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边玉芳,教授、博士生导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大师。30多年来,一直从事儿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的研究,著有《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等畅销书。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提升我国家长家庭教诲能力、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好事,具有里程碑意义。
该法特别强调,开展家庭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然而,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所以出现了很多不恰当的教育理念和做法,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几种最常见的育儿误区,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不妨将之当作一次短暂的对照之旅。假如其中恰有你的身影,这或许是个不错的契机,修正理念,调整做法,更好地为孩子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乍一听“心理控制”这个词,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儿陌生,接下来我会枚举一些现象和做法,你就能深切感受到这种方式有多常见了。
父母通过伤害自己,或者强调自己的付出、委屈等举动,让孩子产生内疚之情,从而对父母言听计从。
有些父母会通过伤害自己让孩子内疚。我之前录制过一档育儿节目《不要轻视我》,有一个妈妈的做法非常典型。
孩子背东西,有一个背不出来,妈妈就打自己一个耳光。孩子的反应是什么?用这个妈妈的话说就是“非常惊恐”。孩子觉得,妈妈之所以这样全是因为我,我必须快点背出来,这样妈妈就不打自己了。
有些父母会把自己的问题转嫁到孩子身上。妈妈告诉孩子,为了生你,我身材走样,放弃工作,你还这么不听话,对得起我吗?
爸爸告诉孩子,我每天这么辛苦还不都是为了你,你就用这点成绩回报我吗?
孩子觉得,父母遭的罪、受的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必须好好听话、考好成绩,否则就对不起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当孩子达到了要求,我就爱你;没有达到要求,我就不爱你。
孩子觉得成绩的好坏是一个关键因素。有一个初二女孩告诉我,爸爸妈妈一点都不爱她。我问她为什么会这么说。她说成绩好了,爸妈就对她笑脸相迎,恨不能什么要求都答应。成绩差了,爸妈就会对她冷眼相待,前后反差巨大,“他们爱的根本不是我这个人,而是我的分数。”
在多子女家庭中,这种情况很常见。“姐姐真乖,妈妈最喜欢乖小孩了。”“弟弟真是个好孩子,不像哥哥总是把东西乱放。过来,爸爸亲一个。”
父母本意可能是为了督促孩子,但孩子感受到的却是:爸爸妈妈爱我是有条件的,我必须和姐姐一样乖,否则,妈妈就不爱我了;我不能像哥哥那样乱放东西,否则,爸爸就不爱我了。
父母以“你是我生的”为由掌控孩子的一切,包括孩子的想法、行为、决定等,因为我生了你,所以,我说了算,你不能也没有权力说“不”。
父母不懂得同理孩子,只关注自己想要什么。给孩子报兴趣班,不是以孩子的兴趣为参考,而是以父母觉得好为标准。孩子选专业,选的既不是孩子喜欢的,也不是孩子擅长的,而是父母未实现的愿望。
在父母的权威专制下,孩子没有任何说话的权利。一开始孩子还想抗争,但被打压的次数多了,也就放弃努力了。这样的孩子长期被压抑,长大后很难再表达自我,或者说很难表达真实的自我。
不管是哪种心理控制,本质上都是父母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没能和孩子实现分离:孩子好我就好;孩子不好我就不好。就像很多人步入中年,比的不是自己,而是谁家的孩子更有出息。
心理控制在短时期内也许能达到父母想要的效果,但对孩子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有的孩子习得了讨好型相处模式,总是陷入自责;有的孩子拼命努力,觉得不优秀就不配活;有的孩子得了“空心病”,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54201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