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核心素养”,丰富学习方式,应对未来挑衅 ——读《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

抓住“核心素养”,丰富学习方式,应对未来挑战 ——读《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
自从今年四月份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师掀起了学习新课标的高潮,在新课标中,“核心素养”这个关键词被反复提及。那么,“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如何落实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讲堂教学?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仔细阅读了常生龙老师在2020年就已经出版的《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一书,常老师在这本书中梳理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前生今世”,并阐释了自己对于“核心素养”理解。
本书分为五个专辑,在前四个专辑中,常老师主要论述了“核心素养”这一关键词的内涵与意义,在最后一个专辑中,常教授集中讨论了学校如何实施“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常老师的思考,有理论高度,有实践策略,值得一线教师学习。

一、“素养”与“中心素养”
“素养”一词在英文中为literacy,其意为“识字、有读写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教育领域,“素养”一词的含义也在发生着变化。常老师在书中引用威利斯的研究,认为在基础教育领域,“素养”概念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1)素养即技能;(2)素养即学校里传授的知识素养;(3)素养即社会文化的创造。(第13页)”在这三个阶段,人们对“素养”一词的理解实际上反应出的是在特定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人们对教育目的认识。“在第一个阶段,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读写能力,具有读写技能的人就是有素养的人;在第二个阶段,依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等各类专门的功能性素养,让学生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第三阶段,进一步认识到素养是社会文化、教育、人的心灵的互动和建构过程,学生仅仅是通过学校学习被动地掌握相关的功能性素养还不够,还要主动置身于社会进步、民族复兴与文化繁荣的实践之中,与巨变的社会同频共振,在其中着力发展自身的批判性素养,培养创新能力。(第13页)”
在常老师看来,“素养”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基础素养,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共同素养,如读写算的能力,遵守公共生活秩序的品格等;二是核心素养,是素养中的高级素养,是应对未来各种挑战必备的素养;三是职业素养,是从事某种职业必备的专门素养。常老师认为,对一个人来说,这三种素养必不可少,具备了这三种素养,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这里重点讨论“核心素养”。
信息时代的今天,传统的“知识本位”的教育观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变化和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于是,早在本世纪初,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研制并推出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并对核心素养加以界定。比如,美国21世纪技能学习联盟认为,核心素养包含三大类能力,即灵活使用语言、信息或技术等工具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同异质集体构建良好关系、解决冲突的能力和自主学习和行动的能力。
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内容“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新课标发布后,各个学科又提出了个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把“核心素养”进一步细分,这样做似乎更加全面了。但正如常老师所说,“核心素养”不应该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在常老师看来,“核心素养”既不是指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也不是指单纯的兴趣、态度和动机,它重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灵活运用,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以及人格品性,是为数不多的关键素养。基于此,常老师认为,“核心素养”具有以下特点:
1、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
2、核心素养指向高阶思维能力
3、核心素养是后天习得的
4、核心素养是可以监测的
正是由于核心素养是后天形成的可以监测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所以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后天的学习,尤其是学校教育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1关键能力
1974年,德国职业教育家梅滕斯在他的题为《关键能力——现代社会的教育使命》的论文中首次提出“关键能力”一词。“他认为,关键能力是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的能力,也是胜任人生生涯中各种不可预见变化的能力。(第42页)”当前,我国也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四种关键能力。对于认知能力,《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做了详细描述:“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这里主要讨论一下“学会学习”的能力。
常老师认为,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本质就是自主学习能力。当前的学校教育方式遭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校利用统一的模式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常老师这样写到:“每个人生下来都有了解世界的强烈好奇心,都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地洞悉世界的运行方式,都是自主学习的能手和高手。但进入学校之后,复杂的课程设置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课堂教学给他们制造了很多学习上的麻烦,作业测验给他们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教学管理又让他们时常感到恐惧和胆怯。在这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学生慢慢地放弃了自己擅长的自主学习,开始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的教学节奏前进,接受式的教育成了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第55页)
对于这一点,我们一线教师都有深刻的感受,很多学生自从踏进校门,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习,而且现在的教师特别负责,把学生的时间和任务安排的满满的,没有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已经放弃了自主学习,完全听命于教师的安排。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由于疫情的原因,教师和学生只好在家进行线上教学,这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带来了挑战。对于那些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居家线上学习跟在学校学习的效果差距很大,因为离开了教师的现场安排和监督,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完全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常老师说:“从当前的教育状况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家庭和学校,在于家长和教师对此的认识和采取的正确态度。(第55页)”
2必备品格
什么是“必备品格”呢?
常老师认为,“所谓必备品格,指向的是人的正面人格,如公义、慈爱、无私、善良等。品格往往在重大的时刻表现出来,但品格的形成却源自平时的教育。(第92页)
新的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新时代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在“有担当”这一品格下,课程方案做出了具体解释:“孝亲敬长、团结友爱、热爱公益、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积极为社会作力所能及的贡献。”这条解释正是常老师在书中所论述的“公德心”。常老师这样写到:“公德心指的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规则、心中有集体的公共意识,以及在这种公共意识的指导下采取的适切的行为。具有公德心的行为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对他人、对事物的尊重;二是具有同理心;三是愿意为他人、为社会分享自己的力量。(第116页)”
在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当下,学校教育明里暗里在鼓励竞争,尽管我们已经提倡合作探究式学习,但最终的指向依然是以考试成绩论成败,学生之间依然是竞争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十二年的“你死我活”式的学习竞赛,进入大学后就出现了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在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的基础教育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锻造孩子的哪些“必备品格”。毕竟,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未来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社会。

三、丰富学习方式,应对未来挑战
从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诞生到现在,经历了近100年的历程,在这近100年里,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工智能时代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在这近100年里,学校教育并没有因为技术的革新发生根本性变革。就像常老师所写:“现在的学校,除了多了一些电子白板、电脑和投影仪等教学辅助设备之外,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尽管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我们已经处在信息时代,但教育始终固守传统,与时代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的矛盾愈加突出。(第137页)”
为什么教育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呢?常老师说:“原因其实很简单,所有的改革都是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的框架下做文章,学习的内容是教师按照自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而设定的,对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是统一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课堂节奏是由教师掌控的,学习的步调是一致的,学生总是在规定的时间进入下一部分内容,不管是否真正理解;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讲解太快,很多原本相互关联的概念被人为地分到了不同单元,不同学科,导致学生只是学到了一些术语和解题过程,无法真正理解其精髓。(第175页)”
如何调和这种不协调的矛盾,常老师认为,在当前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下,学校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其实,一些新的实践探索已经相继出现,比如慕课、微课程、翻转课堂等,已经在不知不觉地改变并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尤其是近三年疫情发生以来,在线教育已经融入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的实践,尽管这些变革还不是根本性的教育“范式”的变革,但我们可以想像,在未来,新技术不断地融入教育领域,必将对教育带来“哥白尼革命”。常老师在书中描述了未来教育的五种新场景,一是智能助手成就的新场景,二是自适应学习催生的新场景,三是增强现实技术创设的新场景,四是物联网与移动技术带来的新场景,五是专业平台和服务商营造的新场景。这些未来学习的新场景让我们对未来的学校教育和学习方式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当前,我们处在教育“范式”变革的转折点上,作为一线教师,要积极拥抱即将到来的智能革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积极投身于新观念、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唯其如此,我们才能从容应对未来挑战。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56152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