顺宗。皇上改元永贞,历史上著名的永贞革新拉开了序幕。
朝廷大权掌握在了王叔文的手上。皇上虽然不能说话,但是意识是清醒的。王叔文提出的各方面的建议送进宫里,皇上身边的太监和他宠信的牛昭容就讲给皇帝听,皇帝点头同意,就发给当时的丞相韦执宜去执行。韦执宜和王叔文是同党,三方面合营默契,所以开始的时候一切改革都很顺利。这时候的刘禹锡和柳宗元是王叔文的左膀右臂,他们俩帮王叔文出谋划策,王叔文对他们是言听计从。他们的改革先从取消宫市、释放后宫宫女、教坊女妓开始,消息一出,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什么是宫市呢?咱们先来了解一下。
先是,宫中市外间物,令官吏主之,随给其直。比岁以宦者为使,谓之宫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其后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辩,无敢问所历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钱。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资治通鉴》
当时皇宫里要买东西,就派宦官们作为使者到宫外去买,叫宫市。这些宦官们仗着自己是宫里的人,连个“工作证”都不带,来到市场上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只要说是皇宫里要买,就拿走,然后也不管价钱到底是多少,随便给点钱或者东西就算了。卖东西的人也不知道这些所谓的宦官是真是假,也不敢跟他们讨价还价,以至于宦官们可以用价值一百来块的东西换取人家价值几千块的东西。他们还用红色紫色的颜料漂染旧衣服、破绸缎,然后撕成小块来给买东西的人,就当是付钱了。这还不算完,宦官们还要求卖东西的人缴纳运输费,这让很多拿了东西去卖的人,最后一分钱也得不到,这其实就跟明抢没有什么区别。据说有一个农夫,用自己的小毛驴驮着柴火来卖,被宦官们看到了,给了几尺绢布就“买”下了柴火,又说要让农夫交进门费,还要让农夫赶着驴把柴火送到皇宫里。农夫哭着把得到的那几尺绢布还给了宦官,宦官说这不行,你的驴也得给我们。农夫一看自己活不下去了,就把宦官给打了一顿。这种类似的事情很多,比如白居易写的《卖炭翁》就跟这个很类似。
所以取消宫市这种改革的政策一出,老百姓们自然非常欢迎。王叔文他们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可是,王叔文、刘禹锡他们这些人很快就有点得意忘形了。他们聚集在一起,结成死党,对顺应、支持自己的人,就授予官职,对反对自己的人,就贬官、就打击。王叔文也变得专横跋扈,丞相韦执宜也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两人最终反目成仇,宫中有权势的太监俱文珍等人更是反对新政,对他恨之入骨。俱文珍等人看到王叔文他们这样改革下去,自己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搞不好连命都保不住了,于是他们就和朝中部分官员联合起来,见到了不会说话的唐顺宗,在纸上写了“立嫡以长”的字给他看。顺宗点头同意了,李纯被立为太子,没过多久,顺宗禅位给儿子,自己成了太上皇,李纯当了皇帝,就是唐宪宗。
唐宪宗从一开始就看王叔文他们不顺眼,反对他们的改革,所以一上台,王叔文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宪宗立,叔文等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州接夜郎诸夷,风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裴回,其声伧伫。禹锡谓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乃倚其声,作《竹枝辞》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
——《新唐书》
王叔文集团的改革失败了,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户,第二年又被赐死。刘禹锡先是被贬为连州刺史,不久之后,朝廷中有人觉得对他们的惩罚太轻了,又把刘禹锡贬为朗州司马,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当时被贬的人一共八个人,被称为八司马,而且当时皇帝还下了个命令,就是这些人今后即使遇到了朝廷的大赦也不在被赦免之列,这基本上就断送了刘禹锡等人的前途。
朗州在现在的湖南省,那时候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地区,刘禹锡在这里生活了十年时间。这期间,刘禹锡也有离开的机会,比如他的岳父这时候官任刺史,妻子让刘禹锡给岳父写信,到朝廷中去找找关系,可是他不愿意向宦官妥协、低头,一口回绝了。这期间的刘禹锡,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事务去做,于是就和好朋友柳宗元写诗论文,讨论学问。他写的论文《天论》,深得柳宗元、韩愈等人的赞赏,这也让刘禹锡成为了一位哲学家。
