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乐观、自信来描述阳光的朋友,那么你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呢?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培养出精气神十足的孩子呢?
方法是:给予机会 + 创造成功体验 + 赏识努力 + 引发兴趣 = 乐观 + 自信
父母首先要认识到,对于孩子早期而言,探索的动力首先源于儿童的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基础,孩子很难将精力投入到探索中去。
很多人认为,培养安全感的关键是陪伴,而我以为是给予探索的机会并鼓励大胆探索和独立探索才是关键。
首先要源于孩子确信环境对他而言是安全的,父母在身边、在眼前当然会踏实,问题是孩子是否真正建立起了对环境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如果父母在身边总是提醒并告诉孩子,不要离开父母,否则你是不安全的,那么父母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便成了贴身保护。这时的孩子,安全感不会发展,只会退化。而给予机会、鼓励探索则不同,父母要做的事是不断告诉孩子:“没事,爸爸妈妈在这里呢,去吧!”
而言下之意,则是不断告诉孩子,环境是安全的、可以信任的。我们不能把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在父母的贴身的存在感基础之上,脱离了父母立刻失去安全感,是一种成长的失败。父母不要以自己的存在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这样做时,父母的角色永远都是以保护者的姿态出现的。告诉孩子的言下之意则是:离开我你会不安全的,即环境是危险的。
当孩子在幼年时,建立起了安全感,赐与机会便是走向自信乐观的第一步。
给予机会,才会产生尝试与探索;给予机会,才能有机会进行学习与练习;给予机会,才有机会感受成功与失败。因此,给予机会,是培养自信、乐观的第一步。
在“安全感”的基础上,孩子需要获得一种“具有感”,这是一种自我价值感的体现。
很多父母喜欢帮助孩子考虑一切,替他们操心、替他们思考,不仅替他们劳动,甚至替他们生活。最要命、最核心的问题是:替孩子解决需要孩子自己解决的一切问题。喂孩子吃饭、替孩子穿衣、承担所有家务,目标是为孩子扫平一切成长的障碍,让孩子可以“快乐”成长。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的存在感极低,更谈不上自我价值感。依赖成为首要的选择,一有事就叫妈妈,喊爸爸,寻求帮助是他们唯一一件会做的事情。
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一条“无障碍通道”,但这条通道是专为残疾人所修的,体现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父母们如此努力地为孩子打造一条“无障碍通道”,这不是一种关爱,而是一种伤害。其结果是将正常的孩子培养成了一个有心理和行为残疾的孩子。
我们要为孩子“创造成功体验”,首先是体验,没有体验谈不上乐成与失败的感受,也找不到不断努力而走向成功的路径。
体验是一种实践,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这样可以不断增加自己的“存在感”;其次是承担,参加家务劳动,从一件件小事开始,将孩子视为家庭的一个有责任的成员,这样可以体现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这些本身就是一种最初的积极的体验、一种最初的成功体验。替代孩子、凡事帮助孩子去做,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好,但实际上是一种无情的权利剥夺、经历剥夺!
而具体到创造“成功体验”,则是一门教育的艺术。“成功体验”的关头在“成功”。父母应当懂得,孩子的成长并非总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更多的状态是:“成功是成功之母”。
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关键是,设置难度适合的问题梯度,为孩子的成长搭建精打细算“小步骤、阶梯化”的成长路径,而不是扫清成长中的障碍,为孩子的成长铺平道路。
为此,首先,要有目标;其次,要对目标进行必要的分解。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难度水平。
如同跳高一样,给孩子定一米高的目标没问题,但要知道孩子现在可以跳的高度,如果才40公分,那么,起点就应当在40公分高,而难度则要一点点地增加。当他成功地跳过了42公分,可以升到45公分高处,经过不太困难的努力,孩子又可以跳过这个高度,再一次体验成功,为下一个高度增加信心、激发兴趣。再接下去跳下一个目标。这就是创造成功体验的方式。
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有了成功体验,建立了一种掌控感,自信心也就趁势而增强了。
在创造成功体验的过程之中,父母的示范也一定要恰到难处,不要示范的很难,让孩子看了后就产生退缩感,觉得自己肯定达不到父母示范的标准,而不愿尝试与努力。父母甚至在示范过程中,还要故意示范出自己失败的过程,并不断说没关系,我再试一次,让孩子感受到,失败并不可怕,连大人也会失败,这样的心理暗示会带来积极的效果。
在安全感与存在感的基础上,一种自我价值感和掌控感在不断发展,这对孩子克服困难,不断努力会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因此,创造成功体验,并不意味着孩子不经历困难与波折。这时,“赏识努力”变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家长要不断根据难度梯度,来调节阶段性目标的难度,做到“过一点、退一步”的原则,即容易了“过分毫不爽”,难了“退一步”,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使用赏识的原则,及时鼓励孩子的努力。