后来,朝廷中有人觉得刘禹锡是人才,请求皇上让刘禹锡他们担任边远地区的刺史,也算是人尽其才了。可是,当年刘禹锡等人得罪了这时正在当权的武元衡,武元衡不同意,这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久之,召还。宰相欲任南省郎,而禹锡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语讥忿,当路者不喜,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为言:“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八十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诀,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帝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它人,尤不可赦。”度不敢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终不欲伤其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新唐书》
刘禹锡和柳宗元等人终于等来了让他们回京城的圣旨,这时候的刘禹锡心中满怀着希望,觉得霉运应该是到头了,自己的春天应该到了。到了京城之后,趁着闲暇,刘禹锡和朋友来到了玄都观游览,当时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看着眼前的美景,他一时兴起,就写了一首诗: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这首诗被认为是讽刺当朝新贵,是暗含对朝廷的不满。所以刘禹锡的好日子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朝廷下令,将刘禹锡贬为播州刺史,也就是到现在的贵州地区去。那时候的播州极其落后,御史中丞裴度觉得刘禹锡的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经不起这样的长途跋涉,如果不跟着儿子去的话,母子俩这辈子也就见不到了,这有违孝道,对皇帝的名声不利,应该给刘禹锡换个近一点的地方。皇上一开始没有同意,但后来想想伤害一个老太太也不好,于是下令让刘禹锡去担任连州刺史。于此同时,柳宗元作为刘禹锡的好朋友,也觉得播州不是人住的地方,不忍心让他们母子生离死别,就给皇帝写奏折,让自己去播州,让刘禹锡去稍微近一点的柳州去。好在皇帝改变了主意,两个人最终都没有去遥远的播州。
连州在现在的湖南,虽然偏僻落后,但刘禹锡是既来之则安之,身为刺史,也算是当地的最高长官了。刘禹锡竭尽所能地治理自己的属地,很快就有了成效,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有空的时候,刘禹锡就写写诗文,还研究医学,整理药方。在这期间,刘禹锡经历了多人的去世:母亲去世了,他回到洛阳的家中服丧三年;他的好朋友柳宗元在柳州刺史任上去世了,留下了两个很小的孩子,刘禹锡把这两个孩子接来抚养,还帮着柳宗元整理文集;皇帝唐宪宗也去世了。这个唐宪宗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喜欢吃所谓的金丹。吃了金丹之后,变得脾气暴躁,就经常惩罚身边的宦官,甚至动不动就杀了他们。宦官陈弘志感觉这样下去自己也可能没命,于是就先下手为强,动手杀了唐宪宗,拥立李恒当了皇帝,就是后来的唐穆宗。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唐朝后期的八个皇帝中有七个是宦官拥立的,可以说让谁当皇上,是宦官说了算。
后来刘禹锡又被调任为夔州刺史。夔州在现在的四川奉节一带。在这里,刘禹锡不但把当地治理得很好,在诗文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名作。他根据当地的民歌,改编创作了《竹枝词》,其中一首至今被人们传颂: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他也根据当地的曲调,创作了《浪淘沙》九首:
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他还去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在蜀国先主刘备的庙里,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在夔州当了三年多刺史之后,刘禹锡又接到了圣旨,让他去担任和州刺史。和州在现在的安徽省,距离南京不远,唐朝时属于上州,被任命为和州刺史对刘禹锡来说,是属于升官的,所以这时候的刘禹锡心情大好。他沿着长江坐船一路东下,路上拜访朋友,游览名胜古迹。在经过洞庭湖的时候,他写下了《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经过鄂州西塞山的时候,他联想到当年西晋消灭东吴的事情,想到大唐王朝当今的形势,有感而发,写下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时候,住在金陵(现在的南京)的朋友给他寄来了写金陵的诗歌,刘禹锡读了之后,感想万千。他虽然没有去过金陵,但是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和学识,写下了组诗《金陵五题》,其中的一首《乌衣巷》至今流传: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56183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